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的春天,在战火的间隙里,终究还是来了。太湖的风少了冬日的凛冽,带着湿润的水汽和泥土复苏的气息。陈宇的伤势,在这种日渐暖融的天气里,也一天天好转起来。他能被人搀扶着下地走几步了,虽然胸口依旧会闷痛,脸色也还苍白,但眼睛里总算重新有了神采。
这天下午,他正由红绡扶着,在病房里慢慢踱步,柳娘在一旁收拾着东西,窗外忽然传来一阵不同于往常的汽车引擎声,似乎来了重要人物。很快,警卫员快步进来通报,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和兴奋:“司令,新四军粟师长来了!说是代表陈军长来看望您!”
粟师长?陈宇微微一怔,他当然听说过这位的名字,是新四军里最能征善战的将领之一,据说用兵如神,还有战神的称谓,如今更是新成立的苏浙军区的司令员,位高权重。他竟然会亲自来长兴看望自己这个地方游击武装的负责人?
片刻之后,一个身材精干、面容清癯,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装的中年人在林枫的陪同下走了进来。他步伐沉稳,目光锐利如鹰,但脸上却带着温和的笑意,一进门便快走几步,伸出手:“陈司令,久仰大名了!陈军长得知您遇袭受伤,非常关切,特地让我代表他,也代表军部,前来探望!”
他的手掌温暖而有力,握住陈宇有些冰凉的手。“陈军长十分愤怒,已经严令必须彻查此事,严惩凶手,绝不允许这种破坏抗战、伤害战友的事情发生!”粟师长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他随后又仔细看了看陈宇的脸色,语气转为诚挚的称赞:“陈司令在敌后孤军奋战,坚持抗战,坚决维护统一战线,其志可嘉,其行可敬!新四军不会忘记朋友,更不会忘记陈司令和贵军给予我们的诸多帮助。”
陈宇在他的搀扶下慢慢坐回床边,心中五味杂陈。对方姿态放得很低,话语也极有分量,尤其是代表陈军长前来,这份礼遇不可谓不重。“粟师长言重了,陈宇愧不敢当。些许微劳,何足挂齿。还要劳烦陈军长和粟师长挂心,实在是过意不去。”
寒暄过后,粟裕自然也提到了陈宇之前提出的“成为一家人”的建议。他神色认真地说:“陈司令深明大义,提出的建议非常有建设性。组织上对此非常重视,目前正在结合全局形势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请陈司令放心,我们一定会慎重考虑,力求拿出一个对双方、对抗日大局都最为有利,也能让贵军官兵弟兄们满意的方案。”
他没有给出具体时间表,但态度是积极和明确的。随后,他还带来了随行的军医,仔细为陈宇检查了伤情,并留下了一些珍贵的药品。整个过程,这位威名赫赫的战将表现得谦和、细致,令人如沐春风。
粟师长离开后不久,郑云鹏便步履匆匆地赶来,脸上带着凝重。他带来的消息,瞬间冲散了方才探望带来的些许暖意。
“司令,刚得到确切情报。第三战区成立了苏浙皖挺进军,以二十八军、忠义救国军、浙江保安总队为主力,纠集了十二个团的兵力,正秘密集结。其企图很明显,就是想趁粟师长他们苏浙军区刚刚成立,立足未稳之际,发动突袭,妄图将他们‘赶回’长江以北,或者……就地歼灭。”郑云鹏顿了顿,声音更低,“情报显示,如果他们对新四军的行动顺利,下一步,很可能就会北上,进犯我们的安吉,甚至长兴!司令,我们应该怎么办?”
病房里的空气瞬间凝固。陈宇靠在床头,沉默了片刻。国民党的动作比他预想的还要快,还要狠。他缓缓开口,声音虽弱,却异常清晰:“唇亡齿寒。新四军如果在浙西立不住脚,我们独木难支,下一个倒霉的就是我们。”
他看向郑云鹏:“云鹏,你立刻和文斌,把这个情报尽快地通报给新四军方面。告诉他们,如果作战有需要,我们可以配合他们作战。具体如何协调,你们去谈。”
“是,司令!”郑云鹏领命而去。陈宇知道,面对这样的危机,新四军需要时间布防和调动,他提供的预警和合作意向,或许能起到关键作用。
接下来的日子,长兴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陈宇继续着他的康复,除了必须他决策的大事,军务政务都交由郑云鹏、李文斌、谢德贵等人处理。这段养伤的时光,竟成了他多年来难得的清静。也是在这段时间里,他与红绡和柳娘有了更多真正意义上的相处。不再是匆匆一见,或是在战火间隙的短暂温存。红绡细心调理他的饮食,柳娘则用她特有的温柔和沉默陪伴着他。她们会陪他在院子里晒晒太阳,聊些家常里短的琐事,避开那些沉重的军国大事。这种平凡而温馨的日常,抚慰着他身体的创伤,也让他内心深处对“安宁”有了更具体的渴望。他意识到,自己亏欠这两个女人的,实在太多。
他的身体恢复得比预想的要快些,已经可以不用人搀扶,自己慢慢地走上一段路了,只是身体依旧虚弱,容易疲惫。
这天,郑云鹏、李文斌、谢德贵,以及许久未曾与他们一同出现的林枫,竟一起来到了陈宇的住处。看到林枫也在其中,陈宇心中微微一动,预感到可能有重要的消息。
果然,李文斌脸上带着振奋的神色,开口便道:“司令,好消息!面对国民党军十二个团的进攻,粟师长采取了‘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战术,在孝丰地区打了一个漂亮仗!歼敌一千七百多人,缴获的武器弹药堆积如山!新四军这块根据地,算是彻底站稳了!”
谢德贵也咧嘴笑道:“可不是!国军灰溜溜地撤了,咱们这边伤亡还很小。这一仗,打得痛快!”
郑云鹏补充道:“司令,我们虽然这次没有直接参战,但粟师长特意托林特派员转达谢意。说我们提前提供的情报预警至关重要,让他们得以提前部署。我们浙西公署在后勤方面也给了不少支援。”
林枫这时上前一步,诚恳地对陈宇说:“陈司令,粟师长再三让我转达对您的感谢。他说,民主军是值得信赖的战友,这次合作,为我们双方未来的关系,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陈宇靠在藤椅上,听着众人的汇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的笑意。孝丰之战的结果,既在他的预料之中,这位鼎鼎大名的战神对付第三战区那些杂牌,还不是轻轻松松,也让他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新四军在浙西站稳了脚跟,意味着他这边承受的军事压力会大大减轻,也为他筹划中的“第三条路”,赢得了更宝贵的时间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