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死域立基,规则初解
星槎悄无声息地滑入一处被巨大礁石阴影笼罩的狭小湾口,林晚将其收起,身形如轻烟般落在了一片颜色深暗、质感粗糙的砂砾海岸上。脚踏实地的瞬间,一股远比海上更为浓郁的死寂、混乱气息便从四面八方包裹而来,不仅试图侵蚀护体灵光,更隐隐影响着神识的稳定与判断。
他不敢怠慢,立刻将神识收敛到周身数丈范围,同时全力催动长生鉴的“映照周天”与“天机预警”之能。一层微不可察的清辉自他识海扩散开来,如同一个精密的雷达,扫描着周围环境中潜藏的危险。
沿着蜿蜒曲折、怪石嶙峋的海岸线,林晚移动得极为缓慢谨慎。长生鉴不断传来细微的警示:左侧百丈外,看似平坦的沙地下方潜藏着能吞噬灵力的流沙陷阱;前方一片扭曲的光线区域,是极其不稳定的空间褶皱,误入其中后果难料;右方一处散发着诱人灵药清香的洼地,实则是强大念魔以遗念编织的致命幻境……
他如同在雷区中穿行,凭借长生鉴的超凡感知,一次次避开无形的杀机。如此前行了约莫大半日,终于在一处高耸的黑色岩壁下方,发现了一道被垂落藤蔓与乱石遮掩了大半的裂隙。
拨开障碍,内里是一个颇为宽敞的海蚀洞。洞壁光滑,似乎曾被海水长期侵蚀,如今已高出海平面,内部干燥,并无生灵栖息痕迹。最重要的是,此地位置隐蔽,背靠坚实岩壁,仅有一个易守难攻的入口。
“就是这里了。”
林晚步入洞中,仔细探查确认并无隐患后,立刻开始布阵。他首先取出数面得自星陨阁传承、以星辰铁为主材炼制的阵旗,手法娴熟地布置在洞口及洞内关键节点,布下了一座 “小周天星辰隐匿阵” 。此阵不仅能完美收敛气息、遮蔽形迹,更能引动微薄星力,持续运转。
随后,他又在隐匿阵之内,叠加了一座 “乙木青罡防御阵” 。此阵以建木之种散发的生机为引,勾连地脉(尽管此地地脉混乱微弱),形成一道坚韧的青色光罩,兼具物理防御与净化邪祟之效。两阵复合,一隐一守,将这处海蚀洞打造得固若金汤。
布置妥当,林晚在洞中央盘膝坐下,取出星辰蒲团置于身下,心神彻底沉静下来。他并未急于向外探索,当务之急,是理解并适应此地的“规则”。
他双手虚抱于腹前,长生鉴在识海中缓缓旋转,散发出朦胧的清辉。他将自身的神识与长生鉴的推演、映照之力结合,如同最精密的探针,小心翼翼地向外延伸,去触碰、感知、解析那充斥在葬仙岛每一寸空间中的混乱法则。
起初,反馈回来的信息庞杂、狂暴且毫无头绪。但长生鉴的强大此刻展露无遗,它如同一个超级计算机,开始海量接收这些混乱信息,并以其无上玄妙,进行梳理、分类、建模。
渐渐地,林晚“看”到了更多。
此地弥漫的所谓“死气”,并非单一的幽冥死气,而是由多种极端冲突的能量残渣混合而成:上古仙神陨落时爆发的滔天战意与不甘怨念;各种属性截然不同、乃至相互克制的法则碎片在碰撞中湮灭后留下的扭曲力场;甚至还有来自不同时代、因时空紊乱而交织在一起的时空涟漪……
正是这些彼此冲突、无法融合的能量与法则,如同打翻了调色盘的颜料胡乱混合,才造就了葬仙岛如此诡异、危险的环境。它们扭曲了空间,使得此地看似近在咫尺,实则可能相隔百里;它们扰乱了时间,形成内外不一的时间流速;它们更滋生了那些依托负面情绪与破碎法则而生的念魔与各种诡异现象。
这并非纯粹的毁灭之地,更像是一个被打碎了、却未曾清理的混乱实验室。危险源于无序,但机缘,或许就藏在对这无序的“理解”之中。
时间在静坐中流逝。林晚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对这方天地规则的解析中,额头微微见汗,这对金丹大圆满的他而言极为罕见,足见此事消耗之大。
一日之后。
林晚缓缓睁开双眼,眸中闪过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洞悉了部分真相的明悟。他摊开手掌,心念微动,一缕混沌星木法力在指尖萦绕,其流转方式与外界略有不同,更加顺应了周围某种特定的能量波动频率。
在他识海中,长生鉴内已然构建出了一个以海蚀洞为中心、半径约十丈的微型区域模型。这个模型内,原本混乱不堪的能量流被标注出了相对安全的“路径”与绝对危险的“禁区”。虽然范围极小,但意味着他已初步掌握了在此地安全行走的“规律”。
“原来如此……需以自身道韵,模拟此地法则的频率,方能如鱼得水,而非强行对抗。”林晚低声自语。强行硬闯,只会引来整个环境混乱能量的反噬,举步维艰。唯有理解并顺应其部分规律,才能找到立足之地,进而图谋更深处的奥秘。
他长身而起,周身气息与周围环境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共鸣,不再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是时候,对这座临时据点周边,进行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小范围的探索了。他迈步走出阵法笼罩的洞口,目光投向那片被混乱与迷雾笼罩的未知之地。第一步,已然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