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 > 第400章 童展乡野:创意绽放,美育延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0章 童展乡野:创意绽放,美育延绵

罗西奥学校的清晨被鸟鸣唤醒,红瓦白墙的校舍旁,几棵老橄榄树枝繁叶茂,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在操场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岳川一行抵达时,校长玛莉亚已经带着老师们在门口等候,脸上满是期待:“孩子们昨天就开始整理自己的作品,兴奋得睡不着觉,都盼着今天的展示呢。”

车子刚停稳,大家就忙着搬卸材料。

凌薇拎着装满前两站优秀文创作品的收纳箱,里面有圣玛利亚学校的薰衣草香包、橄榄枝摆件,还有阿尔瓦学校的橄榄枝风铃,每一件都贴着孩子的名字标签;

林野扛着相机和便携三脚架,嘴里念叨着:“展示区得选光线好的地方,操场旁的橄榄树下不错,既能拍清楚作品,又能融入自然背景。”

岳川跟着玛莉亚在校园里转了转,目光落在操场旁的空地上:“就定这儿,分三个展示区——童谣传唱区、文创展示区、童创互动区,让孩子既能展示作品,又能互相交流。”

这个分区思路,是他借鉴前世少儿创意展的经典布局,能最大化调动孩子的参与感,却伪装成贴合现场场景的自主规划。

“我去搭音响和投影,”陆哲拎着便携音箱和投影仪,快步走向橄榄树下,“童谣传唱区需要背景音,我把前两站的音频混在一起,再加点当地的自然声,氛围更足。”

夏晚晴抱着吉他,笑着说:“我去跟孩子们互动,让他们提前熟悉展示时的合唱环节,避免紧张。”

周曼则和玛莉亚对接,让老师帮忙组织孩子,按班级有序参观展示区,还特意叮嘱:“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介绍自己的作品,不用限制时间,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大家立刻分工行动,操场上很快热闹起来。

凌薇在文创展示区铺开棉麻桌布,把收集的作品一一摆放整齐,还特意用橄榄枝和薰衣草做了简单的装饰,让展示区更有自然气息;

林野在橄榄树下架好三脚架,调试相机参数,还拍了几张展示区的全景照,发给周曼,让她转发给国际少儿美育协会的对接人;

陆哲连接好音箱和投影仪,播放起混剪的音频,流水声、鸟鸣、橄榄叶摩擦声与童谣旋律交织,格外清新;

夏晚晴则被孩子们围在中间,教他们唱《风拂橄榄枝》的合唱版,还特意设计了简单的手势动作,孩子们学得认真,脸上满是笑容;

岳川则在童创互动区摆放好材料,有橄榄枝、麻绳、彩纸、小石子,还有凌薇手绘的简易教程,方便孩子现场创作补充作品。

“凌薇,你看这样摆行不行?”

林野拿着相机,对着文创展示区拍了一张,“风铃挂在橄榄枝下,风吹起来能响,更有氛围感。”

凌薇抬头看了眼,笑着点头:“不错,再把香包和摆件分开放,贴上对应的学校标签,让孩子能清楚看到不同学校的作品。”

她边说边拿起一个薰衣草香包,轻轻嗅了嗅,“这些孩子的手真巧,香包做得很精致,比我之前做的还好看。”

林野笑着回应:“主要是你教得好,教程简单易懂,孩子能快速上手。”

两人正说着,岳川走了过来,手里拿着几张空白的小卡片:“给每个作品加个‘创作者寄语’卡片,让孩子写下自己的创作想法,哪怕是简单的一句话,也能让展示更有温度。”

这话看似是临时补充,实则是他想起前世创意展中“创作者寄语”的点睛之笔,能让作品更有故事感,只是此刻顺势落地。

凌薇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我这就去拿笔,让孩子现在就写。”

夏晚晴教完孩子们合唱,走到岳川身边,笑着说:“孩子们都很积极,就是有几个比较害羞,不敢单独唱歌,展示时可以让他们分组合唱,减少紧张感。”

岳川点头:“没问题,分组合唱更有氛围,还能让孩子互相鼓励。”他转头看向陆哲,“音频里合唱部分的音量再调大一点,给孩子营造安全感。”

陆哲比了个“oK”的手势,立刻对着音箱调试:“已经调好了,合唱部分的伴奏音量降低了,突出童声,还加了点回声效果,现场听起来更有层次感。”

周曼这时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张名单:“玛莉亚校长说,每个班级选了3个孩子介绍自己的作品,已经排好顺序了,你看看要不要调整。”

岳川接过名单,快速浏览了一遍:“不用调整,按班级来就行,每个孩子介绍完,夏晚晴带领大家唱一段童谣,衔接更自然。”

上午十点,童创展示正式开始。孩子们按班级有序走进展示区,首先参观的是文创展示区,看着不同学校的作品,眼里满是好奇,有的还小声讨论:“这个风铃真好看,我也想做一个。”“这个香包好香,是用薰衣草做的吗?”

凌薇站在展示区旁,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作品的制作方法,还鼓励他们:“你们也可以现场创作,材料都准备好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发挥自己的创意。”

有几个孩子被现场创作的材料吸引,立刻跑到童创互动区,拿起橄榄枝和麻绳,开始动手制作。

岳川走过去,看着一个孩子正在模仿阿尔瓦学校的风铃,却不知道怎么固定石子,就笑着指导:“用麻绳绕三圈再打结,这样石子就不会掉了,还可以调整石子的距离,让声音更好听。”

孩子跟着岳川的指导做,果然成功了,开心地举起风铃:“谢谢老师,我做好了!”

岳川点头称赞:“做得很棒,你还可以在橄榄枝上画点自己喜欢的图案,让它更特别。”

童谣传唱区的展示也在同步进行,夏晚晴坐在橄榄树下,抱着吉他,带领孩子们合唱《风拂橄榄枝》。

孩子们分组上台,虽然有些害羞,却都认真地唱着,手势动作也做得有模有样。

林野扛着相机,在台下抓拍,镜头里,孩子们的脸上满是认真的神情,阳光落在他们身上,格外温暖;

陆哲则在一旁录制音频,把孩子们的歌声和现场的风铃声、自然声都记录下来,嘴角带着淡淡的笑容。

有个小女孩单独上台唱了一段,声音虽然不大,却很清澈,唱完后,台下立刻响起掌声。

夏晚晴笑着站起来,走到小女孩身边,轻轻摸了摸她的头:“唱得真好,大胆表达自己就是最棒的!”

小女孩的脸上露出了腼腆的笑容,跑下台时,还回头对夏晚晴挥了挥手。

作品介绍环节,孩子们一个个走上台,拿着自己的作品,认真地介绍:“这是我做的橄榄枝摆件,上面画的是我家的向日葵田。”

“这是我做的薰衣草香包,送给妈妈的,妈妈喜欢薰衣草的香味。”

“这是我做的风铃,用的是溪边的小石子,风吹起来声音很好听。”

岳川站在台下,认真地听着孩子们的介绍,偶尔点头称赞,还会补充几句:“你的创意很特别,把向日葵画在橄榄枝上,很有画面感。”

“你很爱妈妈,这个香包妈妈收到一定会很开心。”

周曼则在一旁记录着孩子们的介绍,把精彩的句子记下来,准备整理到教学手册里;

玛莉亚校长站在一旁,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对周曼说:“这些孩子从来没这么大胆地表达过自己,你们的教学真的改变了他们很多。”

展示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有个小男孩的风铃不小心掉在了地上,绳子断了,石子散落一地,他急得快哭了。

凌薇立刻走过去,捡起风铃和石子,笑着说:“没关系,我们一起修好它,还能让它更特别。”

她拿出麻绳,教小男孩重新绑绳子,还帮他在橄榄枝上画了几颗小星星,小男孩的情绪很快平复下来,跟着凌薇一起修理风铃,修好后,他举着风铃,开心地说:“谢谢老师,比之前更好看了!”

林野赶紧抓拍了这个瞬间,镜头里,凌薇耐心地指导小男孩,小男孩专注地学习,画面格外治愈;岳川走过来,摸了摸小男孩的头:“遇到问题不用怕,想办法解决就好,你做得很棒。”

中午,展示暂时告一段落,大家和孩子们一起在学校食堂吃了午餐。

孩子们围在岳川一行身边,有的分享自己的创作想法,有的问中国的文化,还有的希望他们能长期留在学校教学。

夏晚晴耐心地回应着孩子们的问题,还教他们说几句简单的中文,孩子们学得认真,嘴里念叨着“你好”“谢谢”,格外可爱;

林野则拿出相机,给孩子们拍了很多合影,孩子们拿到照片,开心地互相分享;

凌薇则和几个孩子一起,在食堂的桌子上画起了画,孩子们画橄榄枝、风铃、向日葵,凌薇在一旁帮忙指导,画面格外温馨。

下午,童创展示继续进行,更多的孩子参与到现场创作中,童创互动区摆满了孩子们的新作品,有橄榄枝画、石子拼贴画、简易风铃,每一件都充满了创意。

夏晚晴带领孩子们合唱了改编后的《风拂橄榄枝》,加入了孩子们的即兴旋律,歌声、笑声、风铃声混在一起,在校园里回荡;

陆哲把现场录制的音频和视频混剪在一起,用投影仪播放出来,孩子们看着屏幕上的自己,开心地拍手叫好;

林野则扛着相机,在展示区和互动区之间穿梭,拍下了更多精彩的瞬间,他的相机里存满了孩子们的笑容和作品。

傍晚时分,童创展示圆满结束。孩子们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送给岳川一行,有的送风铃,有的送香包,有的送自己画的小卡片,嘴里说着“谢谢”。

岳川一行也给孩子们送上了准备好的树叶徽章,徽章上画着橄榄枝和薰衣草,孩子们拿到后,开心地别在衣服上,互相展示。

大家在操场上合影留念,孩子们围在岳川一行身边,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阳光透过橄榄树的枝叶,落在他们身上,泛着温暖的光芒。

林野按下相机快门,记录下这温馨的瞬间,这张照片,后来成为了叶痕Ip跨境美育项目的宣传封面。

收拾材料时,玛莉亚校长走到岳川身边,递上一个厚厚的笔记本:“这是孩子们写给你们的信,里面有他们的创作想法和感谢,希望你们能收下。”

岳川接过笔记本,心里暖暖的,翻开一看,里面全是孩子们稚嫩的字迹和手绘的小画,有的画着橄榄枝,有的画着风铃,还有的画着岳川一行的身影,每一页都充满了真诚。

“谢谢玛莉亚校长,”岳川说,“我们一定会好好珍藏,也会把孩子们的作品和故事整理出来,让更多人看到。”

大家搬着材料上车,准备返回民宿。孩子们站在学校门口,挥手跟他们告别,嘴里还在念叨着“风铃、歌声”,直到车子驶远,才慢慢散去。

沿途的晚风带着橄榄树的清香,风铃的清脆声响仿佛还在耳边回荡,夏晚晴靠在车窗边,轻轻哼着今天教孩子们的童谣,林野翻看着相机里的素材,凌薇在一旁整理孩子们的信件,陆哲闭目倾听着音频,周曼则在规划下一站的行程。

岳川靠在副驾驶座上,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手里捏着那个笔记本,心里默默想着,这场跨境美育之旅,不仅是叶痕Ip的延伸,更是一场跨越山海的童真传递,而他们,正带着满满的诚意,继续前行。

回到民宿,大家围坐在院子里,翻看孩子们的信件和今天的素材。

林野把照片导出来,大家看着孩子们的笑容和作品,每个人心里都满是感动;

凌薇把孩子们的信件整理成册,准备带回国内,作为教学成果的一部分;

夏晚晴拿起吉他,弹起了今天孩子们即兴创作的旋律,温柔又轻快;

陆哲把现场录制的音频播放出来,孩子们的歌声、笑声、风铃声混在一起,格外治愈;

周曼则拿出手机,看着国际少儿美育协会发来的消息,笑着说:“协会看到咱们的展示反馈,想邀请咱们在全球少儿美育论坛上做主题分享,还希望咱们把教学手册翻译成多语言,在全球推广。”

岳川点头,接过周曼递来的手机,快速浏览了消息内容,心里清楚,这是叶痕Ip走向全球美育领域的重要一步,而这一切,不过是他把前世地球的成熟经验,在这个世界慢慢落地而已。

夜色渐深,院子里的灯光柔和地照着,大家还在讨论着后续的计划。凌薇说:“我想把孩子们的作品整理成一本画册,再配上教学教程,让更多乡村学校的孩子能学习。”

夏晚晴说:“我可以为画册配一首专属主题曲,简单轻快,适合孩子们听。”

林野说:“我来拍一个纪实短片,记录咱们的跨境美育之旅,让更多人了解乡村孩子的创意。”

陆哲说:“我来负责音频的优化和多语言适配,让不同国家的孩子都能听懂。”

周曼说:“我来对接出版社和国际协会,推进画册和教学手册的出版与推广。”

岳川看着大家忙碌又默契的样子,心里格外踏实。他知道,这场跨境美育之旅还没有结束,未来,他们还会带着叶痕Ip的理念,走进更多乡村学校,把美育的种子,种在更多孩子的心里。

而此刻,院子里的晚风轻轻吹过,带着淡淡的清香,孩子们的笑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为这场跨越山海的美育之旅,续写着温暖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