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两代人的爱情 > 第394章 山娃壮年134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佟百优驾车驶离了姚栅子北沟,山路蜿蜒曲折,晨雾像轻纱一样在山谷间飘荡。车内的空气还残留着刚才的火药味,山娃靠在小车的后座上,眉头紧锁,指尖无意识地敲着膝盖。

他的脑海里,不断闪回刚才的争吵画面——母亲蜷缩在小屋的身影、荣荣泪流满面的争吵、两个孩子惊恐的哭声……一切都像刀子一样剜着他的心。

曹厂长侧过头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说:

“唉!……山娃呀!刚才你和妻子生气打架的事,你也别太往心里去。夫妻过日子,磕磕绊绊总是难免,回去再好好劝说弟妹,可别再动手了。”

山娃苦笑了一下,对曹厂长歉意的说:

“我知道!今天让你们见笑了。可……我妈那情况,要是真被她锁在小屋里,我这心里……难受过不去呀!”

“我明白!”曹厂长拍了拍他的肩膀,接着说:

“咱们先把正事办好,回来再慢慢想办法,解决好你的家庭矛盾。”

佟师傅熟练地操控着方向盘,车子在盘山公路上稳稳前行。窗外的景色渐渐从灰白的山村变成了开阔的河谷,雾气被阳光一点点驱散。

山娃的心情也随着这冉冉升起的阳光,慢慢缓和下来。当小车开到了半路上,他和曹厂长对视一眼,接下来,商量起去承德见张主任的拜年、送礼和汇报立项的事。

到了承德市区,街道两旁的店铺已经开门,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计经委的办公大楼庄严肃穆,门口的警卫笔挺站立。山娃深吸一口气,理了理西装领带,跟着曹厂长走了进去。

张主任的办公室不大,但布置得很整齐。见到他们,张主任热情地起身招呼说:

“哎呀呀!曹厂长!赵厂长!春节刚过不久,正月里就来承德了,辛苦辛苦!”

曹厂长和山娃热情地分别和他握手,然后,山娃笑着寒暄道:

“这不是来给您拜年嘛!过年好!顺便把我们厂的扩建厂房——技改项目再汇报一下,希望您能多关照。”

“过年好!过年好!你们也过年好!那就汇报一下吧?”张主任高兴地回应道。

山娃把早已准备好的礼品,放在他的办公桌脚下,然后认真汇报了扩建厂房的计划、资金预算和预期效益。张主任听得很仔细,不时点头轻嗯着。然后对他俩说:

“你们的材料我看过了,项目本身不错。”

张主任瞟了一眼山娃带来的礼品,让他俩坐在沙发上,沉吟又接着说道:

“不过现在审批程序紧,得按流程来。你们回去再补充一份详细的《可行性报告》,我这边帮你们加急审批立项。”

听到“加急”两个字,山娃和曹厂长都松了口气。山娃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曹厂长高兴而又激动地感谢道:

“谢谢张主任!让您费心了!我们回去马上补交材料,尽快提交给县工业局技改科上报,希望您多关照。”

“别客气!过几天我们就开会研究审批立项,你们抓紧时间上报吧。”

他俩点头答应着,告辞了张主任,走出计经委大楼,阳光正好,快到了中午。曹厂长笑着说:

“行了,今天没白来。回去咱们就把材料补齐,争取尽快上报,把项目批下来。”

山娃点头轻嗯着,可一想到家里的矛盾,他的笑容又慢慢消失了。心里始终放不下的是独自在家的母亲,不知道她吃饭了没有?

他们简单地吃过午饭,下午山娃又带着曹厂长去承德万顺鞋帽批发部,拜访了吴万顺总经理,这是齐白云在春节前,让山娃陪她来,新开发的客户。

晚上,吴总尽地主之谊,邀请化妆品公司王希子经理作陪,宴请了曹厂长和山娃一行三人,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把酒甚欢,酣畅淋漓,宴会到了很晚才结束。临告别时,曹厂长邀请吴总和王经理有机会去塑料厂参观指导……他俩爽快地答应了。

夜色像墨一样,从天边缓缓铺下来,路灯一盏盏亮起,橘黄色的光线,在初春的空气中微微颤动。曹厂长抬头望了一眼天色,呼出的白雾在空中散成一片,他低声对佟百优说:

“今天咱们就住在承德吧,找个能停车的旅馆歇下,明天一早咱们再赶回家去。”

他们三人走进旅馆时,暖气扑面,驱散了一路的寒意。佟百优习惯性地把车钥匙,揣进棉袄内袋里,山娃走进房间,则坐在窗边,望着外面的路灯发呆。

窗外,元宵节前夜的街道,已开始有零星的红灯笼挂起,随风轻轻摇曳,仿佛在提醒人们,明日就是团圆的日子。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完全亮,窗外的鞭炮声便此起彼伏。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元宵佳节的喜庆气氛中。佟百优早早起了床,把桑塔纳的发动机预热好,发动机的低鸣声在寂静的清晨格外清晰。

“咱们走吧!早点回去。”曹厂长说着,披上外套,拍了拍山娃的肩膀。山娃点点头,却没多说什么,心里沉甸甸的,满是昨晚翻涌的思绪,家里与妻子的纷争和对母亲的牵挂,始终萦绕在他的脑海里。

车子驶出了承德市区,一路向兴隆县的方向疾驰。公路两旁的田野覆盖着薄霜,远处的村庄在雾中若隐若现,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

当车经过姚栅子村时,佟百优瞥了一眼前方的岔路口,红绿灯交互闪烁,忍不住开口问道:

“赵厂长!到了去姚栅子北沟的岔路口,还去你岳父家接弟妹和孩子们吗?”

山娃的心猛地一沉,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昨天和妻子的争吵——那刺耳的话语,冷漠的眼神,还有那句让他如遭雷击的话:

“不行!绝对不行!还是把她锁在小屋里,我放心!在小屋里放一个马桶,解决拉屎尿尿……就是不吃不喝,一顿半顿的,也饿不死!”

他的拳头在膝上慢慢收紧。记忆里,刘荣荣曾是那个在水建队时对他柔情似水、山盟海誓的姑娘。可婚后,她却一反常态,对自己的母亲冷若冰霜,甚至嫌她脏、嫌她麻烦。昨天的一幕,更是彻底击碎了他心中最后的忍耐。于是,他冷哼一声,对佟师傅回答说:

“哼!不去接她们了。”山娃冷冷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意,找着借口又说:

“让孩子们,在姥姥家多呆几天吧,我急着回去写材料,别耽误时间了。”

佟百优听了,眉头一皱,脚下猛地一踩刹车,车子在岔路口路边停下,轮胎摩擦地面的声音,在空旷的田野间格外刺耳。他转头看向曹厂长,问道:

“我听曹厂长的,您说吧?接还是不接?”

曹厂长沉默片刻,目光在山娃的脸上停留,像是在揣摩他内心的波澜。最后,他叹了口气,对山娃说道:

“唉!……还是把她们接回家吧,夫妻之间,床头吵架床尾和,别赌气了。”

“不用接了!”山娃的声音陡然拔高,愤愤的说:

“听我的吧!先回厂里。”

山娃的怒火未消,不容置疑的表态,使车内陷入了一阵沉默,只有发动机低沉的轰鸣声在空气里回荡。曹厂长看着山娃那倔强的侧脸,心里明白了,这个时候说再多也是徒劳。他对佟百优点点头,只好沉声说:

“那就听赵厂长的吧,先回工厂,补交材料要紧。”

佟百优“嗯”了一声,重新踩下油门。桑塔纳像离弦的箭一样,冲破清晨的薄雾,沿着笔直的公路疾驰而去。岔路口的红绿灯在后视镜中渐渐缩小,直至消失不见。

回到塑料厂,曹厂长让山娃赶紧编写补交的材料——《可行性报告》。山娃答应着,不得不把家事抛在了脑后,回到办公室立刻奋笔疾书,按照模板格式,参照《技改项目建议书》中的数据,编写着报告里的内容。

出纳会计杨卉菊,看到赵厂长一头扎进办公室里,办公桌上堆满了资料,连午饭也顾不上吃,就偷偷的买来了盒饭,放在他的办公桌上,向前推了推,柔声提醒说:

“赵厂长!已经中午了,吃了饭再写吧!”

山娃一怔,抬眼看了看含情脉脉的杨卉菊,四目相对,目光里包含了双方的炽热情感,一瞬间,山娃感动的说了声:

“谢谢你!”

他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一边翻阅着资料,一直忙到下午时分,《报告》才写完。然后,一边校对草稿,一边让办公室给打印。最后,他把打印好的《扩建厂房—可行性报告》,往帆布包里一塞,自行车蹬得飞快,先报给了县工业局技改科,再让技改科转报到承德地区计经委。

傍晚下班,山娃才骑着自行车返回了红光家属院。到了院门口,看见了一把大铁锁,牢牢地锁在了门鼻子上,这才意识到,妻子和孩子都不在家,他支好了车梯子,手忙脚乱的打开了铁锁,推开了大门口的铁门,“吱呀”一声,惊飞了墙根下啄食的麻雀。院里静得反常,往常这个点,荣荣该在灶台边忙活,两个女儿会蹦蹦跳跳的扑过来,可今天只有风卷着落叶,在青砖地上打旋。

山娃推车进了当院,一眼就看见妈妈秀兰。她坐在窗跟下的小板凳上,背对着院门,蓝布棉袄的后襟沾了层薄灰。秀兰就那么呆呆地坐着,眼神空落落的,盯着灰蒙蒙的天空,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板凳边缘的木纹。

“妈!”山娃心里一紧,放好自行车,快步走过去,轻声问道:

“您没事吧?昨天我们坐车走了,昨天中午和晚上,还有今天早上和中午,您都吃饭了没?”

秀兰听见问话的声音,缓缓转过头。她的头发又白了些,贴在鬓角,眼角的皱纹里还卡着点没擦净的眼屎。看见是山娃,她原本木讷的脸上忽然绽开一点微笑,像冻住的河面裂了道缝,可开口回答的却不是自己的吃饭,而是关心地问:

“荣荣呢?还有你的两个女儿呢?她们咋没跟你一起回来呀?”

山娃的话被堵在喉咙里。他知道妈的心,永远都牵挂在儿女身上,她关心的是儿媳妇和孙女,把山娃问的话,早丢在了脑后。当父母的,都是无私的奉献。

“我问您吃饭了没!”山娃提高了声音,语气里带着点急,又有点发慌,重重地大声追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