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你难道想说‘七擒孟获’?”
朱棣忍不住说道。
这件事是不是真的还没定论,但这个典故非常有名,大概意思就是把人抓了放,放了抓,跟猫抓老鼠似的,玩了七次,最后把那个叫孟获的蛮王给玩服了。
李去疾轻笑一声,说道:
“真实的历史,比‘七擒孟获’残酷,也比那高明一万倍!”
“打仗嘛,哪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丞相南征,就一个字——干!”
“大军一到,摧枯拉朽!什么南中大王孟获,直接就被打趴下了,连带着手底下那帮不服管教的部落头头,全给收拾得服服帖帖。”
“这叫什么?这叫‘威’!”
李去疾伸出一根手指:“先用雷霆手段告诉你,谁是爹!不服?不服就打到你服!这是第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没有这个‘威’,后面的一切都是扯淡。”
朱元璋和常遇春听得连连点头。
这话对胃口!
跟蛮夷讲道理?那不是对牛弹琴嘛!
就得先一顿大嘴巴子抽上去,让他知道疼,他才能老老实实坐下来听你说话。
然而,朱棣的眉头却皱了起来。
他不怎么爱读那些之乎者也的经义,但兵书战策和相关的史料,他却看得极多。
他记得一件事。
“先生!”朱棣忍不住开口,带着几分质疑,“您说的,我信。可是,据我所知,诸葛丞相平定南中,班师回朝之后没多久,南中就又反了!”
“当时丞相任命的太守,直接被叛军给杀了!”
朱棣的声音越来越响,他看着李去疾,眼中带着浓浓的不解:“这……这不就说明,丞相那一套,失败了吗?”
“所谓的同化,所谓的恩威并施,根本没用!那些蛮夷畏威而不怀德,只要大军一走,他们立刻就翻脸不认人!”
“到头来,还不是白费功夫?”
朱棣这番话,掷地有声!
刚刚被李去疾描绘的蓝图所震撼的朱元璋,心里也是咯噔一下。
是啊!
老四说的这事,好像是真的!
要是真的前脚走,后脚就反了,那还谈个屁的同化!那不就是个笑话吗?
一瞬间,刚刚建立起来的信心,又动摇了。
啪!啪!啪!
出乎所有人意料,李去疾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又一次鼓起了掌。
他看着朱棣,眼神里满是赞许,就像一个老教授看到了自己最得意的学生,终于学会了独立思考,提出了一个高质量的问题。
(可以马四!)
(这脑子转得够快!还知道拿史料来反驳我了!)
(不错不错,光听不信,敢于质疑,这是个好品质啊!。)
“问得好!”李去疾大声赞道,“马四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我今天说的所有话,都是空中楼阁!”
他看着众人,笑道:“没错,丞相走了之后,南中的确又反了。但是,你们想过没有,这不是很正常吗?”
“正常?”朱樉这个憨憨又没跟上节奏。
“当然正常!”李去疾一摊手,“我问你们,诸葛丞相平定南中,从出兵到班师回朝,总共用了多长时间?”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摇了摇头。
李去疾伸出手指:“半年!前后加起来,也就半年左右!”
“你们觉得,半年的时间,能干什么?”
“半年,能让一个习惯了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民族,彻底学会我们汉人的农耕织布,安居乐业吗?”
“半年,能让一个说了几百年蛮语,信奉着自家鬼神的部落,转头就去读《论语》,祭拜孔夫子吗?”
“不可能!别说半年,就是十年,都够呛!”
李去疾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改变一个人的习惯,尚且需要时间。改变一个民族的习俗和思想,那是需要以十年、甚至百年为单位去计算的!”
“所以,一两次叛乱,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只是证明了,这件事的艰难!”
“而诸葛丞相真正厉害的地方,不是他半年就平定了叛乱。而是他在平定叛乱之后,留下来的那些,真正着眼于百年的后手!”
李去疾看着已经完全被他吸引住的几人,抛出了核心。
“丞相在离开南中后,做了几件,在当时看来,简直是离经叛道,不可思议的事情!”
“第一,不留兵!”
“他没有留下汉人的军队去镇守。这在当时很多人看来,简直是自寻死路!没了军队,你怎么保证他们不反?这也是后来太守被杀的原因。”
“但诸葛亮要的,不是表面的顺从,而是长久的稳定!”
“留下军队,治标不治本。”
“第二,不运粮!”
“他没有像过去的朝廷一样,从蜀中调拨大量的粮食去供给南中,而是反过来,想尽办法让南中自己富起来!他带去了铁制的农具,教他们开垦梯田,兴修水利。南中的金、银、丹、漆、耕牛、战马,源源不断地运往成都,换取他们需要的盐、布和铁器。”
“这叫什么?这就叫经济捆绑!我让你富,但你必须用我的方式富!你的发展,离不开我!”
“第三,‘官用土人’!”
“他大胆地提拔和任用当地的豪族首领,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地盘。比如,孟获后来官至御史中丞。你敢信?昨天还跟你打生打死的反贼头子,今天就让他当监督你的言官!”
“这操作,在当时看来,简直是疯了!”
“但这一招,却瞬间瓦解了南中各族对汉人政权的敌意。你看,我们不是来征服你们的,我们是来带你们一起玩的!只要你们守规矩,官照样给你们当!”
李去疾说到这里,顿了顿,眼神变得更加锐利。
“而最最厉害,也是最致命的,是第四招!”
“建立‘无当飞军’!”
“他把南中最精锐、最桀骜不驯的青壮年,全部招募出来,组成一支特殊的部队。给他们最好的装备,最丰厚的粮饷,让他们由蜀汉直接管理!”
“这一招,简直是神来之笔!”
“一来,把当地最能打、最可能闹事的刺儿头全都集中起来,方便管理。二来,给了这些蛮族青年一个上升的通道!让他们知道,只要给大汉卖命,就能过上好日子,光宗耀祖!”
“你们想想,当兵的在前方为了大汉流血,爹妈老婆孩子在后方享受着大汉的福利。这支军队的忠诚度,会有多高?他们还会想着造反吗?”
“他们只会比汉人军队,更渴望大汉的胜利!”
“另一方面,这些南中子弟跟着汉人军队南征北战,见识了中原的繁华,学会了汉人的纪律和文化,等他们退役回到家乡,他们就是最好的‘文化教员’!他们会告诉自己的族人,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跟着汉人朝廷混,到底有多香!”
“军事威慑、政治收买、经济捆绑、文化渗透……”
李去疾摊开双手,脸上露出了对那位千古名相深深的敬意。
“你们看,一套组合拳下来,环环相扣,滴水不漏。”
“这,才是真正的阳谋!”
“它告诉你,我要干什么,也让你看到这么干的好处。你想反抗,却发现自己根本离不开我。你想融入,我给你敞开大门。”
“就这样过了几年,成效开始出现,南中地区,直到蜀汉灭亡,再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叛乱。反而成了蜀汉最稳固的兵源地和财政来源!”
李去疾看着已经听傻了的朱家父子,悠悠地补充了一句。
“所以说,马四啊,读史不能只看表面。”
“很多时候,史书上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背后,可能藏着一套惊天动地的战略布局。”
朱棣的脸,变得通红。
他感觉自己的脸颊火辣辣的,不是因为羞愧,而是因为兴奋和激动!
原来是这样!
原来背后还有这么多道道!
“先生!”
朱棣是迫不及待地问道:“那大明对付草原,是不是也要用这套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