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岚离京后,林峰的生活迅速回归了党校固有的节奏。那份短暂的温存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涟漪散去后,留下的是更深沉的平静与专注。他将对妻儿的牵挂与愧疚,以及对苏曼那份复杂的情愫,都妥帖地收敛起来,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与思考中。那份关于“强化战略性科技力量整合与安全管控”的政策建议,在经历了与郑老师的探讨、苏曼的信息补充以及自身实践的反思后,几易其稿,日趋成熟完善。

这一日的课程是“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授课的是一位外交学院的老教授,学识渊博,观点犀利。在讨论环节,林峰结合近期对“灰狐”组织的发现,以及全球范围内针对高技术领域的竞争与遏制现象,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在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抬头、技术民族主义盛行的背景下,我们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如何区分正常的国际科技合作与潜在的技术渗透、情报窃密行为?又如何构建一套既能有效防范风险,又不至于导致自我封闭的动态评估与预警机制?”

他的问题直指核心,引发了课堂上的热烈讨论。老教授赞赏地看了林峰一眼,引导大家从国际法、外交实践、技术标准、企业行为模式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这场讨论,让林峰对自己政策建议中的“风险识别与动态管控”部分,又有了新的启发。

课后,林峰接到了秦风的最新加密汇报。秦风的语气比以往更加凝重:

“头儿,‘灰狐’的触角比我们想象的更深。我们持续监控那家贸易公司,发现他们近期与省内一家为‘玄鸟’项目提供特种金属原材料的中型供应商——‘金钛材料’,有过数次秘密接触。接触方式很隐蔽,是通过第三方代理,讨论的是‘扩大原材料采购规格’和‘技术参数共享’。”

林峰眼神瞬间锐利:“‘金钛材料’?他们掌握‘玄鸟’核心部件的原料配比和工艺要求吗?”

“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他们只提供符合我们给定标准的初级原材料,具体的成分优化和后续深加工都在七〇三所内部完成。”秦风分析道,“但是,如果‘灰狐’能通过他们,获取我们原材料的基础批次、纯度波动范围,甚至运输和储存信息,再结合其他渠道获取的碎片信息,就有可能通过逆向工程,推测出部分技术路径,或者……寻找在原材料供应链上做手脚的机会!”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灰狐”不再满足于远程的技术侦察,开始尝试接触实体供应链,其威胁等级陡然提升。

“立刻对‘金钛材料’进行背景深度核查,尤其是其股东背景、海外业务往来,以及近期高层人员的异常动态。”林峰迅速下令,“同时,以最严格的标准,重新评估所有与‘玄鸟’项目相关的供应商,特别是涉及核心原材料的,启动背景复审和安全审计。通知许总工和齐院长,对近期入库的所有‘金钛材料’批次,进行加倍的、破坏性抽检,确保万无一失!”

“明白!我马上部署!”秦风领命,随即补充道,“另外,李锐追踪到,‘灰狐’用于联络的加密服务器节点,最近有频繁访问某些国际专利数据库和学术论文库的痕迹,搜索关键词多与高温合金的微观缺陷和疲劳性能相关……他们似乎还在试图从公开渠道,验证或寻找冯教授那份狗屁报告里的‘理论依据’。”

林峰冷哼一声:“垂死挣扎!但也说明他们并未放弃从技术层面进行污名化或寻找突破口的企图。继续监控,固定所有证据链。”

当晚,林峰与苏曼见面,将“灰狐”的最新动向(隐去具体企业名称和监控细节)以及自己政策建议中关于供应链安全的部分,与她进行了沟通。

苏曼听完,秀眉微蹙:“供应链确实是薄弱环节,很多问题都出在这里。你的建议很及时,也很有针对性。”她沉吟片刻,“我这边也听到一些风声,关于那次高层调研,牵头方和调研重点似乎更加明确了,很可能由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国安部等联合组成,调研方向之一就是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你的这份建议,如果时机合适,或许可以直接递到调研组手里。”

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利好消息。林峰点点头:“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要增加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建议。”

“这是自然。”苏曼看着他,眼神中带着欣赏与一丝担忧,“林峰,你现在在党校,目标相对较小,但‘灰狐’这类组织的嗅觉很灵敏,你还是要多加小心。我给你的那处住所,安保是顶级的,如果有需要,随时可以用。”

“谢谢曼姐,我会注意。”林峰感激地看了她一眼。苏曼总是在他需要的时候,提供最及时、最有力的支持。

七〇三所内,许薇接到林峰的指示后,没有丝毫耽搁,立刻与张克艰总工和齐院长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上,许薇展现了超越技术领域的冷静与果断。

“张总,齐院长,林主任指示,必须立刻对‘金钛材料’的所有在库及在途批次进行最高级别的复检,我建议启动‘熔毁分析’程序,虽然成本高,但能最彻底地排除潜在风险。”许薇语气坚决。

张克艰一拍桌子:“查!必须查!妈的,这些魑魅魍魉,手伸得真长!老子倒要看看,谁敢在材料上动手脚!”他的火爆脾气此刻成了强大的执行力。

齐院长则更沉稳一些:“我同意许总工的意见。同时,我立刻安排人对所内所有涉密人员,特别是与外部供应商有接触的岗位,进行一轮保密纪律再教育和背景核查。我们要把篱笆扎得更紧!”

高效的执行力在这一刻凸显。七〇三所这个庞大的科研机器,在林峰的远程指挥和许薇等人的现场推动下,迅速进入了高度警戒状态。那份凝聚了团队心血的“正面技术白皮书”也在加速完善,准备用以应对任何可能的质疑。

夜深人静,林峰在党校宿舍的台灯下,对着电脑屏幕上的政策建议文稿进行最后的修改。他增加了关于“建立重点技术领域供应链安全‘负面清单’和‘备份体系’”、“强化对特定物项进出口的监测与风险预警”、“推动建立企业、科研机构与国家安全部门的反窃密防渗透联动机制”等更具操作性的内容。

窗外月明星稀,党校一片静谧。但林峰知道,在这静谧之下,一场围绕核心技术、国家利益与隐秘敌人的无声战争正在激烈进行。他仿佛能听到远方“灰狐”暗中窸窣作响的声音,也能感受到身边战友们严阵以待的脉搏。

静水流深,暗礁潜藏。他手中的笔,书写的不仅仅是政策建议,更是在勾勒一道守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坚固防线。半年的学习期已过半,他感到时间的紧迫,必须更快地成长,更准地出击。

他按下保存键,将最终稿加密存储。接下来,就是等待合适的时机,将这把精心打磨的“钥匙”,递出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