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从精神病院走出的地仙路 > 第513章 灶火不灭,有人等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13章 灶火不灭,有人等饭

我是在晨雾漫进窗棂时醒的。

床头的搪瓷缸里泡着半块烤馍,是白芷特意留的——她知道我病中馋这口焦香。

窗外传来麻雀啄食的细碎响动,我摸了摸额头,烧退了,可胳膊软得像泡在温水里,连端杯子都打颤。

醒了?白芷的影子先落进来,她手里捏着半件灰布棉袄,针脚在阳光下泛着细光,昨夜又咳了三次,我把里子絮厚了。她坐近些,替我掖被角时,我瞥见她指腹新结的茧,你说过,等灶火重新旺起来,就把老墙根下那些名字,一个个请进厨房吃饭。

我望着窗台上那只断舌铜铃。

那是二十年前安宁院老护士长留下的,她总说铃响饭香,魂归有处。

此刻铜铃在风里晃,缺口处闪着钝光,像在应和白芷的话。该办了。我声音哑得像砂纸,可心里突然有了力气——就像当年在病院地窖,老皮咬开我手腕的束缚绳时,那种血液重新灌进指尖的热。

清明过后第七天,东院废墟的青石板被晒得发烫。

啃信蹲在最高的断墙上,尾巴尖对着第三间屋基猛晃——它说那里的热气最浓,像有人在地下煨了几十年的灶膛。

我拄着拐杖站在树影里,看阿虎和几个壮实小子抡着铁镐往下刨。

泥土翻起来时带着霉味,混着松针腐叶的腥,可挖到两尺深时,忽然飘出股焦糊气,像谁家锅烧干了的味儿。

陈爷爷!小丫头苗苗突然喊,她蹲在土坑里,指尖沾着黑灰,正扒拉一块锈铁,这儿有个锅!

我踉跄着凑过去。

那口铁锅半埋在土里,锅底结着厚厚的锅巴,边缘压着半张纸——是被火烧过的菜单,字迹蜷曲着,却还能认:红烧肉、炒青菜、荷包蛋。

最后一行字小得像蚂蚁,我凑近了看,喉结猛地滚了滚——芸芸爱吃。

是她的字。我听见自己说。

二十年前妹妹趴在饭桌上写作业,总把字的中间写成心形,这会儿那道歪歪扭扭的弧线,正从焦黑里浮出来,烫得我眼眶发疼。

啃信不知什么时候爬到我肩头,它用爪子轻轻碰了碰菜单角,灰毛上沾的土簌簌掉在两个字中间,像在给这行字盖个印。

陈哥哥,这是谁呀?摇芽拽我衣角。

她扎着和当年芸芸一样的马尾,发梢沾着土,眼睛亮得像两颗小太阳。

我蹲下来,把菜单递给她:是哥哥的妹妹,和你一样爱揪着人问为什么的小丫头。

当天下午,我让孩子们每人带一道家人做的饭来。

阿虎端着个蓝边碗,里面是他奶奶腌的萝卜,脆生生泡在醋里;苗苗捧的豆腐汤用荷叶裹着,掀开时还冒着热气;最让我鼻酸的是小宇,那个总躲在墙角的男孩,他举着个玻璃饭盒,里面铺着冷透的荞麦面:奶奶走前给我煮的,她说吃了这碗面,梦里能听见她说话。

我把这些饭菜一一摆上重建的灶房木桌。

阳光从破窗斜照进来,照得腌萝卜的酸水泛着金,豆腐汤的油花像星星,冷面的荞麦粒裹着层薄霜似的反光。

孵寂抱着他的蛋站在门口,蛋壳上的裂纹比上次深了,他突然开口:她想吃你妈做的红薯粥。

我一怔。

他没答,只把蛋轻轻放在灶台边。

那蛋温温的,贴着我手背,像个怕冷的孩子在找暖。

我这才注意到,他眼尾的鳞片泛着淡粉——从前总以为守卵者是石头雕的,原来也会有温度。

入夜,我亲自掌勺。

劈柴时手直抖,白芷要替,我没让。

二十年前在病院,我连火柴都划不亮;后来引气入体,指尖能燃三昧真火;可此刻我偏要使最笨的法子:用旧报纸引柴,看火星子跳上干松枝,等灶膛里的火舔着锅底,把水烧得咕嘟咕嘟响。

米是白芷从老家背来的老种,粒大饱满;水是野人山引下的活泉,捧在手里能听见山涧的响。

当第一缕白气顶开锅盖时,整座听语园静了。

鸟不鸣,虫不叫,连惊云都趴在门槛外,耳朵竖得直直的。

我舀起一勺粥,对着空气说:芸芸,哥给你盛了。

风突然穿堂而过。

墙上挂着的塑料发卡晃起来,蝴蝶结的翅膀拍了三下——和二十年前夜市摊头,妹妹拽着我衣角撒娇时的动作一模一样。

我手一抖,碗差点摔了,可还没等我去扶,腕间突然一暖——像是有双软乎乎的小手托住了碗底。

小心烫。那声音轻得像片雪,落进粥里,荡起一圈圈涟漪。

我低头看晶核。

它不再像从前那样跳得人心慌,只静静发着暖光,像炉膛里最旺的那块炭。

锅边的影子晃了晃,我恍惚看见个扎马尾的小姑娘,踮着脚往碗里吹凉,裙角沾着灰——和我最后一次见她时一模一样。

妈说,红薯要挑最甜的。她的声音混着粥香,哥你总把软的留给我,自己啃硬的。

那是因为你吃得香,哥就甜。我喉咙发紧,可手稳得像块老树根,又盛了一碗,还有阿阮奶奶的腌萝卜,苗苗的豆腐汤,小宇的冷面......都在桌上,你尝尝?

看不见的手接过碗,我听见木桌那边传来的一声——是腌萝卜被咬碎的脆响。

接着是豆腐汤的声,冷面的声,像有个小馋猫正挨着个儿尝。

月光从窗棂漏进来,照见晶核上浮起几个淡影:有系着蓝布围裙的老太太,有戴鸭舌帽的爷爷,还有扎羊角辫的小姑娘——都是孩子们说过的。

它们围坐在桌旁,影子叠着影子,像团会呼吸的雾。

我摸了摸孵寂的蛋,蛋壳在震动,一下,两下,像在跟着心跳打拍子。

黎明前,惊云突然低吠。

它蹲在灶台角落,尾巴尖轻轻扫过孵寂的蛋。

我凑过去看,蛋壳上的裂纹正缓缓延伸,裂口里渗出极淡的橘色光,像天边刚泛起的晨曦。

蛋震得更厉害了,像是里面的小家伙在踢腿,一下比一下有力。

它梦见了......一碗热粥。孵寂跪坐在旁,嘴角翘着,这是我第一次见他笑。

他的鳞片泛着蜜色,像被晨光吻过。

我拄着拐杖推开灶房门。

晨雾里,摇芽已经站在铃台下了。

她怀里抱着那只断舌铜铃,正踮着脚把铜锤往最高处举。

见我出来,她歪头笑:陈哥哥,等太阳出来,我要把所有名字都摇醒!

我望着东边渐白的天,忽然想起昨夜梦里的温度——不是妹妹的,是更久远的,妈妈的手抚过我额头的暖。

风里有股若有若无的甜,是红薯粥的香,混着新抽的槐芽味。

那夜我睡得极沉,连惊云绕床三匝都没察觉。

直到晨雾漫进窗棂,我才恍惚听见,有个清脆的声音在梦里说:哥哥,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