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战锤帝皇的在逃天使 > 第229章 知识之觊与禁忌协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9章 知识之觊与禁忌协议

“观测者”的真实身份,如同投入静水中的巨石,在“暗鸦号”内部激起了远比审判庭介入更复杂的波澜。技术神甫柯西金和泽法在反复分析了那段加密通讯的信号特征、语法结构以及“观测者”无意中流露出的几个二进制祈祷文片段后,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却又在情理之中的结论。

“‘观测者’使用的加密协议,其核心算法源自火星档案馆第七密级,非大贤者权限不可调用。”柯西金的技术义眼因高速分析而闪烁着灼热的光芒,“他提到的‘失落科技线索’,与我在档案馆古籍中看到的、关于‘索萨遗物’的禁忌记载高度吻合。那是机械修会内部一个极其隐秘、已被正统定为异端的派系——‘索萨学派’所追寻的东西!”

“索萨学派?” 007皱眉,她在机械教义上的知识更偏向实用工程,“我好像听说过……一个认为知识无分善恶,甚至不惜研究铁人叛乱时期科技乃至更古老禁忌的极端派别?他们不是应该在m36的‘焚书之战’ 后就被肃清了吗?”

“显然没有死绝。”泽法技术神甫的合成音带着一丝厌恶,“他们就像油污中的细菌,在机械教的阴影中潜伏、蔓延。他们认为万机之神的真理隐藏在一切知识之中,哪怕是异形和恶魔的知识。为了追求‘终极的逻各斯’,他们可以践踏一切教条。”

这个身份的确认为“观测者”的提议蒙上了一层更加危险的色彩。与索萨学派接触,本身就是异端行为,一旦被火星或审判庭发现,整个514团和圣锤战团都可能被定为“知识异端”而遭到净化。

然而,“观测者”提出的“技术支持”又确实切中了当前最大的需求。莉莉和柯西金都清楚,以“暗鸦号”和514团现有的技术装备,想要在审判庭大军抵达前,安全、有效地对幽灵星云内的能量生命体进行深入侦察,几乎是痴人说梦。他们需要更高级的传感器、更强大的分析工具、以及……对抗那种能量生命体的特异性反制手段。

“观测者”似乎精准地把握了他们的困境。在第一次接触后的第二天,又一封加密信息传来,这次附上了一份设备清单:

*一台“谐波共振扫描仪”原型机: 声称可以穿透星云的能量干扰,精准定位能量生命体的核心节点。

三套“相位偏移护盾”发生器: 可以产生一种与能量生命体攻击相位部分抵消的防护场,大幅提高生存率。

*一份关于“能量场”的理论数据包: 提供了如何利用特定能量频率使能量生命体暂时“固化”、变得易于攻击的理论基础。

一个位于附近星域的、安全的装备交接坐标。

这些技术,闻所未闻,其原理明显超出了当前帝国主流科技的范畴,带着浓重的异端科技气息,却又直指幽灵星云威胁的核心。

“这是禁忌的知识!”泽法技术神甫强烈反对,“使用这些设备,等于将我们的灵魂出卖给黑暗!欧姆尼赛亚不会宽恕这种行为!”

“但不用,我们可能连灵魂带肉体一起被那些绿色能量体撕碎!”戈尔东嚷嚷道,“再说,咱们用的‘土办法’和‘捡垃圾’搞出来的玩意儿,在火星那帮老古董眼里,跟异端也差不了多少!”

最终的决定权落在了卡尔上校肩上。他面临着比选择效忠哪位审判官更艰难的道德困境:是坚守教条,等待可能引发更大灾难的审判庭内斗?还是拥抱危险的异端知识,换取一线主动和生机?

“我们需要真相。”007罕见地表达了强烈的主观意见,她看着那份设备清单,眼中闪烁着技术人员对未知领域的纯粹好奇与挑战欲,“审判庭只会带来毁灭或禁锢。而这些技术……或许能让我们理解那个存在。只有理解,才能真正地控制或消灭。风险巨大,但回报可能是拯救整个星区。”

加百利士官沉默良久,开口道:“为帝皇效忠,有时需要行走于阴影之中。若使用恶魔之刃可斩恶魔,帝皇或会默许。关键在于持刀者的意志,以及最终的净化。” 他的态度倾向于实用主义——工具无罪,罪在用途。

卡尔的目光扫过每一位核心成员,看到了担忧、恐惧,但也看到了决绝和一丝……被点燃的挑战欲。他们是一群早已习惯了在规则边缘行走的“麻烦解决者”。

“接受‘观测者’的设备。”卡尔最终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声音低沉而坚定,“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所有设备由101和007全程监控,设置安装最高权限自毁程序,一旦有被控制或泄露的风险,立即销毁。第二,此次侦察行动绝对保密,对审判庭方面,我们依旧宣称‘保持监视,等待指令’。第三,所有获取的数据,备份封存,原件移交后,彻底清除我们这边的所有痕迹。”

这是一场与魔鬼的交易,但他们已别无选择。

按照“观测者”提供的坐标,“暗鸦号”悄然抵达了一个位于小行星带深处的、废弃的机械教观测站。交接过程如同间谍活动,全程自动化,没有任何“观测者”派系的人员露面。指定的仓库中,摆放着三个密封的、没有任何标识的黑色金属箱。

设备顺利回收。当莉莉和柯西金在高度隔离的实验室中初步检测这些设备时,即使是有心理准备,也被其精巧而危险的设计所震撼。这些科技,确实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观测者”只留下最后一条信息:“知识本身无畏,畏惧的是无知。愿你们找到的,是答案,而非毁灭。”

带着这些危险的“礼物”,“暗鸦号”再次调转船头,如同暗夜中的刺客,悄无声息地滑向那片吞噬了无数生命的绿色星云。这一次,他们装备了禁忌的知识,怀揣着渺茫的希望,准备进行一场比上一次更加深入、也更加危险的探索。而这一次,他们不仅要面对星云中的未知恐怖,还要时刻警惕怀中这些“礼物”可能带来的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