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当第一批一万支步枪,五百门迫击炮,30万发子弹从太原兵工厂送到367师各部队的时候,大家顿时震惊了,从此太原兵工厂生产的子弹、枪支、火炮和弹药,开始让八路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乃至在二次世界大战之中都闻名遐迩。
陈振华深知,西路军西征的失败,使得八路军与毛子国的陆路交通一直未能打通。这就如同被封锁在黑暗中的困兽,限制了八路军获取外部支援的渠道。而在现在艰难和残酷的战争中,仅仅依靠八路军自身的发展和循环,无疑是艰难且充满挑战的。
夜晚,月光洒在陈振华那紧锁眉头的脸上,他坐在简陋的营帐里,面前摊开着一张陈旧的地图。手指轻轻划过晋北地图上的草原、山脉和城市,心中思绪万千。
他明白,草原是一片广阔的战场,这里地势开阔,适合骑兵作战。如果能够组建一支强大的骑兵团,就可以在草原上纵横驰骋,与小鬼子展开灵活多变的战斗。
“要想让八路军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就必须打通与毛子国的联系。”陈振华喃喃自语道。
他深知,毛子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如果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援,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将会如虎添翼。
而且,未来局势变幻莫测,不排除毛子国与小胡子以及小鬼子之间发生战斗的时候,那时候毛子国也会请求八路军的支援。到那时,八路军就有了向毛子国提出建设支援需求的机会。
于是,陈振华下定决心组建骑兵旅。他清楚,骑兵旅的组建并非易事,需要精心策划和充分准备。但他更明白,这是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是八路军在困境中寻求突破的关键一步。
陈振华首先想到了骑兵团团长杜易得。他是一位经验丰富、英勇无畏的将领,他在战场上的表现有目共睹。他那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出色的指挥能力,让陈振华深信,他能够带领骑兵旅在战场上取得辉煌的战绩。
除了杜易得,陈振华还想到了孙德胜等其他优秀的骑兵将领。他们都是军中的精英,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陈振华相信,只要将这些优秀的骑兵将领聚集在一起,就一定能够组建出一支强大的骑兵团。
然而,组建骑兵旅之前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战马的问题。战马是骑兵旅的核心战斗力,没有足够的战马,骑兵旅就如同无本之木。
但幸运的是,在之前的战斗中,八路军缴获了大量的小鬼子的战马。在冀省和晋省的战斗中,战士们奋勇杀敌,从敌人手中夺取了一匹匹健壮的战马。
不算在太原会战当中缴获的战马,仅仅之前战斗缴获的战马数量,就已经足够组建四个大型骑兵团了。
陈振华深知,组建骑兵旅是一项重大的决策,需要与将领们共同商议,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于是,他将骑兵团团长杜易得、孙德胜以及政委王祯祥等人召集到了会议里。
会议室里,气氛严肃而热烈。陈振华站在地图前,向将领们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战略构想。
“各位,如今我们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与毛子国的联系一直未能打通,这对我们的发展极为不利。我认为,我们应该组建一个骑兵旅,四个骑兵团,利用晋北草原的优势,与小鬼子展开战斗,然后打通与毛子国的陆路交通,同时也是遏止小鬼子往西进攻的侵略行径。”
孙德胜率先发言,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陈师长,我支持您的想法。骑兵旅在草原上有着独特的优势,我们可以快速机动,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而且,我相信我们的骑兵团的将士们有能力完成这个任务。”
杜易得也接着说道:“师长,没错,现在战马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储备,这是我们组建骑兵旅的基础。即便是骑兵将士,我们也已经培养了不低于3个团的骑兵兵力,只要我们合理训练,未来骑兵旅一定能够成为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力量。”
此时,包括薄政委、李副师长、王副政委、黄参谋长、周副参谋长等将领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的意见高度一致,都对组建骑兵旅充满了信心。
陈振华看着眼前这些充满斗志的将领们,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有了他们的支持和配合,组建骑兵旅的计划一定能够顺利实施。
陈振华建立的这个骑兵旅,有着与常规骑兵团的编制截然不同的独特架构。一般的骑兵团每个团通常只有 500 人左右,但陈振华有着更高的战略眼光,主要是为了编制减少,人员扩充。
他决心将每个团都打造成人数众多、战斗力强大的重型骑兵团。经过精心规划和资源调配,每个团的人数达到了 2000 人。
每10人一个骑兵班,包括正副班长各一名,外加轻机枪手2名,掷弹筒小队2人,其余6人全部都是长枪兵,正副班长为机枪手或者掷弹筒手,使用之前缴获的小鬼子四四式骑兵枪。
每个排4个班,除了3个正常班之外,额外配备一个12人班的轻机枪班,使用4挺捷克式轻机枪,从而增加火力攻击。45人
每个连拥有4个排,其中3个普通排,外加一个拥有4门迫击炮的30人炮排,从而增加2.5-1公里之间的火力攻击,或者拥有4挺重机枪的重机枪排。180人
每个营拥有3个普通连,未来再继续增加一个拥有4门九二式步兵炮的炮连,现有由于没有足够的九二式步兵炮,所以尚未配备,只是在每个骑兵团里,增加了一个拥有6门九二式步兵炮和6门四一式山炮的炮营,从而来增加骑兵团的火炮力量。
这 2000 人的规模,在当时的战场上无疑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超过了小鬼子的一个骑兵联队1500余人的兵力规模了,可以说每一个骑兵团的兵力都超过了小鬼子的一个骑兵联队,同时从火力上也超过了小鬼子的骑兵联队的火力。
因为小鬼子的骑兵联队除了拥有重机枪外,连迫击炮都没有配备上,小鬼子的骑兵旅团,则是有2个骑兵联队,外加一个炮兵联队和一个战车联队,拥有的火炮数量也不过是36门火炮。
所以在没有遇到小鬼子的骑兵旅团之前,无论哪一个367师的骑兵团,包括骑兵营,甚至骑兵连,在遇到同等规模的小鬼子骑兵的时候,都具备火力上的优势和人员数量的优势,更不用说遇到那些德王的叛军或者那些草原上的土匪了。
这样的编制安排,使得每个营都具备了独立作战的能力,同时又能够在团的统一指挥下协同作战,发挥出更大的战斗力。在训练过程中,各营之间经常进行对抗演练和协同训练,不断提高彼此之间的配合默契度和作战能力。
在连级编制上,陈振华也有着独特的考虑。每个骑兵连除了常规的作战部队外,还特别增加了一个重机枪排。
这个重机枪排的设立,是为了在面对全面的战斗攻击时,能够给予敌人以强大的火力压制。一个重机枪排拥有4支马克沁重机枪。
马克沁重机枪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机枪之一,它具有射速快、威力大、持续射击能力强等特点。
在战场上,一个营的16 支马克沁重机枪就像 16 条喷火的巨龙,能够在瞬间形成密集的火力网,能够对上千名小鬼子的骑兵造成极大的创伤。
而在连级编制方面,每个骑兵连都配备了一个迫击炮排。由于骑兵行进的速度非常快,九二式步兵炮在快速移动的过程中使用起来不太方便,所以陈振华并没有安排给骑兵营配备九二式步兵炮,而是重点加强了迫击炮的建设。
每个迫击炮排拥有 6 门迫击炮。迫击炮具有射程适中、操作简便、威力较大等优点,再加上掷弹筒小组的火力支持,非常适合在战场上为骑兵提供火力支援。
无论是攻击敌人的阵地、压制敌人的火力,还是为己方部队提供掩护,迫击炮都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陈振华深知武器装备对于一支部队的重要性。他不仅将缴获的小鬼子的44式骑兵枪全部配备给了骑兵团的将士们,让他们在战斗中有了基本的作战武器。
这些骑兵枪在性能上虽然比不上先进的中正式步枪,但对于骑兵来说,它具有轻便、易于携带和操作等优点,非常适合在马背上使用。
同时,陈振华还特别要求在每个班额外增加一挺捷克式轻机枪。捷克式轻机枪是当时一款非常优秀的轻机枪,它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强、射速快等特点。
在战场上,一挺捷克式轻机枪能够为一个班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有效地压制敌人的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