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其他的人,有一个和省里领导见面的机会,恨不得提前一周都穿戴整齐的期盼着。
张学斌不死心的问:“你就不想知道,这位领导是什么职位?”
郑庆仁回忆了下,国家检察委来办理吴家的案子,又留在省检察委的人,很容易想到了是谁。说起来,上一世黄立明从事司法工作,要是听到能和这位人物见面,兴奋的能够跳起来。
但现在的郑庆仁从事的工作和司法无关。
还有一点就是郑庆仁心虚。
郑庆仁含冤进去前和出来后,判若两人。只要是个有脑子的人,都会有所怀疑。
小郑村的郑保进夫妇,董庆庆,郑洁欣,只会为郑庆仁翻天覆地的变化高兴吗?郑庆仁相信,他们在不少夜晚无眠的思索着郑庆仁的变化,只不过细思极恐,不敢问不敢说罢了!
董英才夫妇算是知识分子,他们会信几个月的看守所生活,能够让一个连初中都读不下去的农村人在知识文化上醍醐灌顶吗?只不过,现在的郑庆仁更符合他们女婿的标准。
还有从小穿一条裤子的郑小伟,聪明伶俐的谷诗,公安干了十几年的张学斌等。应该都沉思过郑庆仁的改变。
他们有所怀疑,但没有深究的必要。
可是更高层的人不一样。
比如这个曲副检察长,为什么让张学斌转达,想要和郑庆仁见面呢?那肯定从资料文件里,发现了郑庆仁的种种疑点。
怀疑的地方会很多。比如,材料里郑庆仁以前农村青年的描述部分,当时办案人员的主观因素有多少?比如郑庆仁案查实和动手抓捕唐大海,背后里有没有人支持协助?比如,在举报江城吴家问题的材料和内容上,真正的主笔人是谁?
不经查!真的不经查!
一查就是一个大瓜。
不能见。
这位检察长办案几十年,任何蛛丝马迹和疑点,都会持续追踪,调查。
一旦被这样的人怀疑起来,说不定哪天真的进小黑屋。
想到此,郑庆仁觉得,应该准备些中高中的学习课本,还有当前司法方面的书籍,随身携带上几本。
现在的郑庆仁再去重新读书考大学、上大学不现实,只能等过两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的条例出来后,通过自学考试拿到本科的文凭。有了这个文凭后,等上几年研究生的文凭也能顺理成章的拿下。含金量高不高,对郑庆仁来说没意义,就是简历上好看。
不仅是郑庆仁,郑小伟、郑宏伟、张旭等现在的骨干人员,也要多读书,学习, 争取到文凭。
郑庆仁什么谢谢领导垂青,无比荣幸的话也不多说,而是再一次重复了时间问题。
“张哥,我确实和大沪那边的供应商约了下周见面,在大沪耽误两天的话,月底就回不来。”
张学斌若有所思的安静了一会,然后看了时间,起身和郑庆仁告别。
刚准备走,又忽然说道:“那个保健酒,车辆厂里还放的有没有?”
“有,我去搬。”
郑庆仁搬了两箱源酒,捆在了张学斌自行车的后座。这次,张学斌坚持不要赠送,给郑庆仁钱,郑庆仁照着给粤省周博阳的价格收了钱。
送走张学斌,一直没在厂里的郑洁欣和郑宏伟回来了。
两人都冷着脸,郑洁欣脖子上还冒着粗劲。
“姐,你这是去哪了,怎么和刚吵完架一样?”
郑洁欣没接话,反问道:“你什么时候到的厂?”
“下午开工时候就到了。姐,遇到什么事了?”
郑宏伟抢了话:“庆仁,我们的确刚从车辆厂吵完架,平和县车辆厂和他们的厂长孟磊,就是个强盗。他们一直冒用‘佳仁’品牌,竟然还让工商局给我们发通知,不允许我们使用‘佳仁’品牌。”
郑庆仁脸色也变了,冷声问道:“工商局发书面通知了?”
郑宏伟气愤的说:“没有,他们是口头通知。”
郑庆仁略显失落:“口头的,搭理他们干什么!”
“对,口头的通知我们懒得搭理,洁欣还怼了回去。气人是孟磊到处说我们侵权县车辆厂的品牌,说他们生产的三轮车才是正品,你看看,这是颖阳报上的广告。”
郑宏伟拿出一张报纸,最后一版的下方,一个手掌大小的位置上,印着一辆三轮车,一行醒目的字:购买正品佳仁牌三轮车,请认准平和县车辆厂出品。
“不仅报纸,广播里的广告也是,说只有县车辆厂生产的佳仁牌三轮车,才是正品。我们也是听到广播的广告,实在气不过,去车辆厂找了孟磊。孟磊说,‘佳仁’品牌就是县车辆厂的无形资产,是我们利用了商标注册的漏洞,才让国有资产流失到我们这里,正准备上审判委起诉我们。”
“这是倒打一耙!当时车辆厂在他孟磊手里时,由巅峰时候的二百多号员工,一年几百万的销售额,干到了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一年十一个月停产,最终关厂,这才是真正的让国有资产流失!”
郑宏伟说的脸色通红,怒气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