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科幻小说 > 极限攀升 > 第293章 红土峡谷观测站的建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3章 红土峡谷观测站的建立

赤红色的岩壁在烈日下灼灼生辉,如同烧红的烙铁,散发着令人不适的燥热。这片被命名为“红土峡谷”的区域,仿佛是大地上的一道狰狞伤疤,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硫磺味和一种更为隐晦、令人细胞都为之颤栗的能量波动——红色辐射。

杨帆站在峡谷边缘,俯瞰着下方那片被奇异红色微尘笼罩的土地。与联盟控制的、偏向幽蓝色的“初始辐射区”不同,这里的辐射能量更加狂暴,更具侵略性,连吹过的风都带着一丝灼痛感。几天前,就是在这里,他与赤血堂的首领达成了那份至关重要的协议——用联盟独有的“双效抗辐射剂”,换取这片辐射区的共同使用权。

协议墨迹未干,行动便已展开。联盟的效率,在生存的压力下,被锤炼得极高。

“队长,所有模块都已运输到位,基础地基已经固定。”一名负责工程的队员跑过来,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和红土混合物,大声汇报。

杨帆点了点头,目光投向不远处那片已经初具雏形的建筑群。这里将是联盟在红土峡谷边缘建立的“第二辐射观测站”,也是联盟势力正式嵌入这片危险而富饶区域的一颗钉子。

观测站的建筑风格秉承了联盟一贯的实用主义,主要以预制板材和加固合金构成,结构紧凑而坚固。为了应对峡谷特殊的环境,建筑外层还额外喷涂了一层从初始辐射区某种变异植物提取的惰性隔离胶质,能有效减弱红色辐射的直接渗透。

站内,人员与设备的配置堪称精英。五名从科研联盟吸纳、并经陈岚严格筛选的科研人员,带着他们精密的仪器,已经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负责的核心任务有三项:第一,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监测红色辐射的能量波动、浓度变化及其扩散规律,绘制详细的辐射分布图;第二,深入研究“红色晶体”的能量属性,寻找安全、稳定的利用方法,并与联盟已有的蓝色晶体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第三,也是杨帆特别强调的,与赤血堂方面建立并维持“变异生物动向情报”的共享机制。

观测站的核心实验室内,各种仪器已经亮起了运行指示灯。一台造型奇特、不断发出低沉嗡鸣的“红色辐射专用探测器”被安置在朝向峡谷中心的窗口,其灵敏的探头不断扫描着远方,将捕捉到的辐射数据实时反馈到主控光屏上,形成不断跳动的曲线图谱。旁边,另一台更加精密的“晶体能量分析仪器”则正在对一块鸽卵大小的红色晶体进行扫描,幽蓝色的分析光束在晶体表面游走,试图解析其内部狂暴的能量结构。

一名年轻的研究员推了推眼镜,看着屏幕上显示的复杂能量流,对身边的同事低声道:“能量活性是蓝色晶体的1.5倍以上,但稳定性极差,内部能量湍流现象严重,直接吸收的风险系数很高。”

“没错,”另一位年长些的研究员接口,眼神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但正因为其活性高,如果能找到与相对温和的蓝色晶体能量中和或互补的方法,或许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陈岚主任之前提交的‘能量融合’理论假设,或许这里就是最好的验证场所。”

他们的对话,已经隐隐触及了联盟未来进化研究的一个全新方向。

与此同时,观测站的防御与对外联络工作,则由十名精锐的守卫成员负责。这十人是从联盟战斗序列中精心挑选的好手,不仅战斗经验丰富,更重要的是心志坚定,能够承受红色辐射区带来的精神压迫感。他们配备了联盟目前最精良的单兵武器,并且每人随身携带足量的“双效抗辐射剂”,这是他们能在此地长期驻守的生命保障。

守卫队长是一名面容冷峻、代号“山岩”的老兵,他正带着两名队员,在观测站外围的警戒线上,与一队身着暗红色皮质护甲、身上带着血腥气的赤血堂巡逻队进行首次正式交接。

双方的气氛谈不上融洽,还残留着不久前对峙的警惕。赤血堂的队员们眼神锐利如鹰,打量着联盟守卫身上制式的装备和那些看起来就很精良的仪器,而“山岩”和他的队员则同样不动声色地评估着对方的人数和装备,手始终没有离开武器的握把太远。

“这是约定的情报。”“山岩”率先打破了沉默,将一个加密的存储芯片递了过去,里面是联盟观测站周边近期发现的零星变异生物活动记录,“我方在东北方向三公里处,发现小规模‘掘地鼠’活动迹象,暂无威胁,但建议保持关注。”

赤血堂的巡逻队长,一个脸上带着一道疤痕的汉子,接过芯片,在手腕上的一个简陋读取器上确认了一下,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联盟的诚意。他随后也抛过来一个用兽皮包裹的小卷轴,声音沙哑:“峡谷深处,西南方位,距离此地约五公里,有一个‘变异蝎子巢穴’。规模不小,领头的那只蝎王甲壳硬得离谱,尾钩带剧毒。我们之前有兄弟折在那里。你们的人,别靠太近。”

“变异蝎子巢穴……”“山岩”眼神一凝,将这个情报牢牢记在心里。这份情报的价值不菲,意味着赤血堂确实在履行共享情报的承诺,也揭示了红土峡谷内部潜藏的危险远超预期。他沉声道:“多谢提醒。我们会注意。”

简单的交接完成,双方没有多余的寒暄,各自带队返回。尽管依旧保持着距离感,但那种剑拔弩张的敌意,确实在共同的利益(对抗变异生物、研究辐射)和初步的信任交换中,逐渐淡化。一种微妙的、建立在实用主义基础上的共存关系,正在这片赤红之地萌芽。

杨帆通过观测站的监控,看到了这次交接的全过程。他微微颔首,对“山岩”的表现和赤血堂方面给出的“诚意”都还算满意。建立观测站,不仅仅是为了研究资源,更是为了在这里扎下一根钉子,一个耳目。通过与赤血堂的情报共享,联盟能够更清晰地掌握红土峡谷乃至更广阔区域的动态,这比单纯获得一些红色晶体要重要得多。

他走到主控台前,看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红色辐射数据,以及旁边分屏显示的、来自初始辐射区观测站的蓝色辐射数据。两种截然不同的能量波形,在他的眼中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奥秘。

“两种辐射,两种晶体,两种看似对立的力量……”杨帆低声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控制台面,“赤血堂掌握了红色晶体的部分应用,却受限于辐射净化;我们解决了辐射防护,却对红色晶体的深层利用知之甚少。而陈岚那边,似乎对两者的结合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预感到,这个建立在红土峡谷边缘的观测站,将会成为联盟下一个阶段发展的关键。它不仅连接着与赤血堂这条若即若离的线,更可能成为打开一扇全新大门钥匙——一扇关于能量本质、关于进化更深层次奥秘的大门。

“通知陈岚主任,”杨帆对身边的通讯员吩咐道,“红土峡谷观测站已初步建立并开始运行,首批辐射数据及晶体样本分析报告,将在一小时后加密传回主据点。请她密切关注,尤其是……关于两种能量可能产生的交互反应。”

他目光深邃,望向窗外那一片赤红的世界。这里的危险与机遇并存,而联盟,已经迈出了深入这片未知之地的第一步。接下来的发现,或许将彻底改变他们对“进化”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