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的发小是朱元璋 > 第148章 犁庭扫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圣旨如同九天惊雷,其威势迅速席卷了整个大同,并以更快的速度向宣大各镇、乃至整个北疆蔓延。张诚被明正典刑,血淋淋的首级被快马传示九边,这一残酷而直接的画面,比任何公文告示都更具冲击力,让所有心怀异志者脊背发凉,也让那些观望者瞬间明白了皇帝的态度与决心。

忠毅伯,世袭罔替。这个新晋的爵位如同一个鲜明的标签,将陈远(田娃)牢牢地钉在了大同,也宣告了皇帝对他毫无保留的支持。督理衙门的门槛仿佛一夜之间高了许多,前来拜见、表忠心的将领官吏络绎不绝,其中不乏之前态度暧昧甚至暗中与张诚交好之人。陈远一概以礼相待,但眼神中的审视与敲打,却让每一个前来的人都倍感压力。

他深知,杀戮只能震慑一时,真正的稳定需要制度的重建和权力的有效掌控。

借着圣旨的余威和协理边务的职权,陈远开始了对大同镇乃至宣大防区更深层次的整顿。

他首先以“整饬边备,核实兵员”为由,下令各卫所重新登记造册,严格核查军户、兵员数额,矛头直指吃空饷、虚报员额的积弊。同时,由王账房带领的审计团队,在毛骧派出的锦衣卫护卫下,开始进驻各卫所,全面清查钱粮、军械账目,尤其是与张诚案有牵连的左卫,更是查核的重点。

一时间,大同镇内风声鹤唳。一些自知手脚不干净的中下层军官惶惶不可终日,有的试图销毁证据,有的则主动向陈远的心腹坦白,以求宽大处理。陈远对此秉持着“首恶必办,胁从可问”的原则,对于情节严重、证据确凿者,毫不犹豫地拿下问罪;对于情节较轻、且态度良好者,则给予戴罪立功的机会,责令其退赔赃款,并留在原职观察。

另一方面,陈远并未忘记那批失踪的军械。他密令毛骧,以雁门关外烽燧堡为圆心,扩大搜索范围,动用一切能动用的明暗力量,追查那批军械的真正下落。他判断,冯胜倒台,负责具体经手的人很可能急于脱手或者隐藏,这正是找到它们的最佳时机。

在整顿军务的同时,陈远对榷场的掌控也进一步加强。他颁布了更为细致的榷场管理条例,明确税收标准,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的行为,确保贸易的公平有序。对于之前一些依靠军中背景垄断某些商品交易的商号,他毫不手软,该查的查,该罚的罚,迅速将榷场的实际控制权牢牢抓在了自己手中。

数日后,毛骧那边传来了关于军械的突破性消息。他们根据对抓获的几名张诚心腹的连夜审讯,结合对烽燧堡周边区域的细致排查,终于找到了一条线索:那批军械并未远遁,而是在张诚被捕前,通过一条极少人知的废弃古道,被秘密转移到了大同西北方向百余里外,一处位于深山之中的废弃寺庙——卧佛寺内藏匿!

“卧佛寺?”陈远看着地图上那个偏僻的标记,眼中精光一闪,“果然狡兔三窟!立刻调集人手,包围卧佛寺!这次,绝不能再让它溜了!”

“是!属下亲自带人去!”毛骧摩拳擦掌。

“不,”陈远却摇了摇头,他看向毛骧,意味深长道,“你如今是指挥使,坐镇大同,协调各方更为重要。这次,让下面得力的千户带队去。另外,调一队边军配合,以搜捕冯胜余孽、清查边境防务为名,光明正大地去!”

毛骧先是一愣,随即明白过来。陈远这是要借这次行动,进一步树立权威,同时也是在试探和整合边军的力量,看看哪些人可用,哪些人阳奉阴违。

“属下明白!这就去安排!”毛骧领命而去。

很快,一支由锦衣卫精锐和部分大同右卫兵马组成的联合队伍,浩浩荡荡地开出大同城,直奔西北方向的卧佛寺。这一次,行动不再隐蔽,而是大张旗鼓,仿佛生怕别人不知道一般。

陈远坐镇督理衙门,稳如泰山。他相信,在圣旨的威慑和他如今如日中天的权势下,只要那批军械确实在卧佛寺,就绝无可能再被转移。

果然,两日后,捷报传来。联合队伍顺利抵达卧佛寺,几乎未遇像样的抵抗,便将看守的少量匪徒一网打尽,并在寺庙的地窖和密室中,起获了被封存得严严实实的大批军械!经清点,弓弩、箭矢、刀枪、甲胄,数量与张诚供述基本吻合!

消息传回,大同镇内最后一丝潜藏的逆流也仿佛被彻底荡涤。那些还在观望、甚至暗中与冯胜旧部有联系的将领,彻底熄了心思,纷纷上表,向陈远表达绝对的服从。

人赃并获,铁案如山。冯胜、张诚一党在大同的势力,被连根拔起。

陈远站在督理衙门的望楼上,看着下方秩序井然的大同城,心中并无太多喜悦,只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他知道,犁庭扫穴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如何让这北疆重镇真正恢复元气,如何让边贸长久繁荣,如何让将士用命、百姓安居,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皇帝的信任,边民的期望,都压在他的肩上。但他无所畏惧。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投向遥远的天际。那里,是大明的万里江山。而他,将以此为起点,践行他守护这片土地的誓言。脚下的路还很长,但他已然坚定地踏出了最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