宁州城北,一片被高高的蓝色铁皮围挡圈起来的荒地,在秋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空旷死寂。围挡上,崭新的喷绘效果图展示着未来拔地而起的现代化住宅小区——“阳光新城”经济适用房项目的规划蓝图,充满了对安居乐业的承诺。然而,围挡之内,却是另一番景象:杂草丛生,瓦砾遍地,只有几台孤零零的勘探设备停放在角落,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闷气息。
一辆不起眼的灰色面包车悄无声息地停在远离围挡入口的偏僻路边。车内,覃枫神情凝重,正紧张地调试着一台便携式高灵敏度伽马射线能谱仪和一台环境辐射剂量率仪。陈志明坐在驾驶位,警惕地观察着四周。林悦带来的那份“熔炉计划”文件,像一块烧红的烙铁,驱使他们必须回到一切罪恶的起点——宁州第一化工厂旧址,进行最直接的验证。
“设备校准完毕。”覃枫低声道,声音在寂静的车厢里显得格外清晰。他戴上防护口罩和手套,陈志明也做了同样的准备。两人对视一眼,点了点头。陈志明留在车上负责警戒和通讯,覃枫则拎起沉重的检测设备,如同一个地质勘探员,迅速而谨慎地翻过围挡,潜入那片被规划为未来家园的土地。
脚下是松软的泥土和破碎的混凝土块。覃枫根据档案中模糊的厂区地图和旧照片的比对,朝着记忆中第三车间和地下设施可能存在的区域走去。每走一步,他手中的辐射剂量率仪发出的“嘀嗒”声就变得急促一分。当靠近一片地势略低、杂草异常稀疏的区域时,剂量率仪的读数开始疯狂跳动,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覃枫停下脚步,屏住呼吸,看向屏幕上的数字—— 4.57微西弗\/小时 !
他的心脏骤然缩紧。这个数值,是宁州市区正常环境本底辐射水平(约0.12微西弗\/小时)的近40倍!而这还只是地表的环境剂量率!
他立刻启动伽马射线能谱仪,对土壤和空气进行采样分析。光谱图上,清晰地出现了异常高的铀-235及其衰变子体的特征峰!这表明,地下深处仍然存在着强大的、源自武器级浓缩铀的放射性污染源!尽管经历了所谓的“定向爆破封存”,但显然,污染并未被完全隔绝,仍然在持续地向环境中泄漏辐射!
“志明,情况比想象的更糟。”覃枫通过加密耳麦向车内的陈志明汇报,声音因愤怒和震惊而微微颤抖,“地表辐射超标严重,地下有强放射源。这里根本不适合任何形式的开发,更不用说建造住宅!”
“能确定污染范围吗?”陈志明的声音同样沉重。
“我正在网格化测量。”覃枫开始以发现的高辐射点为中心,向外围移动检测。结果令人绝望,超标区域(超过安全标准10倍以上)的范围远大于规划中的住宅楼地基面积。这意味着,如果在这里建房,居民将长期暴露在超标的电离辐射环境中,罹患癌症、遗传缺陷等疾病的风险将急剧增加!
“经济适用房……这是给低收入家庭住的!”覃枫一拳砸在旁边的断墙上,尘土飞扬,“他们怎么敢?!这是谋杀!”
愤怒过后是刺骨的寒意。这块地的规划审批是在上个月刚刚通过的,开发商是一家背景深厚、与周氏集团有过密切合作的企业。这绝不是巧合!这极可能是“白梅花”残余势力在韩山倒台后,进行的最后一次、也是最恶毒的资产变现和毁灭证据的行动——通过房地产开发,名正言顺地挖掘、平整这片土地,从而彻底破坏地下可能残留的放射性证据,并将未来的健康风险转嫁给毫不知情的普通民众!一旦楼房建成,居民入住,再想揭露真相和进行清理,将难如登天,且会引发巨大的社会恐慌。
覃枫强忍着怒火,完成了所有关键点的数据采集和样本提取。当他带着一身尘土和沉重的数据返回面包车时,脸色铁青。
“证据确凿。”他将检测仪屏幕上的数据展示给陈志明看,“这块地,是名副其实的放射性坟场。那个‘经济适用房’项目,必须立刻叫停。”
陈志明看着那触目惊心的数字,深吸一口气:“光有我们的数据还不够,需要更权威的、无法被质疑的检测报告。而且,要捅破这个盖子,会触动巨大的利益链条,阻力会超乎想象。”
“那就把天捅破!”覃枫斩钉截铁地说,“把‘熔炉计划’的文件、这里的辐射数据、还有那个该死的房产规划,一起送到能管这件事的人手里!除非他们想让成千上万的家庭住在核废料上!”
面包车悄然驶离这片被诅咒的土地。身后,围挡上“阳光新城”的广告画在夕阳下闪烁着虚假的光泽。覃枫采集的土壤样本在密封盒中沉默着,如同那些深埋地下的冤魂,等待着发出最后的呐喊。一场与时间赛跑、阻止更大悲剧发生的战斗,打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