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科幻小说 > 冰封之烬 > 第78章 净海之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圣所东南方三百公里,破碎海岸线。

陆地的蓬勃复苏极大地鼓舞了所有人,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而神秘的海洋。在盖亚意志的引导下,古老而强大的“深渊之眼”,开始调整其能量输出模式。一股股温和、持久且带有特定净化频率的波动,以其为核心,沿着星球古老的海底地脉网络,如同涟漪般向四周缓慢而坚定地辐射开来。

被“影”长期侵蚀、呈现出不祥墨绿色且质地粘稠的海水,在这股持续不断的净化波动影响下,开始显现出微妙的变化。与此同时,专门为此次行动组建的海上作业平台也开始运作,它们利用“微光”技术制造的大型“净化浮标”被精准投放在关键海域。这些浮标并非孤立作战,它们与深处的“深渊之眼”产生协同共鸣,共同编织着一张覆盖性的净化网络,显着加速着海域的恢复进程。

一些在过去恶劣环境中被迫变异、变得极具攻击性的海洋生物,在接触到这股纯净的生命能量后,其狂暴性情似乎得到了抚慰,攻击性显着降低。甚至有前沿的观测员激动地报告,在已初步净化的海域边缘,目睹了久违的、规模可观的海豚群,它们矫健地跃出焕发活力的海面,发出空灵悦耳的鸣叫,仿佛正以族群古老的仪式,应和着这首回荡在碧波之间的“净海之歌”。

咸涩而略带腥味的海风卷着白色的浪花,一遍遍拍打着锈蚀了数个世代的沿岸金属残骸,发出空洞而悲凉的呜咽。阿灼站在一座延伸入海的废弃钻井平台边缘,脚下是翻涌着、仿佛蕴藏着无尽恶意的墨绿色海水。与内陆那片生机盎然、令人振奋的“翠绿疆域”相比,眼前这片曾经孕育了星球早期生命的浩瀚海洋,依然像是星球母亲身上一道未曾愈合、仍在流淌着脓血的深邃伤口。

“这里的‘影’残留比我们所有内陆模型预测的都要顽固和深厚。”凯拉的声音透过加密通讯频道传来,背景是高速数据扫描特有的轻微嗡鸣,“初步探测显示,海水中的惰性混沌粒子平均浓度是内陆最严重区域的十倍以上。更棘手的是,它们似乎在漫长的岁月里,与海底的沉积物及某些地质结构形成了某种异常稳定的共生体系,难以常规手段剥离。”

阿灼沉默地蹲下身,戴着防护手套的手依然能感受到海水的冰冷。他试探性地将指尖浸入水中,传来的并非纯粹的寒意,更有一股粘稠的、带着微弱但清晰的侵蚀感的恶意,如同无数细小的针尖试图刺破能量防护。悬挂在他胸前的钥石随之微微发烫,持续传递着盖亚意识对这片沦丧之海所怀有的深沉悲伤与迫切渴望。

“海洋必须被净化,刻不容缓。”阿灼站起身,海风吹动他的发梢,眼神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坚定,“陆地与海洋是母亲躯体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任何一方的残缺与病痛,都会如同枷锁般,严重阻碍她整体的复苏与力量的完整回归。”

数日后,一场代号为“净海之歌”的大规模联合行动全面启动。

首先被部署到预定海域的,是那几座经过特殊改装的、如同移动岛屿般的“海神”级大型作业平台。这些钢铁巨兽并非依靠武力,它们搭载的核心设备,是基于对“深渊之眼”运行原理深入研究后优化的巨型谐频谐振器。它们的任务并非直接攻击或摧毁“影”的残留,而是持续不断地向海洋深处发射一种经过精密计算的、特殊的谐频波动。这波动如同一位技艺超群的音乐家,在为一片混乱嘈杂的庞大乐队进行基础“调音”,试图让混乱的能量场域重新回归某种协调的基准频率。

在圣所核心协调中心,巨大的全息投影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广袤海域的能量场变化模拟图。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以各个“海神”平台为中心,原本如同狂暴漩涡般混乱无序的能量湍流,开始逐渐平复、理顺,呈现出趋向协调的波纹状扩散。这种谐频波动本身并不直接净化污染,但它如同为后续所有净化措施创造了一个稳定的、易于传播的“背景音场”,是一切深入工作的基石。

紧接着,成千上万个被称为“净化浮标”的碟形装置,被运输舰队密集投放到目标海域。这些银灰色的浮标并非简单地释放能量冲击,其核心镶嵌着微型的生命共鸣水晶。它们在被激活后,自动构成一个庞大而精密的能量矩阵网络,其主要功能是将从“深渊之眼”传导而来、并已被“海神”平台初步梳理过的星球本源生命能量,如同一位耐心的织工,温柔而持续地“编织”、渗透进海洋的每一寸水体之中。

效果并非爆炸式的剧变,而是更为根本、循序渐进的改良。

几天后,前沿监测团队传回了第一个令人振奋的确认信息——靠近“海神”平台作业区域的海水,那令人不安的、仿佛凝固的墨绿色调开始明显变淡,海水的透明度有了显着提升,甚至能隐约看到下方数米的情形。随后,更令人惊喜的发现接踵而至:一些在旧世代档案中被标记为“已灭绝”、对水质纯净度要求极高的特定浮游生物和微观藻类,竟然在研究人员反复的显微镜观察中,重新被发现了活动的迹象!这些渺小却顽强的生命火种,成为了回响在这片沉寂死亡之海上的、第一个清澈而充满希望的音符。

但这辉煌乐章的前奏,仅仅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挑战,在于那些沉淀在数千米海底、与厚重沉积物及复杂地质结构紧密结合了数十甚至上百年的顽固污染源库。

为此,一支由经验丰富且意志坚定的志愿者组成的深海特种作业小队迅速成立。他们驾驶着能够承受万米级超高压、代号“潜蛟”的强化深潜器,在能量矩阵网络的远程庇护下,一次次义无反顾地潜入那片人类文明早已陌生、被无尽黑暗与高压统治的深海世界。

深潜器惨白的强光探灯所及之处,往往是触目惊心的景象:扭曲变异的珊瑚骨骼如同巨大的海底墓碑林,表面覆盖着黏稠蠕动的不明黑色附着物;各种形态怪异的海洋生物残骸半掩在灰白色的泥沙之中,诉说着往昔的灾难;偶尔有少数完全适应了极端污染环境、形态发生骇人畸变的深海生物,拖着发出幽暗磷光的器官缓缓游过,它们空洞的眼窝中只剩下本能的攻击性与对一切外来者的敌意。

小队成员们的任务极其危险且艰巨:他们需要依靠精密的传感器,精准定位那些污染浓度异常高的海底“节点”,并在这些节点上稳妥安置特制的“深海净化信标”。这些柱状信标一旦启动,便能释放出高度浓缩且极具穿透性的秩序波动,旨在从物理基础上瓦解“影”残留物与海底环境的稳定共生结构。

在一次深入马里亚纳海沟邻近区域的下潜任务中,一支“潜蛟”小队不幸遭遇了一群被“影”深度侵蚀、体型膨胀了数倍的巨型章鱼变种。这些疯狂的生物对深潜器发起了悍不畏死的连续冲撞,并喷吐出大量带有强烈腐蚀性与能量干扰特性的粘稠墨汁,使得深潜器的外部传感器和多条机械臂暂时失灵,情况一度万分危急。

千钧一发之际,身处圣所的阿灼通过高度活跃的星火网络,全力引导盖亚的意识向该片深海区域聚焦。

没有预想中的能量爆炸或冲击波,只有一股磅礴、温和却不容置疑的星球意志,如同无形的暖流,瞬间扫过那片黑暗的深渊。那些原本狂暴无比的变异章鱼,仿佛被某种源自生命本源的力量直接抚慰,激烈的动作骤然变得迟缓,眼中闪烁的疯狂红光逐渐黯淡、熄灭,最终像是迷失的孩子找到了方向,缓缓松开了缠绕的触手,退缩回了无尽的黑暗之中。盖亚的力量,正在以她独有的方式,重新赢得这些迷失子民(哪怕形态已被扭曲)的敬畏,并引导它们回归平衡。

随着净化行动的持续深入,海洋开始展现出其被压抑已久的、惊人的自我修复能力。

在污染被逐步清除的海域,正常的海洋营养物质循环得以重新建立。健康的藻类和浮游植物开始大量繁殖,为更高层级的生物链复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令人惊喜的是,监测系统发现,一些原本栖息在受庇护的、污染相对较轻的海湾或特定海流区域的、保存相对完好的小型鱼群,开始试探性地、成群结队地向初步净化完成的海域进行迁移,仿佛遵循着某种古老的回归本能。

一个月后的某个清晨,驻守在东部海岸线了望塔上的观察员,通过高倍望远镜看到了令所有人热泪盈眶的一幕——一群数量庞大的银色箭鱼,如同接受检阅的舰队,整齐地冲破已呈现蔚蓝色的清澈海面,在初升朝阳的金色光芒中划出无数道优美绝伦的银色弧线,鳞片反射的光芒璀璨如星雨。而在更遥远的海平线尽头,一道粗壮的水柱毫无征兆地喷涌而起,直达数十米高空,随后,一阵空灵、悠长、仿佛穿越了万古时空的鸣叫声,乘着海风,清晰地传到岸边——

那是鲸歌!

是这颗星球上最古老、最智慧的生灵之一,在沉寂了漫长岁月后,再次唱响的生命赞歌!

监测中心的巨型数据屏幕上,那条代表海洋整体生态健康指数的曲线,正以前所未有的、近乎垂直的斜率,坚定而持续地向上攀升。

海洋,这颗星球的蓝色血脉,孕育了最初生命的摇篮,终于开始大规模地摆脱毒素的桎梏,重新焕发出活力,有力地搏动、流淌起来。来自深海幽谷的、充满原始生命力的低沉“歌声”,与大陆之上万物竞发的生机交响乐,正在跨越地域的阻隔,共同谱写着星球全面复苏的、波澜壮阔的宏大乐章。

阿灼静静地站立在岸边一块巨大的礁石上,聆听着风中传来的、若有若无却震撼心灵的鲸歌,同时清晰地感受着盖亚意识中那股混合着巨大欣慰与对未来无限期盼的温暖波动。

他知道,当最后一滴海水重归纯净,当海洋的呼吸与陆地的脉搏彻底贯通、再无滞碍,盖亚的力量将回归其最完整的圆融状态。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新生的纪元,才会随之稳固地降临。而他们,此刻正站在历史的分界线上,亲手推动并见证着这一切,从微弱的希望星火,燃成不可阻挡的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