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猎户:七个女儿都是宝 > 第116章 山林训子,智斗猞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6章 山林训子,智斗猞猁

海上生活的初步成功,并未让宋卫国忘却那片赋予他新生与力量的莽莽林海。相反,随着“山海一号”逐渐步入正轨,海礁和海岩对海上作业日益熟练,一个念头在他心中越发清晰——山林的本事,不能丢,更不能在他这里断了传承。尤其是看着海礁、海岩这两个半大孩子,虽然在海上是把好手,但对山林几乎一无所知,这让他觉得是一种缺憾。

“人不能忘本,山里的规矩和本事,你们也得学。”这天晚饭后,宋卫国在堂屋里,对正在帮着收拾碗筷的海礁、海岩郑重说道,“明天,我带你们进山。”

进山?海礁和海岩对视一眼,既感到新奇,又有些本能的畏惧。他们对大山的印象,还停留在流浪时远远望见的、黑压压的、仿佛藏着无数危险的轮廓。但出于对宋卫国无条件的信任,两人立刻点头:“是,叔!俺们学!”

这个消息,也让七个女儿兴奋不已。对她们而言,山林是童年记忆里复杂的一笔,既有饥饿寒冷的阴影,也有父亲转变后,偶尔带回野味改善生活的甜蜜。

“爸,你要带哥哥们去打大老虎吗?”怀瑾(七丫)还记得父亲讲述过的惊险故事,奶声奶气地问,眼睛里一半是害怕,一半是崇拜。

清浅则嚷嚷着:“爸!山里的毛栗子该熟了吧?还有野葡萄!记得给我们摘点回来!”

疏影默默地去给父亲准备进山的干粮和水囊,动作细致,像个小大人。梦蝶和映雪则围着海礁海岩,叽叽喳喳地描述着山里哪种蘑菇好吃,哪种野果酸掉了牙。嫣然和知画也模仿着姐姐们,用小手指着远处的山影,咿咿呀呀。

李素娟看着这热闹的一幕,心中满是慰藉。她一边给宋卫国找出那身半旧的、更适合在山林里穿梭的猎装,一边轻声叮嘱:“带上枪,小心点。孩子们没经验,别往太深里去。”她知道,丈夫此举,不仅是传授技艺,更是要将山林赋予他的坚韧、谨慎和对自然的敬畏,传递给下一代。

第二天凌晨,天际刚泛起鱼肚白,宋卫国便带着海礁、海岩出发了。他依旧背着那杆与他生死与共的56半步枪,腰挎猎刀,只是身边多了两个充满好奇与紧张的少年。

再次踏入熟悉的山林,呼吸着混合着松香、腐叶和泥土芬芳的空气,听着脚下落叶发出的沙沙声,宋卫国感觉浑身的血液都似乎活跃起来。他像一位耐心的导师,放慢脚步,开始向两个义子传授最基本的山林知识。

“看这脚印,是狍子的,刚过去不久,看蹄印的方向和深浅……”

“这树皮上的抓痕,是黑瞎子(熊)蹭痒留下的,看高度和力道,个头不小,要警惕……”

“这种蘑菇颜色鲜艳,有毒,绝不能碰;那种灰扑扑的,才是能吃的……”

“在山里,耳朵要比眼睛更管用,要听风里的异响,听鸟雀的惊飞……”

海礁和海岩瞪大了眼睛,努力记忆着。这些知识对他们而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们发现,看似寂静的山林,在宋卫国的解读下,处处都充满了生命的痕迹和无声的语言。宋卫国不仅教他们辨认,更教他们原理,教他们如何像猎人一样思考。

走了小半天,他们在一处溪流边休息。宋卫国用军用水壶接了清冽的溪水,递给两个孩子。海岩看着四周茂密的丛林,忍不住问:“叔,咱今天……能打到东西吗?”

宋卫国笑了笑:“打猎不能急。先学会看,学会听,学会等。今天主要是带你们认路,感受山林。不过……”他目光锐利地扫过溪边一片湿润的泥土,“运气好的话,也许能给你们开开眼。”

他指着泥地上几个不太清晰的、像梅花瓣一样的足迹:“认识这个吗?”

海礁海岩摇头。

“这是猞猁,山猫子,狡猾得很,比狐狸还精。”宋卫国压低声音,“看这脚印新鲜,它刚才就在这儿喝过水。咱们试试,看能不能找到它。”

他带着两人,沿着足迹小心翼翼地上行。猞猁的足迹断断续续,时而消失在岩石上,时而混入其他动物的痕迹中,极其考验追踪者的耐心和眼力。海礁和海岩屏住呼吸,学着宋卫国的样子,尽量不发出声响,感觉自己像是在进行一场紧张而刺激的探险。

追踪了约莫半个时辰,足迹导向一片怪石嶙峋、灌木丛生的陡坡。宋卫国示意两人停下,隐蔽在一块巨大的岩石后面。他仔细观察着前方的环境,鼻子轻轻抽动,似乎在捕捉空气中残留的、一丝极其微弱的腥臊气。

“应该就在这附近了。”宋卫国用气声道,缓缓将步枪从肩上取下,“猞猁惯会躲在石缝或者树杈上偷袭。你们在这等着,无论看到什么,别出声,别动。”

他如同鬼魅般,借助岩石和灌木的掩护,悄无声息地向前摸去。海礁和海岩紧张地攥紧了拳头,手心全是汗,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宋卫国消失的方向。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山林里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和偶尔的鸟鸣。就在海岩几乎要以为追踪失败时,突然,前方一块状如卧牛的巨石顶上,一道灰褐色的影子猛地蹿起,快如闪电,直扑向刚刚从一块岩石后探出身的宋卫国!

那东西体型像一只大猫,但四肢更长,肌肉贲张,耳尖带着一簇明显的黑色耸毛,正是猞猁!它潜伏在石顶,利用与环境几乎融为一体的毛色,完美地隐藏了自己,直到宋卫国进入它的扑击范围,才暴起发难!

“叔!”海礁差点惊呼出声,死死捂住了自己的嘴。

宋卫国似乎早有预料!在猞猁扑出的瞬间,他非但没有后退,反而腰腹发力,一个迅猛的侧滑步,同时手中没有用枪,而是握着的柴刀刀面,带着一股巧劲,精准地拍向猞猁相对脆弱的腰腹部!

“嘭!”一声闷响!

“嗷呜——!”猞猁发出一声吃痛又惊怒的尖叫,扑击的方向被打偏,狼狈地落在旁边的灌木丛里,龇着牙,发出威胁性的低吼,一双黄绿色的眼睛死死锁定宋卫国。

宋卫国站稳身形,柴刀横在身前,目光冷静地与这头敏捷的猛兽对峙。他没有选择开枪,一是想活捉或者用更传统的方式解决,给孩子们一个更直观的教学;二是枪声可能会惊扰更深处的猛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猞猁显然被激怒了,它绕着宋卫国快速移动,寻找着再次进攻的机会。它的动作迅捷无比,在乱石和灌木间穿梭,如同灰色的幽灵。

海礁和海岩看得心惊肉跳,他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到人与野兽的搏斗,而且是不依赖枪械的搏斗!宋卫国那沉稳如山的身姿、精准的判断和闪电般的反应,深深烙印在他们脑海里。

几个回合下来,猞猁屡次扑击都被宋卫国巧妙地避开或格挡开,它变得更加焦躁。突然,它虚晃一枪,作势要扑向宋卫国左侧,却在半空中强行扭身,利爪直取他的面门!

这一下变招极快,阴险毒辣!

千钧一发之际,宋卫国似乎预判了它的动作,脑袋猛地后仰,同时空闲的左手如铁钳般探出,竟精准无比地抓住了猞猁挥来的前肢!紧接着,他腰马合一,大喝一声,借着猞猁前扑的力道,一个干净利落的过肩摔!

“砰!”猞猁被重重地摔在坚硬的岩石地面上,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嚎,挣扎着想要爬起,却似乎被摔懵了。

宋卫国没有给它喘息的机会,柴刀刀背迅捷地敲在它的后脑勺上。猞猁抽搐了一下,晕了过去。

整个过程,兔起鹘落,不过十几秒时间。海礁和海岩看得目瞪口呆,直到宋卫国用绳索将昏迷的猞猁四肢捆好,他们才回过神来。

“叔……你……你太厉害了!”海岩激动得语无伦次。

海礁也满眼崇拜:“空手……差点就空手把它……”

宋卫国擦了把额头的细汗,笑了笑:“不是空手,用了刀背,也取了巧。对付这种东西,不能光靠蛮力,要动脑子,利用它的力量和惯性。”他指着昏迷的猞猁,“猞猁皮是好东西,冬天做帽子暖和。这家伙肉不好吃,骚气重,不过也算给你们俩的‘入学礼’了。”

他一边处理猞猁,一边详细讲解刚才搏斗中的每一个细节,如何观察,如何预判,如何发力。海礁和海岩听得如痴如醉,只觉得又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傍晚,当宋卫国扛着那只被捆得结结实实的猞猁,带着两个虽然疲惫却兴奋异常的义子回到家中时,自然又引起了一阵轰动。

孩子们围着那只即便是昏迷中也透着几分凶悍的大猫,既害怕又好奇。李素娟看着丈夫安然归来,还带回了“战利品”,彻底放下心,连忙张罗热水饭菜。

晚饭时,海礁和海岩成了绝对的主角,他们绘声绘色地向李素娟和妹妹们描述着白天山林里的见闻,尤其是宋卫国智斗猞猁的惊险场面,听得众人惊呼连连。七个女儿看着两个哥哥的眼神里,也多了几分崇拜。

宋卫国看着这热闹温馨的场面,看着海礁海岩眼中闪烁的、对山林知识渴求的光芒,心中充满了满足。山林与海洋,猎枪与渔网,这个家,正在他的带领下,以一种坚实而充满希望的方式,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夜色中,那只被关在笼子里的猞猁幽幽转醒,发出低沉的呜咽,仿佛在诉说着山林深处永不落幕的生存法则。而对宋卫国而言,将这份法则与力量,安全地传承下去,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