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我居然是刘光齐 > 第228章 轧钢厂成为试点单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8章 轧钢厂成为试点单位!

丁医生,你家离医务室远不远,轧钢厂有男女单身宿舍。“金姐问道。

我住单身宿舍,星期六下班回家,我家离上班的地方需要坐车,有5.5公里距离,走路上班不方便。“丁秋楠回答道。

“距离是不近,比当初高医生家离家远,走路上班时间长,路上也有危险,家里有事你说话,能帮我们会帮你,不要太客气。”

“谢谢你们,我有事情会开口求你们帮忙的。“

什么求不求的?我们只是互相帮助。刚才,我去后面新建车间看了看,已经进行车间厂房建设。车间好像很大。

听现场技术人员说,都是使用国产设备,到年底就能生产,这回是炼钢车间,年产量能达到三十五万吨。

需要工人师傅六百八十人,不是三个车间,是两个新车间,然后改造一个旧车间,都是炼钢车间。

其他车间的工人师傅也要招收,才能完成整个轧钢厂一年产量。

国家这回下的力气不小,未来三个车间炼钢产量到了九十五万吨。

总招工人数在两千八百人,包括管理人员,后勤辅助。还有车队等等。

预计在明年一月中旬正式开工,是看设备到来时间,招工在十月份以后。开工正常后三个月,再建新车间,改造旧车间。”

“这样的轧钢厂有一万一千多人,在四九城的各个单位里面,几乎是最大的工厂。

两千八百个工作岗位,还是有点少,谁家还没有几个兄弟姐妹、或者亲戚朋友想上班。

车间厂房好建,估计到十月份就能完成,还是设备进入快慢,调试好,就能开工。“

这回都是新设备,可以大大的提升产量,我们这里离的近,听说新设备是第一个放在轧钢厂,方便上面了解实际情况。

刘光齐想到是自己给的设备,上面已经认可,现在用轧钢厂当第一个实践对象,完全合格以后,继续使用,增加钢铁产量。

国家对于钢铁产量还是重视,电视机厂不清楚上马没有,是赚外汇不错的单位。

对于设备国产化,刘光齐没有一点意外,有全部技术资料,如果还不能全部国产化,才是问题,还是大问题。

我们可以用算盘打出邱小姐各项数据,它的全部生产设备是手搓出来的,还解决不了一套炼钢设备。

现在少的,估计也就是几个核心设备,应该在年底制造出来。

我为国家做贡献,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革命同志。刘光齐觉得这一刻,他也是佛光普照,已经成圣,是圣佛。

”轧钢厂新车间加上老设备,年产量直逼百万吨,在国内也能排到前几名,上面会更重视这里。”魏姐微笑道。

”重不重视本人不在意,我还不是轧钢厂炼钢工人,我只想着,我们中午吃饭多几块肉就成,要求不高。

”我们已经每两天有一份肉菜,这样的伙食已经很不错了,不能强求,肉食供应还是少了些。“

什么时候可以顿顿有肉就好了,我从小到大,一直馋肉吃,刘光齐,从什么地方可以换到肉票?

你去鸽子市,有运气你能淘换到肉票,或者有些人家庭困难,用粮票也能换到肉票,我去年用粮票换过二十多斤肉票。”

还是娟儿命好,天天有肉吃,我家粮票省不了多少?没办法去换肉票。

“现在还是粮票最重要,有粮票换其他票据不难,粮食不够的人家太多,有粮票才能解决,至于肉,没有不吃也成。金姐微笑道。

”高医生,知道61年,大家省粮食的时候,有什么好处吗?”刘光齐问道。

我只知道我很饿,还有好处?

可以省粮食,饿习惯以后,你的饭量会下降,现在我家所有人口粮都够吃,还有结余,一个月能省快三十斤口粮。

“艹,还有这种省粮方法,我是服了,我可省不下来。

光齐没乱说,我们经常一天吃八两主食,习惯以后,不要多吃,还是八两主食,高医生,你认为光齐家里可以省下多少粮食?

“你现在一天多少口粮,娟儿的饭量也是在增加,前几天说她已经一斤二两,不会又是双胞胎吧。

她的饭量在增加,我媳妇生双胞胎不是正常的事情,我现在一天八两主食,我爸一天一斤两主食,一个月结省十五斤口粮。

再告诉你一个消息,我三弟考中专没问题,到九月份去上学,又有四到六斤补贴。预计口粮能省下三十四斤,高医生,羡慕吧。

三十四斤口粮,一个成年人正常口粮数,难怪你能换其他票据,我们可不行。”

努力吧,一天吃那么多,又不干活,胖的都快成猪了。

哈哈哈。高医生生孩子以后是胖了,多运动,再减去几斤。”

“我也想,减不下来。”

一个月饿九十顿。

哈哈哈,光齐你是准备吃席。”

滚。刘光齐,我早晚打死你。

.......”

医务室没多少事情,在聊天吹牛中快到中午。

各位,干饭时间到。刘光齐从抽屉里拿出饭盒朝食堂走去。

就知道吃饭,撑死你。”

走吧,光齐说过,吃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刘光齐本来是想打饭菜回家吃饭,在食堂里面见到两名电视剧里的人物,还是两个戏份不少的人。

刘岚和胖子。没有马华。

刘岚和胖子是第一天出来给工人师傅打饭,应该不是第一天到食堂工作,打饭也不是每个新人都能胜任的。

给刘光齐打饭菜的还是以前的老人,道谢后离开,用二合面窝窝头和高桂兰换了一个白面馒头回家。

高医生,你怎么和刘主任换馒头?丁秋楠第一次见,还以为是....。

不是你想的那样,是他的细粮票,我帮他打一个馒头,我的粗粮票给他,然后我们交换。

这家伙的馒头给娟儿留下,回家吃别的,他的收入高,也不喜欢存钱,伙食一直挺好。高桂兰解释道。

还可以这样做,没想到。高医生,娟儿是谁。

轧钢厂里面工人师傅一直这样做,家里口粮不够,很多人用白面换粗粮,用来缓解各自家里口粮不足。

娟儿是我最好的朋友,刘光齐的老婆,怀孕已经六个月了,伙食非常好,一直是白面馒头、大米饭,还有肉和鱼,我们羡慕不来。

我们三个人都是同班同学,娟儿在市第一医院妇产科工作,61年生了双胞胎。”高桂兰科普道。

”刘主任和你是同班同学,他的年龄也不大,没有想到,年纪轻轻就是主任。”

”比我小一岁,别小瞧他,在中医方面,这家伙很牛逼,西医他也懂,因为医务室没有手术台,他才不能做手术,技术差一些。

在学校他考过一级,第二年二级,到65年底三级,他的水平现在考过三级都没问题。

在61年,他帮过隔壁王大发医生....。

”怎么可能,他才二十多岁,还会中医调理法和五气调理法。

我爸说过,同时会这两种中医技术的老中医,四九城不会超过十个人,都是一帮老头子。丁秋楠很吃惊。

”刘光齐有类似过目不忘的本事,一本书看三遍,连标点符号都能记住,我们比不了。

这家伙虽然老气我,人还是不错的,你在学习上不懂的就问他,不会拒绝你,他认为多学习是好事。

光齐在各个方面都挺不错,气高医生也是闲着无聊,你在医务室有事找他,不单单是在学习上,其他方面也挺好。魏姐微笑道。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