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从前有个忘川郡 > 第44章 琐务日常尽 离恨天路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章 琐务日常尽 离恨天路遥

自孙悟空造访、纪元秘辛释疑后,忘川郡确如谢珩所期盼的那般,迎来了一段难得的宁静时光。没有新的名士接引,没有外敌侵扰,也没有内部激烈的纷争。日子仿佛化作了忘川河那永恒不变的潺潺流水,在静谧与微澜间平稳向前。

然而,这份宁静并非空无一物。身为忘川使君,谢珩的日常便是由无数看似微小、却关乎郡治和谐与诸位名士安乐的琐碎公务编织而成。

每日清晨,他必先至枢机殿。殿内流光溢彩的光幕上,忘川各处的灵蕴流转如星河流转,纤毫毕现。他需以神识细细梳理,疏导因名士活动(尤其是苏轼的厨房和项羽练武时)而产生的细微能量淤塞,加固因猫灵嬉戏偶尔碰触到的边界结界节点,调整市集与居住区之间的灵压平衡,确保整个忘川的能量场如同精密仪器般和谐运转。这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与精准的控制力,往往一坐便是数个时辰。

午后,他通常会离开桃源居,巡视郡内。这一日,他刚踏出殿门,便见佛印小沙弥气鼓鼓地跑来,身后跟着几只叼着经卷、上蹿下跳的猫灵。

“使君!使君!您可得管管!这些顽皮的猫儿,又把贫僧刚抄好的《心经》当成玩意儿叼走了!”佛印指着自己光头上几个浅浅的爪印,欲哭无泪。

谢珩无奈,只得亲自去了一趟后山喵居。陆游正忙着给一只不肯吃药的三花猫灵耐心喂食灵草,见谢珩前来,连忙告罪。谢珩安抚了佛印,又帮着陆游将几只最顽皮的猫灵“请”回喵居范围,并暗中加固了喵居与外部区域的灵蕴屏障,这才算平息了这场“经卷风波”。

行至饕餮居附近,一股混合着焦糊与奇异甜香的气味扑面而来。只见苏轼灰头土脸地从厨房钻出,手里端着一盘色泽难以形容、仿佛打翻了颜料罐的“佳肴”,见到谢珩,立刻热情地迎上来:“使君!您来得正好!快尝尝我这新研制的‘七彩灵云糕’,以七种不同属性的灵植汁液调和,口感层次丰富,定能……”

谢珩眼角微跳,不动声色地后退半步,温和而坚定地打断他:“子瞻,心意我领了。只是观此物气象,恐引动灶火灵脉不稳,还需多加斟酌。前日批给你的加固结界经费,可还够用?”

苏轼这才想起正事,连忙道:“够用够用!多谢使君!我这就回去再调整调整火候!”说罢又风风火火钻回了厨房。

路过逸趣社,里面传来刘邦与项羽的争吵声。

“项籍!你耍赖!这‘马’明明不能这么跳!”

“哼!规则乃你所定,漏洞百出,孤为何不能走?”

谢珩无需进去,只以神识传去一道温和却不容置疑的意念,重申棋局规矩,并附上一丝淡淡的使君威压。里面的争吵声顿时小了下去,只剩下棋子落盘的噼啪声和偶尔不服气的嘟囔。

他还需处理李淳风申请更多观测星象的稀有灵石,批复李秀宁关于金戈馆器械更新的清单,协调吕雉对逸趣社账目提出的疑问,甚至还要偶尔充当一下张良与许负探讨易理玄机时的听众,或是解答李白、杜甫关于忘川景物诗词意境的询问。

玄奘法师处倒是清静,谢珩偶尔会去坐坐,听他讲述独自西行路上的见闻与佛法感悟,那平和的声音与智慧的光芒,总能让他因处理琐务而略显疲惫的心神得到洗涤。

这些便是谢珩的日常。没有惊天动地,却需处处用心。他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园丁,小心翼翼地修剪着忘川这株奇特的植株,确保每一片叶子都能得到阳光雨露,又能和谐共生。

时光便在这样充实而平淡的节奏中悄然流逝。转眼间,距离丹元大会之期已近。

启程前日,谢珩照例来到枢机殿,施展法诀,暂时关闭了九泉之井的接引功能。那深邃的漩涡缓缓停滞,星辉内敛,忘川再次进入“闭门谢客”的状态。

次日,约定的时辰将至,一股不同于牛头马面、带着灼热阳刚气息的阴司神力波动,降临在桃源居外。谢珩整了整身上的紫色使君官袍,举步而出。

只见院中站立一位阴帅,身形魁梧,面容刚毅如同刀削斧劈,身着赤红色镶黑边的官袍,其上绣着熊熊燃烧的烈焰纹路,头戴一顶仿佛由熔岩凝固而成的冠冕,周身散发着一种灼热而威严的气息,正是十大阴帅中司掌火部、巡查阳世部分区域、性情刚直暴烈的——日游神。

日游神见到谢珩,抱拳行礼,声如洪钟,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雷厉风行:“谢使君,奉帝君之命,特来迎你前往酆都,赴离恨天之会。时辰紧迫,请速随某家动身。”

谢珩对这位阴帅的作风有所耳闻,也不多言,拱手还礼:“有劳日游神。”

两人当即化作一紫一红两道流光,破空而去。日游神所化红光炽烈迅疾,仿佛能灼穿空间,速度竟比牛头马面还要快上几分,显出其雷厉风行的本性。

抵达森然酆都,日游神将谢珩引至大殿前便自行离去复命。谢珩步入殿中,只见酆都大帝依旧高踞御座,玄光笼罩。十殿阎罗分列两旁,气息或威严,或肃杀,或慈悲,肃穆无声。而一个金色的身影正百无聊赖地蹲在殿柱上,不是孙悟空又是谁?

“嘿!小使君,你可算来了!俺老孙等得都快长毛了!”孙悟空见到谢珩,立刻从柱子上跳下,抓耳挠腮地抱怨道,“这酆都哪儿都好,就是太闷了,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御座之上,酆都大帝那浩瀚平和的声音响起:“既然人已到齐,这便出发吧。”

话音落下,也不见帝君与十殿阎罗有何动作,整个大殿的空间便泛起一阵奇异的涟漪。谢珩只觉周身被一股柔和却无可抗拒的力量包裹,眼前景象瞬间模糊、扭曲,仿佛穿越了无数层叠的空间壁垒。耳边似乎有星河呼啸、时光流淌的细微声响,但那感觉转瞬即逝。

待他定下心神,赫然发现已不在那幽暗威严的酆都大殿,而是置身于一片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奇妙境地。

脚下是凝实如白玉的云霭,绵延无际。四周霞光万道,瑞气千条,却不是天庭那种辉煌庄严,而是一种更为古老、更为深邃、仿佛蕴含着宇宙本源道理的祥和光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如同檀香与丹气混合的玄妙气息,吸一口便觉神清气爽,灵台清明。极目远眺,可见远处有宫阙影影绰绰,隐于氤氲紫气之中,看不真切,却自有一股令人心生敬畏的大道气韵。此地,便是三界至圣之所——离恨天。

而在众人前方不远处,一座古朴恢弘、仿佛与天地大道融为一体的宫观静静矗立。宫观匾额之上,以道韵天成的古老神文书着三个大字——兜率宫。

宫门前,早已侍立着两位童子。一者捧拂尘,面容清秀,眼神灵动;一者捧丹书,神情恬淡,气息沉静。见酆都帝君一行人抵达,两位童子齐齐躬身,声音清越,不卑不亢:

“恭迎酆都大帝、十殿阎君、大圣、谢使君。老爷已知诸位驾临,特命我二人在此迎候,请随我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