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港岛大亨:从1979跑龙套开始 > 第33章 有胆识才能吃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议论声不大,却格外刺耳。

这些议论都是片场底层和跑龙套的人员。

他们也不怕陈启发飙,他们本来就是底层,也谈不上什么丢不丢工作的。

这里没活干,港岛电影公司多的是。

李魁脸色铁青,李月仙等人脸上的兴奋也淡了下去,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现场《东方日报》的记者,眼前一亮,

立刻示意身边的摄影师,将这些拍下来。

今天他们来,本就是太子爷交代的任务。

本来这青春靓丽的衣服就很有话题,

现在又有了冲突,这新闻自己就送上门来了。

王金也听到了那些议论,他皱了皱眉,凑到陈启身边,压低声音道:

“别理那些扑街,一群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废物。”

陈启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只是眼神,在袅袅的香火烟气中,显得有些冷。

他没有回应王金。

而是缓缓转过身,面向那群议论不休的龙套演员。

他的动作不大,但那股无形的气场,却让原本嘈杂的议论声瞬间小了下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陈启猛地往神台上一拍,指着那些人,大喝道:

“喂!后面那几位口水佬!”

人群中一阵骚动,几个刚才说得最起劲的龙套,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陈启的目光扫过他们,像是在看一群跳梁小丑。

“没错,我是大陆游过来的,怎么样?”

“说我大陆仔,说我装。”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穿透力。

“你们呢?你们在港岛待了多久了?”

“两年?二十年?还是生下来就在这里?”

“我就是敢用我写小说赚的钱来拍电影!怎么样?!”

“你们敢吗?!”

最后四个字,如同惊雷炸响,震得在场所有人耳膜嗡嗡作响。

整个片场,一片死寂。

只有东方日报摄影师相机快门按动的“咔嚓”声,显得格外刺耳。

陈启上前一步,逼视着那群脸色涨红、无言以对的龙套。

“你们不敢!”

“你们这班扑街,除了会在人背后吱吱喳喳,还会干嘛?!”

“我告诉你们,就算我这部电影失败了,扑街了,”

“把这五十万全都亏光了,又怎么样?”

陈启挺直了胸膛,环视全场,一字一顿地说道:

“我才二十岁!我亏得起!大不了,从头再来!”

“我告诉你们,这个世界,有脑子有胆识才能吃饭,不行就都他妈都给我闭嘴。”

说完,他不再看那群面如死灰的龙套一眼,猛地转身,对着剧组全体人员高声喊道:

“《开心鬼》!正式开机!”

“哇……”

人群中,李月仙看着表哥那挺拔的背影,眼睛里全是崇拜的小星星。

关嘉慧的眼中也异彩连连,她第一次发现,这个年轻的老板,身上有股令人着迷的霸气。

王金愣了半晌,随即咧开嘴,无声地笑了。

他妈的,这小子,比自己还能惹事,但也真他妈的帅!

李魁站在人群后,激动得手都在抖,他身边的阿b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东方日报》的记者飞快地记录着,

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定格了陈启这霸气反击的瞬间。

...

第二天一早,《东方日报》的头版头条,标题格外醒目:。

【大陆仔搏命!《寻秦记》作者陈启豪言:亏光五十万,大不了从头再来!】

文章详细描述了开机拜神的仪式感,

特别提到了主演们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式校服造型——

“修身短裙配长袜,尽显青春活力,与传统戏服大相径庭,令人耳目一新”

报道重点渲染了陈启面对同行质疑时那番犀利而自信的反击,

并配上了陈启昂首而立、目光锐利的现场照片。

报道一出,立刻在全港范围内引发了热议。

这种充满矛盾和争议的报道,瞬间引爆了全港市民的八卦之魂。

茶餐厅里,伙计刚把报纸挂上墙,立刻就围了一圈人。

“我叼!这个陈启,真系够胆啊!敢当众屌那班老油条!”

“哼,赚了两个臭钱,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不过他说得有点道理啊,人家至少敢想敢干。”

“报纸上说他搞的戏服好新颖喔,这一看很有看头啊!”

“《寻秦记》是写得几好,但拍电影?隔行如隔山哦……”

“等着看笑话咯,到时候票房仆街就好笑了。”

出租车里,司机听着电台里声情并茂的播报,也忍不住对乘客说道:

“先生,你说这个大陆仔,是不是疯了?”

“五十万拿来拍电影,买楼收租不好吗?”

“不过,这报纸上的女演员造型倒是漂亮喔!倒时候我给我女儿买一套!”

舆论两极分化,但毫无疑问,

“陈启”这个名字和他的《开心鬼》,获得了惊人的关注度。

这波风潮自然也卷到了文化圈。

在《明报》的专栏上,倪匡毫不客气地撰文点评,标题直指核心——

《莫让浮夸之风,玷污香江影坛》。

“近日某凭借‘穿越’题材小说声名鹊起的后生仔,竟弃笔从影,闹出好大动静。”

“年轻人有锐气是好事,然则电影艺术岂是儿戏?”

“非有深厚功底与艺术修养不可驾驭。”

“如此好高骛远,视拍电影如饮茶吃饭,最终不过是哗众取宠,徒增笑耳尔。

“其所设计之戏服,虽称新颖,然过于标新立异,恐非正道。”

字里行间,充满了前辈大家对后辈“不务正业”、的否定与训诫,

给本就炽热的舆论又添了一把干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