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开局,局座战略忽悠成真了 > 第160章 隐身外衣披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龙巢基地的特制涂覆车间内,号被数十台自动化涂覆设备团团包围。张飞站在中央控制台前,手指在全息投影上快速滑动,调整着最后的涂覆参数。经过动力系统改造的舰体此刻光秃秃的,正等待着披上那层能够让它从雷达上消失的神秘外衣。

环境参数稳定。林沐瑶汇报着车间内的监测数据,温度25.0摄氏度,湿度50.0%,洁净度达到千级标准。

张飞微微点头,目光却紧盯着舰体表面温度分布图:舰首部位温度偏高0.3度,调整冷却系统。

这个细微的温度差异在常人看来完全可以忽略,但在张飞这里却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他深知,哪怕0.1度的温差都可能影响涂层的附着力。

随着冷却系统的精准调节,舰体表面温度很快达到了完全均衡。张飞这才下达指令:开始第一阶段涂覆。

机械臂群开始同步运转,它们像一群训练有素的舞者,在舰体表面划出优美的轨迹。银灰色的隐身材料从特制喷头中均匀喷出,在舰体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膜。

厚度控制精度正负五微米。监控系统实时反馈着涂覆数据,均匀度百分之九十九点八。

这个数据让在场的材料专家们都感到震惊。在如此大面积的涂覆作业中,能达到这样的精度简直不可思议。

张飞突然叫停作业,右舷第三区出现异常。

所有人都紧张地看向他指示的区域。在普通人眼中,那里与其他区域没有任何区别。

张飞调出该区域的微观监测数据:这里有零点一平方毫米的区域出现了材料聚集。虽然肉眼看不见,但会影响整体隐身效果。

他亲自调整了该区域的涂覆参数,将喷头的移动速度降低了百分之五,同时提高了电场强度。经过修正后,那个微小的瑕疵立即消失了。

继续。张飞简短地命令道。

涂覆作业重新开始。随着工作的推进,舰体逐渐被一层神秘的暗灰色材料覆盖。这种颜色很特别,看起来既不是黑色也不是灰色,而是一种仿佛能吸收光线的深邃色调。

这种颜色的光学特性很特殊。一位光学专家忍不住评论道,我从未见过这种色调的材料。

张飞一边监控涂覆过程一边解释:这是经过精确计算的颜色。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它能够与环境光达成最佳融合。

为了验证这个说法,他让工作人员调整了车间内的照明角度。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光线变化,舰体的颜色也在发生微妙的改变,始终保持着最佳的视觉隐身效果。

这简直就像变色龙一样!郑海涛部长惊叹道。

张飞却摇了摇头:这只是最基础的光学迷彩。真正的隐身,是要让雷达也看不见。

第一层基础涂层完成后,接下来是更关键的功能层涂覆。这一层包含了数以亿计的纳米级磁性颗粒,它们是实现雷达隐身的核心。

启动电场导向系统。张飞下达指令。

车间顶部的电极板开始工作,产生精确控制的交变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纳米颗粒自动排列成最优结构,形成能够吸收特定频率雷达波的特殊矩阵。

频率匹配度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监测系统报告着令人振奋的数据。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情况发生了。舰体中部的一个区域出现了电场分布异常,导致纳米颗粒排列出现了轻微紊乱。

怎么回事?林沐瑶立即调取该区域的数据。

张飞仔细观察后说:是舰体内部的金属构件影响了电场分布。调整电极板参数,补偿这个干扰。

经过精确计算,他重新设定了电极板的工作参数。令人称奇的是,那个异常区域的纳米颗粒立即恢复了有序排列。

太精准了!一位电场专家忍不住赞叹,这种实时补偿能力,已经超出了现有技术的极限。

张飞没有理会这些赞叹,他的注意力已经转向了下一个环节:红外隐身涂层的施工。

红外隐身是舰艇隐身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传统舰艇在航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信号很容易被红外探测器捕捉到。

张飞设计的红外隐身涂层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相变材料,能够根据环境温度自动调节表面热特性。

这种材料在吸收热量的同时,能够将热量均匀分布到整个舰体表面。张飞向海军将领们解释,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局部热点。

为了验证效果,他让工作人员使用红外热像仪进行实时监测。令人惊讶的是,即使在模拟的日照条件下,舰体表面的温度分布依然非常均匀,完全没有出现传统舰艇那种明显的温度梯度。

这效果...一位红外专家看着监测数据,声音都在发抖,已经完全超出了现有红外隐身技术的极限!

张飞却仍然不满意:散热效率还可以再提高百分之五。

他亲自调整了涂层的配方,在材料中添加了一种特殊的导热纳米管。这些纳米管像毛细血管一样分布在涂层中,能够快速将热量传导到整个舰体表面。

改进后的测试结果显示,散热效率确实如他所说提升了百分之五。

现在才开始像点样子。张飞终于露出了些许满意的表情。

随着各功能涂层的完成,号已经初具隐身舰的雏形。但张飞知道,最考验技术的环节才刚刚开始。

现在开始整体集成测试。他下令道。

车间内的各种探测设备同时启动,从雷达、红外到光学,全方位检测舰体的隐身效果。

首先进行的是雷达隐身测试。多种频率的雷达波从不同角度射向舰体,监测系统实时记录反射数据。

S波段反射率降低百分之九十九点九!

x波段反射率降低百分之九十九点八!

Ku波段反射率降低百分之九十九点九!

每一个频段的测试结果都让现场响起一阵惊呼。这种水平的雷达隐身效果,在以往只存在于理论中。

接下来是红外测试。在模拟的各种环境条件下,舰体的红外特征都被控制在了极低的水平。

在热带日照条件下,红外特征比传统舰艇降低百分之九十五!

在夜间条件下,红外特征几乎无法探测!

光学测试同样令人振奋。在不同的光照和天气条件下,舰体都能够与环境达成出色的视觉融合。

这隐身效果...穆青山看着测试数据,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张飞却在这个时候泼了一盆冷水:现在高兴还太早。这些都是在理想环境下的测试结果。

他调出海洋环境模拟参数:真正的考验是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高盐度、高湿度、紫外线辐射、生物附着...这些都会影响隐身效果。

为了验证在真实环境下的性能,张飞决定进行加速老化测试。舰体样本被放入模拟海洋环境的试验箱中,接受各种严苛条件的考验。

盐雾测试一千小时。

紫外线照射测试五百小时。

温度循环测试两百次。

每一项测试都在挑战材料的极限。令人惊喜的是,即使在最严苛的条件下,隐身涂层的性能衰减也控制在了极小的范围内。

盐雾测试后性能保持率百分之九十九点五!

紫外线测试后性能保持率百分之九十九点八!

温度循环测试后性能保持率百分之九十九点九!

这些数据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这意味着,号的隐身性能能够在真实的海洋环境中长期保持。

但张飞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测试抗损伤能力。

工作人员使用特制的设备,在涂层表面制造各种类型的损伤,从划痕到撞击,模拟实战中可能遇到的情况。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损伤大多能够自动修复。那些无法自动修复的较大损伤,也可以通过简单的现场维修来恢复性能。

这套维护系统太实用了。海军后勤部门的负责人兴奋地说,这将大大降低舰艇的维护成本和时间。

在完成所有测试后,张飞终于对隐身涂层的性能表示满意。但他并没有停止工作,而是开始了最后的优化。

我注意到在特定角度下,雷达波反射率会有微小升高。他调出测试数据,虽然这个升高很小,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被利用。

他设计了一套主动补偿系统,能够在探测到雷达波时,实时调整涂层表面的电磁特性,确保在任何角度都能保持最佳的隐身效果。

这是最后一道保险。张飞解释说,即使出现意外情况,这套系统也能确保隐身性能。

当所有工作都完成后,号已经彻底变了模样。原本光秃秃的舰体,现在披上了一层神秘的暗灰色外衣,在灯光下泛着微妙的光泽。

看起来就像来自未来的战舰。一位年轻工程师忍不住感叹。

张飞走到舰体前,伸手轻轻触摸涂层表面。他的动作很轻,仿佛在抚摸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温度合适,质感均匀,没有瑕疵。他满意地点点头,这件隐身外衣,合格了。

就在这时,车间的大门缓缓打开,清晨的阳光照射进来。在自然光线下,舰体的隐身效果更加明显,它仿佛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若不是特意观察,很容易就会忽略它的存在。

完美。郑海涛部长看着眼前的景象,由衷地赞叹。

张飞却已经将目光投向了下一个环节:隐身外衣已经披挂完毕,接下来该测试它的效果了。

他转向控制台,开始准备接下来的码头静态测试。每个人都明白,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这件精心打造的隐身外衣,能否在实战环境中发挥预期效果,还需要更多验证。

但此刻,看着在晨光中若隐若现的号,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信心。这艘经过彻底改造的老舰,已经准备好向世界展示它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