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温馨有爱的一幕,自然落入了旁边一桌客人的眼中。
那是两个年轻女孩,从池熙和蔚星辞刚进来时就激动得不行,强忍着才没有尖叫出声。
此刻,看着偶像们像普通情侣一样亲手制作戒指、甜蜜互动,其中一个女孩手抖得像食堂打饭阿姨巅峰时期,还不忘用手机偷偷记录这珍贵的画面。
“你等我!我去去就回!” 其中一个女孩深吸一口气,拿起自己的帆布包,对同伴说了一句,脸上是“壮士一去兮”的决绝。
同伴用力点头,无声地用口型给她打气:“勇!”
那女孩蹑手蹑脚地走到池熙身边,把声音压得极低,生怕引起周围注意:“熙宝!狗哥!我是你俩的粉丝!特别喜欢你们!能不能……能不能给我签个名?”
她紧张得声音都有些发颤。
池熙和蔚星辞都被这突然的靠近吓了一跳,条件反射地警惕看向四周。
女孩立刻会意,连忙摆手,小声保证:“没有没有!就我和我朋友认出来了!我们没声张!放心放心!”
池熙这才松了口气。
她可不想难得的休闲时光变成大型粉丝见面会。
她也放低声音,温和地回答:“谢谢你们的喜欢。签在哪里?”
女孩激动地把自己的帆布包递过去:“写……写在我的包包上!然后……”
她又从包里掏出一张印着两人剧照的明信片:“这个,要你俩的签名,写在一起~~然后再画个爱心,可以吗?”
她眼巴巴地望着,满是期待。
蔚星辞一边接过笔,一边忍不住笑了:“安排得挺周到啊你。”
池熙和蔚星辞分别在帆布包和明信片上签下名字,还在明信片上依言画了个小小的爱心。
女孩捧着“战利品”,激动得脸都红了,连连道谢后,才心满意足、一步三回头地回到了朋友身边。
两人凑在一起,看着签名,无声地尖叫跺脚,是粉丝见到偶像时最真实纯粹的快乐。
完成了银戒大作,四人意犹未尽。
穆暮牵着卫因的手,看向池熙和蔚星辞:“接下来,弄陶瓷吗?”
池熙用眼神询问蔚星辞。
蔚星辞立刻点头如捣蒜:“好呀好呀!搞起来!我们弄一个池猫猫,一个蔚小狗~”
她兴奋地掏出手机,点开几张画稿:“你看,我前两天约的画师出的q版形象,昨天刚拿到,都没来得及发微博呢!正好用这个形象来做陶瓷摆件,放在我们床头~~”
画稿上的池猫猫高冷优雅,蔚小狗憨态可掬,活脱脱就是她俩的翻版。
穆暮眼睛一亮。
“哦~这个想法不错哎!很有纪念意义。” 她转头看向卫以,“那我们俩弄个什么?”
卫以思考了片刻,给出了一个非常符合她务实性格的答案:“花瓶。实用。放床头,你一个,我一个。”
于是,四人转战陶艺区。
系上围裙,坐在拉坯机前,又是一番新的挑战。
陶艺比起银饰,更需要耐心和对“泥巴”的掌控力。
池熙显然有些基础,手法稳健,一块泥巴在她手中渐渐有了池猫猫圆润脑袋的雏形。
她做得极其认真,力求还原画稿上的神韵。
蔚星辞则再次展现了她的“抽象派”天赋。
她对着拉坯机上的泥团如临大敌,试图捏出蔚小狗的耳朵,结果用力过猛,直接戳了个洞;想捏个圆滚滚的身体,却搓成了歪歪扭扭的椭圆形。
她看着自己手下那团“四不像”,嘟囔着:“这泥巴是不是跟我有仇啊……”
然而,“蔚·魔丸·星辞”自己做得艰难,却并不妨碍她拥有“霍霍”全场的精神。
她看到池熙快要成型的池猫猫,趁其不备,伸出沾满泥巴的手指,飞快地在猫猫脸上点了一下:“嘿嘿,给猫猫点个美人痣!”
池熙看着自己作品上多出来的一个小泥点,哭笑不得,只好小心地把它抹平。
蔚星辞又转向穆暮和卫以那边。
穆暮正在专心致志地雕琢花瓶的花纹,蔚星辞悄悄凑过去,“啪”地一下,把一小团泥巴拍在了穆暮的花瓶瓶身上:“穆暮姐,给你加个浮雕!”
穆暮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弄好的光滑瓶身多了一坨不明物体,气得想打人:“蔚星辞!你给我等着!”
最后轮到脾气最好的卫以。
卫以正在用刮板小心翼翼地修整花瓶的内壁,力求厚薄均匀。
蔚星辞蹑手蹑脚地过去,用手肘“不小心”碰了一下卫以的手臂,导致卫因手中的刮板一歪,刚刚修整好的瓶口瞬间缺了一块。
卫以:“……”
她看着缺口的瓶口,沉默了三秒,然后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拿起新的泥料,开始耐心地修补。
那心态稳得,仿佛刚才被“袭击”的不是她的作品。
蔚星辞看着卫以这“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样子,反而不好意思再捣乱了,吐了吐舌头,溜回自己的位置,继续跟那团不听话的泥巴作斗争。
池熙看着蔚星辞这捣蛋的小哈士奇在场内飞来飞去,无奈又纵容地摇头。
她放下手中基本成型的池猫猫,走到蔚星辞身边,从后面环住她,握住她沾满泥浆的双手,带着她一起,慢慢地、轻柔地重新塑形。
“这里要慢一点,感受泥巴在手里的转动……”
“小狗的耳朵应该是立起来的,稍微捏尖一点……”
“身体要圆润,但不能太胖,对,就是这样……”
在池熙的指导和帮助下,一个虽然算不上精致,但憨萌可爱、神韵十足的蔚小狗陶坯终于诞生了!
蔚星辞看着这个由自己和池熙共同完成的作品,成就感爆棚,扭头就在池熙脸上亲了一下,留下了一个小小的泥印:“姐姐最好啦!”
池熙无奈地擦掉脸上的泥点,眼里却满是笑意。
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努力,四个人的陶艺作品终于初步完成:池熙的池猫猫优雅端庄,蔚星辞的蔚小狗憨态可掬,穆暮的花瓶雕花精美,卫以的花瓶……在经历了数次被“误伤”和修补后,竟然也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带着点“伤痕美学”的质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