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濠州城的气氛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沉闷,元军五万大军压境的消息,让城中军民皆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朱元璋深知,这一战不仅关乎濠州城的存亡,更是他所率义军树立威名的关键契机。

在紧张筹备防御的日子里,朱元璋每日都在亲军营地与城墙防线间奔走。亲军们在他的严苛训练下,已然初具精锐之态,而此刻,正是检验这支新生力量的时候。

“大帅,周边几支起义军的回信都到了。”李善长匆匆走进营帐,面色凝重,手中拿着几封书信。

朱元璋停下手中绘制防御图的笔,抬起头来,目光中透着坚毅:“李先生,念吧,且看他们如何答复。”

李善长展开书信,一一念道:“张寨主说他自身难保,无力支援;李头领则称路途遥远,恐来不及救援;唯有王将军表示愿率两千人马前来相助,但需我们提供粮草辎重。”

朱元璋冷笑一声:“意料之中,这些人平日里各怀心思,关键时刻果然靠不住。不过那王将军肯来,也算有些道义。李先生,粮草之事,便由你去安排,务必按时交付,莫要失了信誉。”

李善长点头应下:“大帅放心,此事我定会办妥。只是元军势大,即便王将军的两千人马赶来,我们的兵力依旧悬殊,这该如何是好?”

朱元璋站起身,走到营帐中央,指着地上的防御图说道:“元军虽人多,但并非铁板一块。他们此次集结附近数座城池的兵力,其中不乏临时拼凑的杂牌军,如那些由地痞流氓、散兵游勇组成的‘协防营’,战斗力参差不齐,且相互之间配合生疏。我们要利用这一点,各个击破。”

“大帅的意思是……主动出击?”李善长眼中闪过一丝疑虑。

“正是!”朱元璋目光坚定,“我们不能一味死守。亲军已训练多日,是时候让他们上战场历练一番了。我打算率亲军趁夜突袭元军营地,打乱他们的部署,挫其锐气。”

李善长思索片刻后说道:“大帅此计虽险,但也不失为一步妙招。只是亲军乃大帅根基,还望大帅三思,务必确保亲军安全。”

朱元璋拍了拍李善长的肩膀:“李先生放心,我自有分寸。此次突袭,关键在于出其不意,速战速决。亲军皆是我精心挑选训练,定能完成任务。”

夜深了,濠州城被浓重的夜色笼罩。朱元璋亲率五百亲军,身着黑衣,如鬼魅般悄然出城。月光洒在他们坚毅的面庞上,映出必胜的决心。

“兄弟们,此次行动,只许胜不许败!元军平日里欺压百姓,作恶多端,今日便是我们讨回血债的时候!让他们知道,我们濠州义军不是好惹的!”朱元璋压低声音,却透着一股让人热血沸腾的力量。

“杀!杀!杀!”亲军们低声怒吼,士气高昂。

很快,他们便摸到了元军营地附近。元军营地灯火稀疏,值夜的士兵们大多昏昏欲睡,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

“按照计划,分成三路,行动!”朱元璋一声令下,亲军们如猛虎般扑向元军营地。

顿时,喊杀声四起。亲军们挥舞着长刀,勇猛无比地冲入元军营帐。元军从睡梦中惊醒,一片混乱。

“怎么回事?哪里来的反贼!”元军将领在营帐中慌乱地喊道。

“是濠州的反贼杀过来了!快跑啊!”元军士兵们惊恐地四处逃窜。

朱元璋一马当先,长刀挥舞间,数名元军士兵倒下。亲军们紧紧跟随,配合默契,将元军营地搅得大乱。

“大帅,敌军的‘协防营’已经乱了阵脚,往东边逃去了!”王猛在一旁大声喊道。

“别管他们,集中兵力攻击元军主力营帐!”朱元璋大声下令。

就在这时,一支冷箭朝着朱元璋射来。说时迟那时快,李飞眼疾手快,一把将朱元璋拉到一旁,利箭擦着朱元璋的衣角飞过。

“大帅,您没事吧!”李飞焦急地问道。

“我没事!继续杀敌!”朱元璋感激地看了李飞一眼,又重新投入战斗。

亲军们在朱元璋的带领下,越战越勇。元军主力营帐前,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拼杀。

元军将领终于稳住了阵脚,组织起抵抗:“都给我顶住!这些反贼人数不多,只要撑到天亮,我们就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然而,亲军们凭借着精湛的武艺和顽强的斗志,死死压制住元军。双方陷入僵持。

就在此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原来是王将军率领的两千援军赶到了。

“元军受死吧!”王将军一声怒吼,率军冲入元军营地。

元军腹背受敌,顿时彻底崩溃,纷纷丢盔弃甲,四散奔逃。

朱元璋见状,大声喊道:“兄弟们,乘胜追击,不要放走一个元军!”

这一战,直杀得元军丢盔卸甲,大败而逃。濠州义军以少胜多,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

天亮时分,朱元璋率领亲军和援军凯旋而归。濠州城城门大开,百姓们夹道欢呼,纷纷称赞义军的英勇。

“大帅威武!亲军威武!”欢呼声此起彼伏。

回到城中,郭子兴亲自来到城门口迎接朱元璋:“贤侄,你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以如此少的兵力,竟敢夜袭元军营地,还大获全胜,实在是了不起!”

朱元璋谦逊地说道:“郭大帅过奖了,这都是兄弟们奋勇杀敌的功劳,还有王将军及时赶来支援,否则我们也难以取胜。”

王将军笑着说道:“朱大帅英勇果敢,指挥有方,我不过是恰逢其会,略尽绵力罢了。能与朱大帅并肩作战,实乃幸事。”

经此一战,朱元璋和他的亲军名声在起义军中愈发响亮。各地的起义军听闻此事,纷纷对朱元璋竖起大拇指,不少有志之士更是慕名而来,想要投奔朱元璋。

然而,濠州城内的一些将领,看着朱元璋的声望如日中天,心中的嫉妒之火愈发旺盛。

“这朱元璋风头太盛,再这样下去,我们都得被他压下去了。”一个将领阴沉着脸说道。

“哼,他不过是运气好罢了。这次夜袭成功,下次可就没这么容易了。”另一个将领冷哼道。

“不管怎样,我们不能坐视他继续壮大,得想个法子打压打压他。”为首的将领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这些将领们在暗中谋划着,而朱元璋对此并非毫无察觉。但他深知,在这乱世中,只有不断壮大自己,才能应对各种挑战。

在庆功宴上,朱元璋看着麾下的将领和士兵们,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艰难险阻等待着他。

“兄弟们,此次胜利只是我们的第一步。元军不会善罢甘休,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扩充实力,推翻元朝,让天下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朱元璋举起酒杯,高声说道。

“推翻元朝!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众人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

庆功宴后,朱元璋回到营帐,李善长也跟了进来。

“大帅,如今您威名远扬,吸引了不少人才前来投奔。但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接下来该如何打算?”李善长忧心忡忡地问道。

朱元璋沉思片刻后说道:“李先生,人才我们要广纳,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至于那些嫉妒之人,只要他们不做出格之事,我们暂且不必理会。当务之急,是要趁此机会,扩充军队,加强训练,同时整顿濠州城的内政,安抚百姓,稳固根基。”

李善长点头称是:“大帅高见。如今我们有了这一战的威名,正是扩充势力的好时机。只是粮草和军饷方面,还需想些办法。”

朱元璋说道:“粮草之事,我们可以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同时加强对城内税收的管理,做到合理征收。军饷方面,我打算派人去周边地区,与一些富商合作,争取得到他们的资助。”

李善长说道:“大帅所言极是。如此一来,我们便能在扩充实力的同时,保障军队的供给。只是与富商合作,还需谨慎行事,确保他们不会对我们的决策产生过多干涉。”

朱元璋笑道:“李先生放心,我心里有数。这些富商在乱世中也需要我们的保护,只要我们晓以利害,他们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此后,朱元璋一边忙着扩充军队,加强训练,一边着手整顿濠州城的内政。他深知,只有内外兼修,才能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成就一番大业。而随着他的势力逐渐壮大,濠州城内的暗流也愈发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