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 > 第153章 孙永:“陈安……这么简单就……死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3章 孙永:“陈安……这么简单就……死了?”

吴国吴都,皇宫内。

御书房内烛火通明,映照着案上堆积的奏章。

吴国皇帝孙永身着龙袍端坐于龙椅之上,眉宇间带着刚掌控朝政的意气风发。

不久前,他成功肃清了陆家余党,整合了禁军与私兵。

如今朝堂内外无不对他俯首称臣,吴国的权柄终于完完整整地回到了他手中。

此刻的他正是得意之时。

“报——”

“启禀陛下,陈国急报。”

孙永批阅着关于军队整编的奏折,闻言抬眼一瞥,以为是陈国传来的边境异动,漫不经心地接过。

“哦?是陈国那边又有什么动静吗?不要这么慌慌张张的,朕告诉过你们要临危不乱才行……”

可当他拆开密报,目光扫过【陈安遇刺身亡,太子陈兴登基】时,手中的朱笔“啪嗒”一声落在奏折上。

鲜红的墨迹晕染开来,如同溅开的血迹。

“什么?!”

“陈安死了???”

他猛地坐直身体,反复研读密报上的每一个字,脸上的意气风发瞬间被错愕取代。

“陈安……这么简单就……死了?”

孙永喃喃自语,声音干涩,指尖不自觉地攥紧了密报,纸张边缘被捏得发皱。

他难以置信地摇了摇头。

“这怎么可能?他才三十出头而已,比朕还小十几岁,怎么会突然遇刺身亡呢?”

内侍低着头,不敢接话。

御书房内只剩下烛火燃烧的“噼啪”声,气氛骤然凝重。

孙永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数月前的结盟大典。

那时,他与陈安在两国边境会面,陈安身着龙袍,眼神锐利。

两人虽为邻国君主,各有盘算,却因相似的经历,也就是皆是被权臣扶上位的皇帝中,生出几分微妙的共鸣。

“孙兄,你我皆是在刀尖上讨生活的人。”

彼时陈安端着酒杯,语气带着几分自嘲。

“世家权臣如附骨之疽,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今日结盟,不过是互相取暖,只求能在这乱世中多一分胜算。”

孙永记得自己当时笑着回答道:

“陈弟所言极是,但只要我们能牢牢握住兵权,肃清内患,日后这天下,未必没有你我一席之地。”

后来,两人虽未再见面,却有过几次书信往来。

陈安在信中提及,他被人架空了,如今正在暗中拉拢禁军,意图彻底清除世家势力。

孙永还曾在心中暗自赞许,觉得陈安是个可成大事之人,日后或为盟友,或为劲敌,都值得重视。

可如今,这个与他惺惺相惜、同样在权力漩涡中挣扎的人,竟然就这么轻易地死了,死在自己的禁军统领手中?

这也太荒唐了吧?

那自己呢?

吴国的禁军统领是不是也有可能做出这种事?

一股寒意猛地从孙永的背脊窜起,顺着脊椎直抵头顶,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

夜色如墨,吴都的万家灯火在远处闪烁,可他却觉得这夜色中藏着无数双眼睛,透着致命的寒意。

陈安不是庸碌之辈,能从皖山兵败中逃生,能从世家权臣手中夺回部分权力,足以证明他的隐忍与智谋。

这样的人,会如此轻易地被自己的禁军统领刺杀成功吗?

【禁军统领张万福】

这个名字在孙永脑海中盘旋,他隐约记得此人是陈国世家扶持的棋子,这背后,定然少不了世家的影子。

孙永的心沉了下去。

他太清楚傀儡皇帝的滋味,太明白世家权臣的狠辣了。

陈安的死,绝不是简单的弑君,而是世家势力反扑的结果。

而这,也让他联想到了自己,他刚刚肃清了陆家,巩固权力,会不会也有人在暗中觊觎他的性命?

陈安的今天,会不会是他的明天?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啊。”

孙永低声喟叹,情绪异常复杂。

他惋惜一个与自己有着相似命运的人就此陨落,也警惕世家权臣的反噬之力竟如此迅猛。

“唉,权臣如虎,宗室如狼啊,这帝王之路注定是步步惊心的。”

说罢,孙永沉默了许久,最后取而代之的是帝王的冷静与决断。

陈安已死,沉溺于惋惜与恐惧毫无意义,当务之急是弄清楚陈国的局势。

年幼的新帝陈兴是否真能掌权?

世家势力是否彻底掌控了陈国?

新的陈国朝廷,对吴国的态度又会是怎样呢?

“来人,传朕旨意!”

孙永转身回到龙椅上,恢复了往日的威严。

“命礼部尚书李宗义为正使,带三百亲兵,备厚礼,前往陈国都城吊唁陈安。”

内侍躬身应道:

“遵旨。只是陛下,吊唁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吩咐?”

“自然有。”

孙永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告诉李宗义,他不仅要代表朕祭拜陈安,更要暗中探查陈国的虚实,弄清楚陈国的新皇帝手中有没有权柄,对我大吴的态度如何!”

他顿了顿,补充道:

“对了,告诉他行事务必谨慎,不可露半点破绽。吊唁是幌子,试探是真。若陈国局势动荡,世家内斗,我们需早做准。”

“是,臣明白。”

内侍连忙记下,又问道:

“陛下,礼物方面,需备何等规格?”

“要足显吴国的诚意与体面。”

孙永说道:

“黄金百两,绸缎千匹,还有朕珍藏的一对和田玉璧,作为吊唁之礼。另外,私下给李宗义拨付五千两白银,用于打点陈国官员,打探消息。”

他深知,如今的陈国局势不明,想要探出真实情况,少不了金钱开路。

而李宗义是他一手提拔的老臣,忠心且沉稳,是执行这项任务的最佳人选。

内侍退下后,御书房内再次恢复寂静。

孙永走到案前,拿起那份密报,眼神复杂。

陈安的死,像一记警钟,敲醒了他心中的骄傲与懈怠。

权力之路从无坦途,哪怕他如今掌控了吴国,也依旧面临着内忧外患。

“陈安,你我虽为邻国,却也算同路之人。”

孙永望着南方陈国的方向,低声说道:

“你没能走完的路,朕会替你走下去。你的死因,朕或许无法查清,但吴国的未来,朕定会牢牢握在手中。”

烛火摇曳,映着他坚毅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