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文化Ip成国家名片
“家和院”的清晨总浸在玉米桂花清甜粥的雅致香气里,混着刚出炉的玉米文创酥点的焦香——粥里加了寓意“桂香传远、文化流芳”的桂花,酥点做成玉米、光伏板、绘本等迷你造型,既呼应“乡村文化Ip”主题,又给筹备全球乡村文化周巡演的一家人补精力。庭院里,工作人员正将玉米主题文创产品、影视综艺素材、文旅导览手册打包,每一件物料都印着“西坡文化·中国乡村符号”的标识,透着中国乡村文化走向世界的自信与韵味。“晴晴,快把全球巡演的多语言节目单再核对一遍,20个国家的民俗适配细节都要确认,别犯文化禁忌。”母亲回头喊,手里还在给玉米文创酥点贴精美标签,目光落在庭院里的一家人身上:大哥小电正整理种植基地的实景素材,筛选适合文旅展示的玉米生长片段;二弟小风调试着巡演现场的智能光影设备,眼镜后的目光专注严谨;妹妹小小统筹全球乡村文化周的巡演流程,手里拿着标注清晰的各国行程表,嘴里不时传来“巡演”“文创”“文旅目的地”的字眼,满是灵动与专业。
苏晚晴笑着应声,逐页核对节目单:“都确认好了,每个国家的巡演节目都做了本土化适配,比如在东南亚加入当地传统舞蹈元素,在欧洲融入乡村民谣改编,还请了当地文化学者把关,确保文化互鉴不踩雷。”她看向小小,语气带着期许:“现在‘中国乡村文化周’能在全球20国巡演,玉米主题文创、影视、综艺都热播,西坡村还成了国际乡村文化旅游目的地,年接待游客超千万,这文化Ip算是真正立住了。”
小小点点头,眼里闪着光:“妈,放心吧!我们的文化Ip分了三大核心板块:一是‘乡村文化周’全球巡演,整合玉米种植实景秀、新能源技术科普剧、乡村民俗表演,已在15个国家完成巡演,累计吸引观众500万人次,剩下5个国家的巡演本月就能收尾;二是影视综艺矩阵,《玉米扶贫日记》纪录片在全球10家主流平台播出,播放量破5亿,《小小育种家》亲子综艺登陆多国少儿频道,圈粉无数;三是文创产品体系,开发了玉米造型文具、光伏主题摆件、民俗手工艺品等100余种文创,全球销量破2亿元,其中双语绘本还入选了多国中小学课外读物。”她转头看向大哥:“大哥,巡演现场需要新增西坡8号耐风沙品种的生长片段,你那边有最新素材吗?沙漠变绿洲的画面最有感染力。”
小电立刻调出素材库:“有!刚整理好库布其沙漠玉米种植的延时摄影,从播种发芽到金黄丰收,还有牧民增收的采访片段,时长3分钟,画面很震撼,已经传给你了。”他补充道:“这些素材能直观展示中国乡村‘生态治理+产业增收’的成果,配合你的巡演节目,能让外国观众更懂咱们的乡村文化内核。”小电转头看向二弟:“二弟,巡演现场的智能光影设备要做好应急备份,国外场地条件不一样,可不能出设备故障。”
小风推了推眼镜,调出设备调试报告:“大哥放心,我给巡演设备做了模块化设计,光影、音响、投屏设备都有备用件,还适配了不同国家的电压标准;另外,远程运维团队24小时待命,就算出现小故障,30分钟内就能远程修复,之前15国巡演没出过一次设备问题。”他指着屏幕上的设备数据:“现场还加了VR体验设备,观众能沉浸式感受西坡村的光伏电站、玉米地、文旅小镇,互动感特别强,观众满意度达96%。”小风看向小小:“你的文创产品在巡演现场的销量不错,要不要新增定制款,结合当地民俗元素,进一步提升热度?”
小小立刻点头:“早就规划好了!针对剩下5个国家的特色,设计了定制款文创,比如在中东加入当地传统纹样的玉米摆件,在南美推出融合玛雅文化的绘本周边,既能贴合当地审美,又能传递咱们的乡村文化,预计能带动文创销量再涨30%。”她补充道:“西坡村的国际文旅目的地建设也在升级,新增了‘乡村文化体验民宿’‘非遗手工工坊’,还开通了多语言智能导览,去年接待全球游客1200万人次,带动周边文旅产业增收8亿元,不少外国游客都说‘来了就不想走’。”
“孩子们,今天中东某国的乡村文化周巡演开幕,小小要现场统筹,小电和小风远程支持,确保巡演顺利。”林凡刚洗漱完,手里拿着国际文化组织的合作邀请函,快步走出来,“这次巡演还有个重要任务,要和国际文化组织签署‘乡村文化互鉴合作协议’,推动中外乡村文化深度交流;另外,西坡村入选‘全球十大乡村文化旅游目的地’,颁奖环节会在巡演现场同步举行,咱们得拿出最好的状态,展现中国乡村文化的魅力。”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庭院里的玉米文创和巡演物料,语气感慨:“当年只是想把玉米种植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没想到现在能做成全球知名的文化Ip,还能成为国家文化名片,这就是乡村文化的生命力,也是咱们扎根土地、传承文化的成果。”
就在这时,小小的手机突然响起,是中东巡演现场的负责人打来的:“林总,当地观众对玉米种植实景秀的互动环节兴趣很高,但部分观众看不懂中文解说,现场翻译人员不够,导致互动体验打折扣,怎么办?”小小眉头微蹙,立刻回应:“别慌!我马上安排远程同步多语言解说,通过现场音响播放;同时启动智能导览耳机的应急模式,将解说内容同步到耳机里,观众戴上就能实时收听双语解说,先缓解翻译不足的问题。”
她挂了电话,立刻联动二弟:“二弟,麻烦你远程调试现场的音响和智能导览设备,确保多语言解说清晰流畅,覆盖整个巡演场地。”小风迅速响应:“收到!已经联系技术团队,10分钟内就能完成调试,英语、阿拉伯语两种解说同步上线,保证观众都能听懂。”小小又联系大哥:“大哥,能不能把玉米种植实景秀的关键环节,配上简单的图文字幕,投屏到现场大屏上,就算没听清解说,看字幕也能理解,提升互动感。”小电立刻着手制作:“没问题!我筛选5个核心环节,制作图文字幕,5分钟内发给你,同步投屏。”
林凡也补充道:“我联系当地的华人社团,邀请几位懂双语的志愿者赶往现场,协助翻译和互动引导,进一步保障观众体验。”不到20分钟,远程解说调试完成,图文字幕投屏上线,华人志愿者也陆续抵达,现场互动体验迅速改善。观众们戴着智能导览耳机,看着大屏上的图文,跟着实景秀的节奏互动,不时响起热烈掌声,不少观众还主动参与“模拟玉米播种”的互动环节,玩得不亦乐乎。
巡演开幕仪式上,小小作为中国乡村文化代表发言:“乡村文化是全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西坡村的文化Ip,源于一粒玉米的生长,藏着生态治理的智慧、产业增收的喜悦、民俗传承的温度。我们希望通过巡演,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乡村的变迁,也希望学习各国乡村的优秀文化,实现文化互鉴、共同成长。”她的发言引发全场共鸣,国际文化组织代表当场表示:“西坡村的文化Ip,将乡村产业与文化传播深度融合,为全球乡村文化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值得推广学习。”
随后,颁奖环节如期举行,国际文旅协会代表为西坡村颁发“全球十大乡村文化旅游目的地”奖牌,评价道:“西坡村以玉米产业为根基,以文化Ip为纽带,实现了‘产业兴、文化活、游客旺’的良性循环,年接待全球游客超千万人次,带动乡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国际乡村文化旅游的典范。”
当天傍晚,中东巡演圆满落幕,现场文创产品销量突破300万元,定制款文创一售而空,不少当地文旅机构纷纷表示要与西坡村合作,引进乡村文化Ip模式。小小在巡演现场与家人视频连线,分享喜悦:“爸、妈,大哥、二弟,巡演超成功!观众反响特别好,文创销量也破纪录了,还拿到了国际文旅大奖!”母亲端上热气腾腾的玉米炖土鸡,笑着说:“女儿,太骄傲了!你把咱们乡村的文化带到了全世界,让更多人知道中国乡村的好,这就是最棒的国家名片。”苏晚晴眼眶微红:“这都是你用心的结果,从一本绘本到全球巡演,每一步都藏着对乡村文化的热爱,现在的成就实至名归。”
林凡举起玉米汁,语气激昂:“文化Ip成国家名片,这不仅是西坡村的荣耀,更是中国乡村文化的荣耀!我们用一粒玉米的故事,串联起乡村产业、生态、民俗,让中国乡村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全球观众看到中国乡村的活力与魅力,让文化成为连接中外乡村的桥梁,成为国家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未来,我们要继续深耕乡村文化Ip,丰富文创、影视、文旅产品体系,深化中外乡村文化互鉴,让中国乡村文化Ip这张国家名片,更加闪亮、更具影响力!”
小电、小风一起举起杯子,齐声回应:“我们一定继续支持文化Ip建设,提供产业、技术素材支撑,让中国乡村文化惠及更多国家和地区,为文化传播和乡村振兴贡献全部力量!”
夜色渐深,“家和院”的灯光暖得像一团火。窗外的西坡村文旅小镇灯火璀璨,游客们还在体验乡村民俗、选购文创产品;全球巡演现场的余温未散,中国乡村文化的魅力仍在传递;影视综艺的播放量持续攀升,玉米主题的乡村故事感染着更多人。“你看,”苏晚晴轻声说,“文化是魂,产业是基,魂基相融,才能让乡村文化长久流传,才能让国家名片熠熠生辉。”
林凡握紧她的手,目光望向星空:“是啊,乡村文化藏着最本真的家国情怀,藏着最鲜活的发展力量。未来,会有更多中国乡村文化Ip走向世界,让全球更多人读懂中国乡村,让中国乡村文化成为全球文化宝库中最耀眼的明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