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五更梆子刚敲过,广州西坊的石板路上还凝着露水。\"唐甜居\"的灶房已腾起白雾,蒸笼里飘出的甜香混着晨风,丝丝缕缕钻进邻近铺子的门缝。

卖虾饺的容婆婆抽着鼻子推开窗:\"黄丫头,又捣鼓什么新鲜物事?\"

黄鹂儿从蒸腾的热气里探出头,脸颊沾着芋泥,手里托着块紫莹莹的糕:\"婆婆尝尝!马蹄糕,按长安方子加了木薯粉,又弹又滑,甚是爽口清甜不腻!\"

而店门前,新支起的竹棚下摆着六口陶瓮。胡商阿尔丹弯腰细看时,惊得山羊胡直翘——每口瓮里沉浮着不同颜色的圆子:

- 绛红的裹着红豆沙

- 碧绿的混了艾草汁

- 金黄的掺了番薯泥

- 雪白的透着椰浆香

- 乌黑的滚着芝麻粉

最奇的是第六口瓮,清汤里浮着半透明的圆子,中心竟包着粒完整的荔枝肉,像裹着红宝石的冰晶。

\"这‘水晶荔珠’用的可是增城挂绿?\"

突然插入的官话带着威严。黄鹂儿抬头,见三位着浅青官袍的市舶使站在摊前,为首的男子正用银签戳起一颗圆子细看——那签尖刻着\"岭南道市舶司\"的小字。

那根银签在晨光中闪过一道寒芒。

市舶使裴明远用签尖轻轻拨弄陶瓮中的\"水晶荔珠\",圆子随着他的动作微微颤动,透过半透明的木薯皮,能看见里头鲜嫩的荔枝肉像裹在薄冰中的水晶。

\"漳州'妃子笑'...\"他低声重复着黄承嗣的话,突然手腕一翻,银签精准刺入圆子中心。

\"啵——\"

轻微的破裂声响起,荔枝的汁水顺着银签上的刻纹蜿蜒而下,在\"岭南道市舶司\"几个小字上汇成一道晶莹的细流。裴明远注视着这道蜜汁,忽然想起当年押送贡品进京时,在兴庆宫尝到的那个荔枝——那时杨贵妃的鎏金指甲套,也是这样轻轻划开荔枝皮的。

\"每日两瓮,辰时送至市舶司后衙。\"

裴明远放下银签时,袖中滑出一方丝帕。黄鹂儿眼尖地发现,帕角绣着朵小小的木棉花——这分明是岭南女儿家的手艺。

\"大人若喜欢,明日可试试新熬的椰浆...\"黄鹂儿话未说完,就见裴明远猛地转身。市舶司的两位同僚正从街角转来,其中蓄着山羊胡的那位,眼睛直往记账的簿子上瞟。

\"本官是在查验番货。\"裴明远突然抬高声音,指节在陶瓮上叩出清响,\"这木薯粉既是从安南传来,就该课...\"

他忽然顿住。黄承嗣已经不动声色地将三枚开元通宝推回他袖中,低声道:\"大人明鉴,小店的木薯都是岭南土产。\"

更深入静时,市舶司后衙还亮着灯。

裴明远面前摊着《唐会要》,书页却停在\"海舶异物志\"那一章。砚台边摆着碗已经凉透的\"水晶荔珠\",糖水表面结了一层薄薄的膜。

\"查清楚了?\"他突然开口。

阴影里走出个戴斗笠的汉子:\"禀大人,黄家确与长安忘忧居有往来。那苏姓女子...\"

窗外芭蕉叶沙沙作响,掩去了后半句话。裴明远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丝帕上的木棉花——这是他妹妹的绣品。三年前她随商队去安南采买沉香,至今杳无音信。

次日清晨,唐甜居刚卸下门板,就见一队市舶司差役列在门前。

\"奉裴大人令,\"为首的差役高声宣布,\"即日起对番货甜食课什一税...\"

人群顿时哗然。卖虾饺的容婆婆刚要骂街,却见那差役忽然压低声音:\"不过裴大人又说,若用岭南本地木薯,可减三成。\"

黄鹂儿眼珠一转,突然端出碗撒着桂花的新品:\"差爷尝尝这个?用潮州木薯粉做的'金桂凝露'...\"

黄昏的市舶司码头,裴明远独自坐在礁石上。

江面货船如梭,其中一艘安南商船正在卸货。他眯眼看着那些棕榈叶包裹的货物,忽然听见身后脚步声。

\"大人,您的'水晶荔珠'。\"黄鹂儿捧着个青瓷盖碗,\"今日的荔枝换了增城挂绿。\"

裴明远揭开碗盖,热气模糊了他的面容。糖水里除了圆子,还浮着片芭蕉叶,叶上用工整的小楷写着:\"安南商队七月返航\"。

晚霞将江水染成金红色时,市舶使终于露出第一个真心的笑容。他解下腰间的象牙算筹扔进珠江,从袖中取出那方木棉花丝帕,轻轻按在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