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祁同伟重生,带老师跨部进阁 > 第221章 嫁不出去的陆亦可以及反贪局的现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1章 嫁不出去的陆亦可以及反贪局的现状

陆亦可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没好气地瞪了林华华一眼:“就你话多!”

林华华却丝毫不以为意,俏皮地吐了吐舌头:“我这不是关心领导嘛!”

“你说你都这个年纪了,再不相亲可就真成老姑娘了。”

“哎,老陆,你那相亲相怎么样啦?成了没?”

“没成!”

“怎么就没成了呢?跟我仔细说说呗!”林华华一副饶有兴致的傻白甜模样。

但谁要是真被她的外表所迷惑,倒霉的必然是他自己。

你想,二十来岁的实权科长,外调就是县公安分局局长,就发展前途来说并不比陆亦可差,傻白甜不过是她的伪装罢了。

反正闲着也无聊,陆亦可朝其甩了个白眼,随便解释道:“那位主是我小姨夫高育良的粉丝,他就是冲着高省长才来跟我相亲的。”

“再说了,他什么样你是真没看见,隔两分钟就看一下手表隔两分钟就看一下手表,像生怕我看不到他那块30w的满天星似的。”

“啊?一个大学老师带块30w的手表?家里啥条件啊?”林华华惊奇道,表情有些夸张。

陆亦可一拍手:“对啊!所以我给他举报教育厅去了,双开。”

“啊??”

顿时,办公室里一片哗然。

“陆处长......您说的是真的?”一个刚进反贪局没多久的年轻科员替大家确定,多问了一嘴。

陆亦可挑眉瞥了他一眼:“这还能有假?教育厅的处分公告都出来了——汉东大学中级讲师林灿,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后续的得等调查清楚后再处理。”

有那么一会儿,整个办公大厅都陷入到了寂静当中。

原本还在说笑的同事们借着整理起桌上的文件,悄然回到了自己座上。

而那些个本身就坐陆亦可旁边的同事,更是悄悄把椅子往远处挪了挪。

这不能怪大家反应过度。

在座的都是政法系统的,谁不知道现在办案的规矩?

而陆亦可的做法明显已经超出了规矩范围。

开玩笑你别管人家犯没犯法、违没违纪,你是去和人家相亲的啊大姐!

相个亲把相亲对象送进去了,那一起上班是不是也会把同事给送进去?

这样的人谁敢跟你深交往啊?

说到底体制内的有哪个敢保证自己绝对干净的?

跟你走近了都怕一个不小心被你抓去冲了业绩,这不正好局里最近又没什么大案。

还是林华华强笑着打破僵局:“那个,要我说啊,我觉得陈海主任倒是和陆处长挺合适的......”

“是吧周正?”

“别别别!”没等周正回答呢,平时和陈海交好的二处长张晨俊就出口打断,“陈主任哪配得上陆处长啊!人家都是离过婚还有孩子了,这不耽误了人家陆处长吗?”

其他跟陈海交好的这科长那科员也是默契点头。

要换了以前,张晨俊是真觉得陈海配不上陆亦可。

可是现在么.....

他算是明白了,就陆亦可这情商这为人处事,真不怪她三十七八了还嫁不出去当老姑娘。

差的么她看不上,稍微有点本事的有哪个受得了她这脾气?

找陆亦可哪是找老婆啊,分明是找了个活阎王!怪不得陈海不待见这婆娘呢。

但话又说回来了。

陈海不待见陆亦可吗?

还真不是。

他以前是觉得自己结过婚还有个孩子,配不上陆亦可;

现在觉得自己被撸到了政策研究室,就更配不上人家了。

……

张晨俊处长的话虽然说得客气,但还是有不少人能听出其弦外之音。

几位年轻同事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也有几人相互点头,赞同张处长说的对。

陆亦可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抖,将同事们或闪躲或畏惧的反应尽收眼底。

她有些不理解,自己明明是在维护纪律,怎么反倒成了众人避之不及的对象呢?

刚才张处长表面上是在帮陈海推脱,实际上嘛......

陆亦可无奈地叹了口气,自嘲笑笑。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母亲总说她“太较真”,结果现在,别人一听是给她介绍对象的立马都避如蛇蝎了。

这时候一直看报纸的吕梁站了出来:“都闲着没事做是吧?没事做把大前年的卷宗都拿出来对对,看又没…

为什么是大前年的?

因为去年和前年的都对过了。

最近的反贪局实在是闲啊!

......

省高级人民检察院,政策研究室。

论名字,这个部门听起来相当唬人,似乎关乎一省检察工作的顶层设计和大政方针。但实际上,这就是省高检的“冷宫”和“养老院”。

这里聚集了十几个被边缘化的“怀才不遇”者,日常工作就是给领导写写汇报材料,或者到下面市县检察院搞搞调研。

写出来的报告标题大得吓人,动辄就是《汉东省检察工作现代化战略构想》、《新时代法律监督体系创新研究》之类,

乍一看高屋建瓴,还以为要指点江山。

但实际上,这些报告的命运通常是自己科室的人传阅一下,象征性地开个讨论会,然后送到主要领导秘书那里,再就没下文了。

领导们日理万机,哪有空看这些东西啊?

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不过是给你们拉张凳子,找点事作罢了。

既然都给你安排到这位子上,领导心里早就给你定了性——闲置,不指望你出谋划策,没意外的话就在那等退休吧。

再说了,现在的检察长季昌明,各副检察长,哪个不是经验丰富?需要政策研究室这些“闲人”去指点江山?

陈海在省高检工作了近二十年,对这些门道自然清楚。

他知道自己现在能做的就是等,别想着较真,更别想着要在这里搞点什么“真知灼见”出来,那反而会显得不合时宜,惹人笑话。

在这里最好的生存之道就是“应付”,按时交差,时不时能拿点东西出来就行。

政策研究室不但部门冷清,地位更是尴尬,谁要是被调到这里,同事们即使表面上不说,心里基本都认定这人已经“靠边站”了,政治生涯基本算是画上了句号。

在大家看来,这里的地位也就比管档案的稍微强那么一点点,跟他之前执掌反贪局、威风八面的时候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陈海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看着窗外,偶尔自嘲地笑笑。

自他调往政策研究室,已经很久没有老朋友来找自己聊天叙旧了吧?

从手握实权的反贪局长,到如今在这个清冷科室,这其中的落差,恐怕也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了。

正唏嘘着呢。

打定算盘的赵东来找上门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