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少儿播客平台的创始人莉娜带着合作方案走进工作室时,岳川正对着电脑整理《叶痕无界》音频剧的听众反馈。方案首页印着“叶痕亲子成长播客+全球少儿手账创作大赛”的核心主题。
莉娜指着屏幕上满屏的亲子留言:“音频剧的全球收听量破亿,很多家长留言说想跟着叶痕的理念陪孩子成长,我们想做系列亲子播客,聚焦亲子陪伴话题,再同步办手账大赛,让孩子用文字和画笔记录成长,联动播客内容形成闭环。”
岳川指尖划过方案里的播客选题清单,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前世“亲子成长播客+手账大赛”的爆款逻辑——以播客传递亲子陪伴理念,用手账大赛激活孩子的表达欲,让Ip从公益向延伸到日常亲子场景,实现受众从儿童到家庭的全覆盖。
“可以,”他当即敲定,“播客定名为《叶痕陪你长大》,每周一期,每期围绕一个亲子话题,比如‘自然里的小发现’‘亲子手工的快乐’,我担任主理人,负责选题策划和嘉宾邀约,每期邀请一组普通亲子家庭做客;夏晚晴担任音乐嘉宾,每期创作一段主题短曲,结尾教唱简易亲子合唱片段;
林野负责播客宣传素材拍摄,记录播客录制花絮和亲子家庭的日常,剪辑成短视频引流;凌薇设计手账大赛的主题物料,包括定制手账本、绘画工具包,手账本内页预留播客话题留白,方便孩子结合内容创作;
陆哲负责播客录音混音,加入自然声和亲子互动音效,提升听觉舒适度;周曼对接播客平台和手账大赛合作方,协调录制档期、物料生产和大赛征稿,同步推进播客全球分发和大赛落地。”
这话看似是对接平台需求的临场构思,实则复刻前世亲子文娱Ip的成熟框架——他清楚记得前世某热门亲子播客如何通过“真实家庭故事+低门槛创作互动”收获高粘性,这些细节将直接套用在项目中,从播客选题到手账物料设计,每一步都藏着前世验证过的成功经验,却始终伪装成贴合当下需求的自主创作。
夏晚晴刚结束音频剧彩蛋的录制,闻言立刻拿出乐谱本:“我会按每期播客主题定制短曲。”
她笔尖轻划纸面,“‘自然里的小发现’配轻快的吉他旋律,混着鸟鸣声;‘亲子手工的快乐’加手鼓节奏,呼应手工制作的声响;
结尾的合唱片段控制在30秒内,歌词简单,比如‘陪你看树叶,陪你画晴天,成长路上多甜’,家长和孩子一学就会。”
她还计划在播客里加“旋律小问答”环节,比如问孩子“今天和爸爸妈妈做了什么”,再用对应的主题短曲片段回应,“这样既能让播客更有音乐感,又能拉近和听众的距离,让亲子家庭愿意跟着互动”。
这既没偏离她歌手的核心职能,又让音乐成为播客的情感锚点,不是单纯的背景点缀,而是串联话题、带动亲子共鸣的关键。
岳川坐在播客选题策划桌前,筛选每期的核心话题,避开说教式内容,全选贴近日常的亲子场景。
他敲定首期选题“第一次和孩子做自然手工”,邀约了古枫村附近一对普通农户家庭,提前和家长沟通,让他们不用刻意准备,只分享真实的互动细节——比如孩子做树叶贴画时把胶水蹭到衣服上,家长没责备反而一起笑的小事。
“播客要‘接地气’,”他对着录音棚的工作人员说,“别搞明星嘉宾堆砌,普通家庭的真实故事才最打动人;星娱要是做这种播客,肯定会请顶流亲子档,全程念剧本式台词,满是刻意煽情,哪有这种烟火气。”
林野扛着相机,跟着邀约的亲子家庭拍日常素材。
他拍孩子在田埂上捡树叶的模样,拍家长帮孩子整理手工材料的温柔动作,拍两人坐在院子里一起贴树叶、聊家常的瞬间;
录制播客花絮时,他特意捕捉自然的小插曲——比如孩子突然指着窗外喊“小鸟”,家长笑着陪他看,岳川顺势把话题往“自然观察”上引,这些未提前设计的片段,成了播客最鲜活的内容。
“素材不精修、不滤镜,”他对着助手说,“孩子脸上的泥点、手工材料上的胶水痕迹,都是最真实的成长印记;星娱拍花絮肯定会精修磨皮,让画面看着完美却没温度,哪有这种贴近生活的质感。”
凌薇在物料设计室里忙碌,定制手账本选了厚实的糙纸,封面用手绘的枫树叶、槐树叶图案,边角做了轻微的磨旧处理,内页按播客主题分栏,预留了“我的发现”“和爸爸妈妈的故事”“手绘小天地”三个板块,还画了简易的树叶、花朵简笔画,供孩子参考临摹。
手账工具包选了安全无毒的蜡笔、水彩笔,搭配迷你树叶拓印板,都是低成本却实用的物件。
“物料要‘适配孩子使用’,”她边打包样品边说,“手账本边角磨圆避免划伤,工具包轻便易携带,哪怕是低龄孩子也能轻松用;星娱要是做这种物料,肯定会搞豪华包装,里面塞一堆华而不实的明星周边,成本全花在包装上,根本不考虑孩子的实际需求。”
陆哲在录音棚里调试设备,播客录音用了双声道收音,确保岳川的提问、嘉宾的回答清晰通透,还提前采集了树叶摩擦、手工粘贴的轻微声响,穿插在播客内容里,比如聊到树叶贴画时,悄悄混入“沙沙”的树叶碰撞声,让听众仿佛置身于亲子手工现场。
“混音要‘轻量自然’,”他对着耳机说,“不堆复杂音效,只做简单的降噪和音量平衡,突出人声和真实互动感;星娱的播客混音肯定会加厚重的背景音乐,盖过人声,反而显得刻意。”
周曼对接播客平台时,敲定了全球20多个主流少儿音频渠道,支持多语言字幕切换,方便海外亲子家庭收听;
推进手账大赛时,她联合全球各地的少儿机构、学校和公益组织,开通线上线下双征稿通道,线上可上传手账照片,线下可通过合作机构提交实物手账,不设年龄门槛,3-12岁孩子均可参与,也不限制创作形式,文字、绘画、贴纸拼贴都能行。
“不管是城市孩子还是乡村孩子,都能参与进来,”她对着团队说,“星娱办大赛肯定会设高额报名费,获奖名额还内定给明星子女或合作方孩子,根本没公平可言。”
筹备过程中,没有轰轰烈烈的宣传,却凭着叶痕Ip积累的口碑慢慢发酵。
首期播客录制时,农户家庭的孩子有点害羞,岳川没刻意引导,反而拿出凌薇设计的手账本,让孩子先画树叶,孩子画着画着放松下来,主动分享“树叶贴画要选颜色深的,贴出来好看”,家长笑着补充“他上次贴坏了三张纸,还非要重新做,拗不过他”,真实的对话让录音棚里满是暖意。
夏晚晴按主题创作的短曲响起时,孩子跟着旋律轻轻哼,家长也不自觉地打节拍,意外成了播客里的小亮点。
可就在播客即将上线、手账大赛征稿通道即将开启时,周曼刷到星娱的宣传通稿——他们也推出了“亲子成长播客”,邀请顶流明星夫妻担任主理人,每期嘉宾都是流量艺人,还宣布同步举办“豪华少儿手账大赛”,一等奖奖励明星见面会门票和价值万元的奢侈品礼盒。
“他们的播客预告里,全是明星聊‘带娃心得’,说的都是请保姆、送贵族学校的事,普通人根本没共鸣,”周曼把通稿递给岳川,“手账大赛还搞了氪金投票,花10块钱能投5票,明摆着圈钱,网友已经开始吐槽了。”
岳川扫了眼通稿,没多评价,转头继续核对播客的最终版音频,陆哲正把录制时孩子哼歌的片段剪进结尾,成了意外的小彩蛋。
对比之下,岳川团队的项目没靠明星造势,却收获了更实在的期待——提前收到播客试听版的亲子家庭留言,说“终于有能听进去的亲子播客,不装、不刻意”;手账大赛的合作机构反馈,已有不少学校主动报名,想组织孩子参与。
播客上线当天,首期内容在全球平台同步更新,上线两小时就登上多个平台的少儿榜前列,评论区里满是真实反馈:“听着普通家庭的故事,想起昨天陪孩子捡石头的事,原来陪伴不用复杂”“结尾的短曲好好听,孩子已经跟着哼了”。
手账大赛征稿通道开启后,短短三天就收到上千件作品,有城市孩子画和爸爸妈妈逛公园的画面,有乡村孩子用树叶拼贴家乡的小河,每一件都满是童真。
夏晚晴在工作室里听着播客,听到孩子哼歌的彩蛋时笑了,拿起吉他对着录音设备,即兴弹了段呼应的旋律,准备作为下期播客的开场曲。
林野把播客录制花絮剪成1分钟短视频,里面有孩子害羞的模样、家长温柔的笑容,配上夏晚晴的短曲,发在社交平台上,很快被大量亲子博主转发。
凌薇整理着收到的手账作品,把其中几幅画得格外认真的,贴在工作室的墙上,成了小小的展示区。陆哲则在调试下期播客的录音设备,还特意准备了小话筒,方便下期受邀的低龄孩子发言。
岳川坐在工作室的窗边,翻看着手账作品的照片,有个孩子在纸上画了棵枫香树,旁边写着“想和小枫一起玩”,字迹歪歪扭扭,却格外真诚。他拿出笔记本,开始构思下期播客的选题,想围绕“孩子眼里的故乡”展开,还计划邀请之前公益工作坊里的孩子,通过连线参与播客。
这时,莉娜的助理匆匆走进来,递上一份文件:“岳先生,国际亲子教育协会看到播客的反响后,想和你们合作,把《叶痕陪你长大》列为推荐亲子内容,还希望手账大赛的优秀作品能在协会的全球年会上展出,邀请你们团队做亲子陪伴主题分享。”
岳川接过文件,抬头看向墙上的手账作品,夏晚晴正抱着吉他,对着那些画轻轻弹唱,阳光透过窗户落在画上,落在她的吉他上,泛着柔和的光,凌薇则拿着笔,在一张空白手账纸上,慢慢画着新的树叶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