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赎的光 > 第164章 断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高记”北美团队因马可·罗西视频带来的热度而士气大振,独立站订单量持续攀升,王建国也与两家区域性高端超市初步达成了上架意向,一切似乎正朝着积极方向迈进时,一场源自全球供应链深处的寒流,以猝不及防的方式,精准击中了这艘刚刚在北美海域找到一丝顺风的航船。

危机的第一个信号,是韩东在国内总部监控到的全球物流数据异常警报。多条主要国际海运航线运费在短时间内飙升,船期开始出现大面积延误和取消。几乎同时,陈璐从洛杉矶发回紧急通报:负责承运“高记”北美订单的主要跨境物流服务商正式通知,由于“不可抗力”,未来两至三周内发往美国西海岸的舱位极度紧张,无法保证时效,且运费将上调百分之四十。

“不仅仅是运费问题,”陈璐在视频连线中,语速飞快,难掩焦虑,“我们合作的洛杉矶海外仓也反馈,近期来自亚洲的货柜清关速度明显放缓,港口出现拥堵迹象。我们独立站的库存,按照当前销售速度,最多只能支撑三周。如果补货跟不上,刚刚起来的销售势头会瞬间断档,前期所有投入都可能打水漂!”

画面另一端,王建国脸色铁青地补充:“超市那边,我刚谈好的上架计划,是建立在稳定供货基础上的。如果第一次合作就断货,以后想再进去就难如登天了。渠道商最看重的就是可靠性!”

坏消息接踵而至。马明远从生产端带来了更致命的打击:“高总,我们定制的那批用于北美市场的‘有机认证’玻璃瓶,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在东南亚的工厂因故停产,替代供应商的物料到位至少需要一个月。没有瓶子,我们就算有酱油,也发不出去!”

一时间,供应链上的三个关键环节——国际物流、港口清关、包材供应——几乎同时亮起了红灯。北美业务这根刚刚萌发的脆弱嫩芽,面临着被连根拔起的危险。

高辉的办公室里,气氛降到了冰点。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次面临的不是某个局部市场的竞争或营销策略失误,而是一次全局性的、系统性的“断链”危机。它考验的不是“高记”的销售能力或品牌魅力,而是其底层供应链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怎么会这么巧?所有问题都赶在一起了?”赵副总忍不住抱怨,习惯性地看向高辉,希望他能有办法。

高辉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他意识到,这并非偶然,而是全球化的脆弱面在特定条件下的集中爆发。过去“高记”依赖的、看似顺畅高效的全球供应链网络,在宏观环境的波动下,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现在不是追究原因的时候,”高辉沉声道,目光扫过视频里的陈璐、王建国,以及办公室里的马明远、韩东、林薇等人,“当务之急是救火,不惜一切代价,保住北美市场的火种,保住我们刚刚建立起来的渠道关系和用户信任。”

他立刻做出了几项紧急部署:

1. 物流层面: “韩东,你立刻牵头,寻找所有可能的替代物流方案,空运、铁路、甚至考虑分散到不同的小型物流服务商,不计成本,优先保障核心SKU的紧急补货能发出。同时,评估在美西寻找备用海外仓的可行性。”

2. 生产层面: “明远,瓶子的问题,两条腿走路。一,全力督促现有供应商尽快复产或寻找国内临时替代方案,哪怕成本高也要争取时间。二,立即启动北美本地采购玻璃瓶的可行性评估,虽然认证和标准切换需要时间,但这是长远之计。”

3. 市场与渠道层面: “林薇、陈璐,立刻准备对北美消费者的沟通预案。如果断货不可避免,我们要坦诚告知,表达歉意,并提供合理的补偿方案(如优惠券、优先发货权等),最大限度降低用户流失。建国,你负责与渠道商沟通,如实说明情况,展示我们正在采取的补救措施,争取他们的理解和延期。”

会议结束后,整个“高记”如同被投入高压锅。韩东团队几乎不眠不休地筛选物流方案,最终锁定了一家虽然价格昂贵但能保证一周内空运舱位的服务商。马明远亲自飞往包材供应商所在地,蹲点协调。林薇和陈璐则精心撰写了一封封给用户和渠道商的邮件,字斟句酌,既要诚实,又要传递信心。

然而,空运的高成本极大地侵蚀了本就微薄的北美业务利润,甚至需要国内利润来补贴。马明远那边传来消息,国内临时找到的替代瓶子无法在短期内获得北美有机认证,意味着这条路走不通。而北美本地采购玻璃瓶,初步询价的结果是成本是国内的2.5倍,且起订量要求高。

“太平洋例会”上,气氛更加凝重。姜云算了一笔账:“如果长期依赖空运和高成本本地包材,北美业务在可预见的未来都无法实现盈利,甚至会成为整个集团的财务拖累。我们需要重新评估北美市场的战略优先级和投入节奏吗?”

这个问题,像一把冰冷的匕首,抵在了每个人的心头。是继续不惜代价地投入,守护这来之不易的突破口?还是暂时收缩,等待全球供应链环境缓和?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高辉身上。他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脑海中闪过北美团队熬夜工作的样子,闪过马可视频下那些热情的评论,闪过王建国好不容易打开的渠道之门。

“不。”高辉抬起头,眼神异常坚定,“北美市场,不能退。这不是简单的财务计算问题,这是‘高记’全球化战略的信心的体现。现在退一步,将来再想进去,代价会更大。”

他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这次危机,暴露了我们供应链的致命弱点。我们不能只做救火队长,更要借此机会,重构我们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明远,韩东,你们联手,立刻启动‘高记’全球供应链韧性提升项目。重点研究:

· 关键物料的多源地供应策略,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 近岸或在地化生产的可行性,比如在墨西哥或东南亚寻找符合标准的代工厂,服务美洲和亚洲市场,缩短供应链半径。

· 建立更智能的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整合物流、海关、供应商等多维数据,实现风险早识别、早应对。

“眼前的亏损,我们认了。就当是为构建一个更健壮、更抗打击的全球供应链网络,所支付的必要学费。”高辉的声音沉稳有力,“我们要让这次‘断链’之痛,成为‘高记’真正走向成熟的催化剂。”

断链危机,如同一场猝不及防的风暴,几乎将北美业务的桅杆折断。但在高辉的决断下,“高记”这艘船没有选择退却,而是迎着风浪,开始了一场更为深刻的自我重塑——不仅要修复断裂的链条,更要锻造一条更坚韧、更灵活的,能够支撑其驶向更广阔世界的全新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