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II型”带着一身沙尘和挥之不去的诡异腥气,吭哧吭哧地开回了镜泉主据点。从车上跳下来,脚踩在坚实(相对沙海而言)的地下岩层上,我才感觉那股一直萦绕在心头、仿佛被什么东西窥视着的寒意稍微消散了一些。
留守的老烟斗、青囊等人早就等在门口,看到我们一行人虽然有些疲惫,但都全须全尾地回来了,明显松了口气。但当他们注意到我们脸上那非同寻常的凝重表情,以及小迪和火锤小心翼翼搬下来的那些贴着“高危”、“绝密”标签的样本箱和数据存储设备时,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首领,此行……可还顺利?”老烟斗试探着问道,目光扫过那些箱子。
我摆了摆手,没直接回答:“召集所有议会核心成员,立刻到指挥室开会。另外,通知下去,此次沙漠探险所有细节,列为镜泉最高机密,泄密者,以叛徒论处!”
我的语气是从未有过的严肃,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指挥室内,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当小迪将她整理出的环境数据、能量频谱分析,以及那些从数据残片中拼凑出的骇人信息(“创世计划”、“源初代码”、“零号样本”、“混沌聚合体”)展示出来,并且由我补充了亲眼所见的、那金属与血肉融合的恐怖景象后,整个房间死一般的寂静。
就连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石头,都张大了嘴巴,半天没合上。老烟斗捻着胡须的手停在半空,脸色铁青。青囊看着那些怪物的粘液样本,眉头紧锁。钉子更是下意识地摸了摸脖子,仿佛那里已经被什么无形的东西缠住。
“这……这他娘的是什么鬼东西?!”石头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惊。
“如果记录属实,那‘源初代码’泄露和‘零号样本’暴走,是旧时代覆灭的重要原因之一?”老烟斗声音干涩,“而现在,它可能还活着,被封印在那片沙海下面?夜枭小队还拿走了能抑制它的‘秩序锁’碎片?他们想干什么?!”
“无论如何,不能让那东西跑出来!”青囊斩钉截铁地说,“那种强行融合生命与非生命、充满混乱与侵蚀性的存在,一旦扩散,对整个世界都是灾难!”
“我们必须做点什么!”小迪握紧了拳头,眼神里既有恐惧,也有属于研究者的责任感和……一丝兴奋。
恐慌解决不了问题。在最初的震惊过后,我们必须拿出应对方案。
“直接杀回去,干掉那个‘零号样本’?”石头提出最直接的想法。
我立刻否决:“不行!我们根本不知道那东西到底有多强,有什么能力。白色建筑里的那些‘融合怪’只是它泄露出来的能量侵蚀的产物,本体恐怕更加恐怖。贸然进攻,跟送死没区别。而且,我们连它在建筑的具体哪个位置,是什么形态都不清楚。”
“那怎么办?难道就当没看见,祈祷它自己老死在里面?”钉子忧心忡忡。
“当然不是!”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分析,“在绝对的实力和信息差距面前,最好的策略不是莽,而是稳!”
我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沙盘前,指着死亡沙海的方向。
“灰影的空中巡逻范围,向东延伸,重点监控沙海边缘,尤其是‘一号遗迹’方向的能量波动和异常活动。”
“蟑螂集群,抽调最精锐的拟态蟑螂和能量感应蟑螂,由工兵蟑螂协助,在沙海边缘,尤其是我们发现的遗迹外围,建立隐蔽的地面监测点。不要求深入,只负责记录能量变化、震动、以及是否有异常生物活动迹象。”
“和那个墨菲的‘考古协会’幸存小组保持有限联系,他们作为内应,能提供遗迹内部的第一手动态。”
“目标是,在任何异常发生的第一时间,我们就能知道!”
“在沙海与我们现有控制区之间,划出一条五十公里宽的缓冲隔离区。初期不追求坚固工事,主要以预警、迟滞、监控为主。”
“利用地形,设置隐蔽的震动传感器、能量感应陷阱。”
“派遣小股骑兵(风爪狼骑兵最合适)进行不定期的快速巡逻,既是威慑,也是侦查。”
“同时,开始规划多层防线的蓝图。从外到内,预警线、机动阻击线、固定防御要塞线……层层设防,梯次配置。就算挡不住,也要为我们争取足够的反应时间!”
“恐惧是最好的催化剂!知道了有这么一个定时炸弹在旁边,谁还敢懈怠?!”
“科技研发,尤其是能量武器、防护技术、以及针对那种‘源初能量’可能特性的研究,优先级提到最高!小迪,你和老李头、火锤牵头,需要什么资源,优先供应!”
“军事训练强度再提升一个等级!贡献点向战斗和研发倾斜!”
“残骸镇的贸易城建设,必须加快!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源、更多的人才、更庞大的经济体量来支撑我们可能面临的长期斗争!”
贸易城的“大跃进”与人才虹吸
应对潜在灭世危机的压力,瞬间转化为了强大的行动力。
残骸镇的扩建工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新的城墙段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更加高大,更加坚固,关键节点甚至开始预埋未来安装重型武器的基座。城内规划更加合理,功能区划分明确,甚至还预留了未来可能需要的“净化区”和“高危物品隔离仓库”。
贸易方面,钉子的手段更加灵活和……“激进”。
他不仅维持着原有的生活物资换晶石和特殊生物资源的渠道,更是开始大规模“招商引资”。利用我们相对安全的环境、逐渐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强大的武力保障(隐晦地提了提),吸引那些在废土上挣扎的中小型商队、手工业者、甚至是一些拥有特殊技能的人才前来定居或设立分部。
贡献点系统的吸引力被发挥到极致。只要你有一技之长,愿意为镜泉的发展出力,就能获得稳定的贡献点收入,兑换到外面难以想象的净水、食物、安全的居所,甚至是修炼资源和上升通道。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开。越来越多的人涌向残骸镇。有手艺精湛的皮匠,有懂得粗浅机械维修的技师,有善于培育特殊植物的老农,甚至还有几个自称对旧时代电子技术有点研究的“学者”(水平有待考证)。
残骸镇,正在从一个大型集市,向着一个功能齐全、充满活力的边境贸易城市飞速蜕变。每天都有新的店铺开张,新的工坊建立,人口稳步向着三千大关迈进。带来的税收(主要以物资和贡献点形式)和各类资源,极大地缓解了我们因扩军和研发而日益紧张的后勤压力。
多层防线的蓝图与“钉子户”的烦恼
与此同时,针对死亡沙海方向的多层防线规划,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老烟斗和石头带着参谋部和战斗部的骨干,泡在了沙盘和地图前。根据地形、水源、交通等因素,规划出了三条主要的防线:
位于沙海边缘外二十至三十公里。主要以隐蔽的监测点、震动传感器、自动警戒装置(利用晶石能量触发的声音或闪光警报)、以及小股骑兵巡逻队构成。目的是最早发现异常,并利用陷阱和骚扰迟滞敌人推进速度。
位于缓冲隔离区中部,依托几处关键的丘陵和峡谷构筑。计划建立一系列半永久性的支撑点和炮兵阵地,部署“磐石”车和骑兵主力。目的是利用地形和火力,对突破第一道防线的敌人进行有效杀伤和阻击。
就设在残骸镇现有的城墙之外,进行进一步加强和扩建。目标是打造成一个永不陷落的堡垒,作为最后的坚守阵地和反击出发点。
蓝图很美好,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最大的问题就是缓冲隔离区内的清理工作。那片区域并非无人区,还零星散布着一些小型掠夺者营地、流浪部落,甚至还有一些适应了当地环境的、不太好惹的变异生物群落。
要建立有效的隔离带,这些“钉子户”必须清理掉。
于是,新组建的主力战斗部队和骑兵团,迎来了他们的“实战练兵”机会。一场场以“净化缓冲区”、“保障贸易路线安全”为名的清剿行动展开了。
过程不算轻松。那些能在缓冲区内生存下来的,都不是善茬。有依托险要地形、易守难攻的土匪寨子;有擅长打游击、神出鬼没的掠夺者小队;甚至有一次,还遭遇了一群发生了未知变异、能喷射强酸、甲壳硬得离谱的“酸液甲虫”,让石头都吃了点小亏。
但凭借着优势兵力和火力,以及战士们被“沙漠见闻”刺激出来的旺盛斗志,清理工作还是在稳步推进。每清理掉一个威胁,我们的监测点和预警设施就能向前推进一步,隔离带的雏形也逐渐清晰。
高速发展带来的不仅是实力的提升,还有巨大的消耗。
军队的扩编、装备的更新、防线的建设、贸易城的扩张、以及像无底洞一样的研发投入……每一项都在疯狂吞噬着我们的资源。
仓库里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晶石储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高品质晶石更是成了战略储备,除了我和少数核心人员修炼以及关键研究项目,几乎不再动用。
“晶石的消耗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变本加厉了!
钉子的脸都快皱成苦瓜了,每天对着贡献点结算和物资调配清单发愁。火锤的工匠部为了节省材料,恨不得把一块铁锭掰成两半用。小迪的研究项目也受到了影响,一些需要大量晶石能量的实验被迫推迟。
压力之下,内部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少数人觉得我们过于穷兵黩武,扩张太快,担心会拖垮整个据点。甚至有人私下议论,那个“沙漠秘境”的威胁是不是被夸大其词了,只是为了给高速扩张找个借口。
对于这些杂音,我的态度很明确:高压管控,统一思想!
一方面,让钉子的内务部加强舆论引导和纪律约束,散布消极言论、动摇军心者,严惩不贷!
另一方面,我再次召开了全体大会(通过广播系统),没有透露沙漠秘境的核心机密,但强调了外部威胁的真实性与严峻性,将大家的危机感拉满。同时,也公布了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和对贡献点制度的微调,确保努力付出的人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未雨绸缪与黑暗中的微光
站在镜泉主据点日益庞大的地下指挥中心,看着沙盘上不断向外延伸的控制区、逐渐成型的防线标记,以及代表残骸镇贸易城那个越来越大的光点,我的心情复杂难言。
我们就像一群在黑暗森林中点起了篝火、拼命敲打铁器、试图让自己变得更显眼、更强大的孩子。我们不知道这篝火会吸引来朋友,还是猎人,亦或是……森林深处那些早已存在的、我们无法理解的恐怖存在。
沙漠秘境里的“零号样本”,就是悬在我们头顶,不知何时会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内城势力对“秩序锁”碎石的企图,也充满了未知的危险。
但我们没有退路。
恐惧只能让我们更加团结,更加努力地去变强。
隔离带是我们的预警和缓冲。
贸易城是我们的血液和养分。
强大的军队和先进的科技,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爪牙。
路还很长,也很艰难。但我们至少已经看清了部分黑暗,并且开始着手准备火把和武器。
这废土的未来,注定不会平静。而我们镜泉,必将在这动荡的时代中,搏杀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都动起来!”我对着通讯器,声音传遍据点的各个角落,“为了生存,为了未来,我们没有懈怠的资格!”
黑暗中,唯有不断前行,才能捕捉到那一丝……可能存在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