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科幻小说 > 生存法则之赤色黎明 > 第144章 星途通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木星中继站的信号灯第三次闪烁时,首艘“星际贸易舰”从地球航天港启航——舰体两侧印着地球与天狼星的文明标识,货舱里装满了地球的精密仪器、月球的稀有金属,还有火星基地培育的高产作物种子。与此同时,蓝色行星的“共生号”贸易舰也载着星语者的核心技术产品出发:能高效转化恒星辐射的晶体板、可快速改良土壤的微生物菌种,以及用共生林植物制成的新型医疗药剂。当两艘贸易舰在木星中继站完成首次对接时,屏幕上地球、月球、火星、天狼星四地的交易数据同步刷新,标志着“星际贸易体系”正式启动。

科技领域的交易率先打破壁垒。星语者将晶体能量调控技术授权给地球航天局,帮助人类优化曲率引擎,使星际航行时间缩短30%;作为交换,地球向蓝色行星输出人工智能管理系统,用于共生林生态数据的实时监测——艾拉在共鸣核心的控制中心,看着屏幕上自动预警的土壤湿度异常,笑着对林辰说:“你们的AI就像‘星际管家’,比我们传统的人工巡检效率高太多了。”月球基地则与星语者合作研发“星际导航仪”,融合月球的量子定位技术与天狼星的星图数据,让飞船在复杂的引力场中也能精准航行,首批成品刚运抵火星,就被启光号的船员抢购一空。

农业领域的互通更显“共生”本质。火星基地将耐寒耐旱的小麦、玉米种子送往蓝色行星,经过星语者晶体能量的培育,在共生林边缘开辟出万亩“跨星农田”,产出的粮食不仅满足星语者需求,还能通过贸易舰反哺地球;而蓝色行星的“星语稻”则在地球的亚热带地区试种成功——这种稻穗颗粒饱满,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很快成为地球环保农业的新宠。张阿姨作为火星农业代表,在天狼星的农田里手把手教星语者制作草莓果酱,当艾拉的母亲尝过第一口时,惊喜地说:“原来地球的‘甜蜜’,能和我们的晶体花一样让人安心。”

贸易体系的成熟还催生出“星际交易市场”。在木星中继站的环形舱内,四地的商人隔着全息屏幕洽谈生意:地球的科技公司订购了1000块天狼星晶体板,用于新型空间站建设;火星的食品加工厂则与蓝色行星签订长期合同,采购共生林的医疗植物,研发太空营养代餐;月球的采矿企业更是与星语者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小行星带的矿产资源,所得收益按比例分成。林辰在市场巡查时,看到小满正和星语者技术员讨论晶体板的售后维护,忍不住打趣:“以前咱们在火星改设计图,现在都能跟天狼星的朋友一起‘谈生意’了。”

随着贸易的深入,四地逐渐形成“互补共富”的格局:地球的科技优势、月球的资源储备、火星的农业经验、天狼星的生态技术,通过星际贸易链无缝衔接。艾拉在一次贸易峰会中说:“我们交换的不只是商品和技术,更是让彼此文明更好生长的‘养分’。”林辰握着她的手,看着屏幕上不断增长的交易数据,眼底满是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贸易舰穿梭在星海,会有更多的文明加入我们——这场跨越光年的通商,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