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多交几个女友怎么了 > 第594章 跟李雨菲之间的闲聊(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94章 跟李雨菲之间的闲聊(三)

当张浩宇正在跟自己的女人享受生活的时候,接到了一个来自千达集团王总的电话。

“张总,你对我们千达集团旗下的那些商业地产有没有兴趣,如果你要是有兴趣的话,同样的价格,我这边可以优先出售给你们张氏集团。”

“你们现在的那些商业地产价格如何?”

“在目前市场价的基础上打七折,怎么样,这个价格很实惠吧!您这边只要接手了我这边的商业地产,每年可以保证有百分之8%左右的年收益。”

张浩宇想了想,语气认真的说:“不好意思啊,王总,目前我们张氏集团的主要投资领域,依然放在高科技和互联网领域,最起码也是新能源领域。

至于房地产领域,我们目前没有太大的意向,要是想在房地产领域投资的话,之前我们手里的那批商业住宅就不会抛售出去了,这可是比商业地产更容易变现的资产。”

“可商业地产的收益率更低,更适合长期投资。”

“王总,我严重怀疑,现在要是入手这些房地产,哪怕你这边已经打了七折,投资收益也覆盖不了商业地产的贬值。

不过,你这边的千达院线我倒是有些兴趣,毕竟,我们张氏集团旗下的星宇集团是搞泛娱乐的,你们的那个院线质量不错,便于我们进行资源整合。

要是价格合适的话,我倒是愿意接手你们的千达院线。”

“不好意思啊,张总,千达院线依然是我们集团稳定的利润来源之一,目前还没有对外出售的打算。”

前世的这个时候,影视行业已经开始陷入到了低迷,但这一世由于星宇影视的崛起,特别是动漫产业的提前启动,算是为这个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别的影视公司都在拼命消耗一线明星的流量和口碑,当然,那些一线明星也赚的盆满钵满,拿到了超过的片酬。

只有星宇影视在认认真真的创作优秀的影视内容,不断的培养新一代的影视明星,源源不断的向这个行业输送新鲜血液。

尤其是今年星宇影视隆重推出了《哪吒二》,瞬间引爆了电影市场,甚至发行到了海外,在海外电影市场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张浩宇考虑过,要是将来集团在英某达和比特币的投资开始套现,可能会收购一部分的海外院线,把华夏国的文化源源不断的向海外输出。

由于这一系列的原因,在这一世,此时千达院线的收益还是很不错的,并没有陷入到持续亏损当中。

另外,千达集团已经调整了占领,从原来的重资产模式向轻资产模式转换,而影视行业属于典型的轻资产模式。

千达集团要是能保留自己的院线,等在商业地产这个方向缓过劲来之后,还可以向影视行业发展,为集团保留一个利润增长点。

张浩宇理解王总的想法,笑呵呵的说:“没关系,买卖不成仁义在,等你这边哪天想要抛售院线了,提前通知我一声。

至于你们千达集团的那些商业地产,在短期内我是不会考虑的。”

挂上了电话,旁边的李雨菲满脸惊讶的问:“浩宇,你是怎么想的,千达集团的那些商业地产,可都是优质资产啊!

即便是你暂时不想要,以后也可以考虑,十年不考虑,把话说的那么满,这是何必呢?”

张浩宇笑呵呵的说:“选择大于努力,你看着吧,这句话的含金量会持续上升的,个人的能力再强悍,也改变不了行业趋势。

随着几个电商平台对于实体经济的不断渗透,未来实体经济的日子肯定是越来越难的,而商业地产是附着在实体经济之上的。

实体经济不好的话,商业地产怎么可能好的起来,更何况整个房地产行业都已经不太景气了,咱们没必要去膛这趟浑水。”

李雨菲有些不服气的说:“可是,这些年全世界的经济和科技都上涨了很多,老百姓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上涨了很多,就算是下跌,肯定是不能跌到二十年前的价格了。

这些年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在商品住宅领域,商业地产的涨幅没那么高的,跟商品住宅一对比,商业地产目前的价格还是很香的,更何况还要打七折。

我相信,只要咱们华夏国的经济不断向前发展,老百姓的收入越来越高,总有一天会把房地产的价格重新撑起来的。

咱们投资商业地产可以长期持有,中间不需要理会价格的波动,这样一来,价格波动周期对咱们来说,影响不太大。”

张浩宇却摇了摇头,“再香也不要,这里面的变数真的是太大了,别人不知道,反正我肯定是吼不住的。

你想着要挣那几个点的租金,但房价下跌会把你的本金给折进去的,咱们老老实实的投资别的行业才是正经。

你好好想想,人家王总干房地产干了小半辈子了,都开始甩卖手里的商业地产,改成轻资产模式了,咱们干嘛要捡人家的剩菜剩饭。

这几年,房地产行业能不碰就先不要碰了,我宁愿把手里的资金存在银行里闲置起来,也不去冒那个风险。”

“可是,上面已经两次救市了,也确保了咱们华夏国近十年的高速发展,我相信,上面不会不管房地产市场的。”李雨菲的语气有些凝重。

张浩宇叹了一口气,语气很是感慨的说:“如果能救的话,上面绝对会救的,毕竟,房地产是咱们华夏国的经济发展支柱之一。

可问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一次救市是四万亿,第二次救市表面是七万亿,但实际上至少是十四万亿。

第三次呢?真要救市的话,没有个三、四十万亿是撬不动市场的。

可上面有那么多钱吗?绝对没有,而且前些年的这些基建投资,已经让地方上欠下了几十万亿,甚至是上百万亿的负债。

因此,将来只能通过解封一些限制房地产行业的政策,来慢慢化解这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