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科幻小说 > 星骸继承者 > 第197章 遥远的观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银河文明延续联盟总部,深空之眼观测中心。这座位于银河系边缘的空间站专门负责监测熵熄现象和宇宙深空的变化。凌烨和苏玥刚刚结束在星际学院的教学工作,便接到了紧急通知,立即通过量子纠缠通讯系统远程接入观测中心的紧急会议。

全息会议室内,来自各文明的顶尖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面色凝重。主持会议的是观测中心主任,一位有着鳞状皮肤和四只眼睛的塞拉西族科学家。

感谢各位迅速响应,塞拉西主任的声音通过翻译器传出,带着特有的嘶嘶声,我们发现了令人不安的现象,需要集体分析和决策。

主屏幕上展示着最新的深空观测数据。无数光点代表着可观测宇宙中的星系,颜色从蓝色到红色表示熵熄的不同阶段。令人心惊的是,红色区域正在快速扩张,如同宇宙正在大范围感染某种疾病。

如各位所见,熵熄虽然在银河系被阵列延缓,但在其他星系仍在加速蔓延,主任调出对比数据,特别是这些遥远星系团,衰变速度比我们的模型预测快了整整三倍。

苏玥皱眉审视数据:这不符合宇宙学原理。熵熄应该是在全宇宙相对均匀地发生的,但这种分布显示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凌烨闭目感知,尝试用共鸣能力连接远方的宇宙脉动。片刻后,他睁开眼睛,面色苍白:这不是自然现象。有某种...智能模式在引导熵熄的分布。像是一种宇宙尺度的园艺,有的区域被修剪,有的被放任生长。

会场一片寂静。这个想法太过惊人,也太过恐怖。

你的意思是...一位来自卡西迪亚文明的天体物理学家迟疑地问,熵熄可能被某种intelligence 引导着?

或者至少被某种自然但智能的过程影响,凌烨谨慎地补充,我在黑洞视界获得的信息暗示,熵熄不是纯粹的随机过程,而是一种宇宙的自我调节机制。但现在看来,这种调节可能不是完全均匀的。

会议转向技术细节讨论。各文明专家分享了自己的观测数据和理论模型。令人惊讶的是,尽管文明背景不同,大家得出的结论却惊人地一致:熵熄的分布模式确实显示出非随机特征。

看这个星系团,塞拉西主任放大一个区域,熵熄像波浪一样从一个中心点向外扩散,而不是同时在整个区域发生。

就像有人投石入塘,苏玥喃喃道,涟漪向外扩散。

更令人不安的是,分析显示熵熄的扩散似乎有选择性。一些星系衰变速度极快,几乎瞬间崩溃;另一些则相对缓慢,仿佛被;还有一些显示出奇特的稳定迹象,就像银河系一样。

这些模式...凌烨突然意识到什么,它们与各星系的意识活动水平相关!意识活跃度高的区域,熵熄要么被延缓,要么被加速,几乎没有中间状态。

苏玥迅速验证这一假设:他是对的!看这些数据点——高度发展的意识文明所在区域,熵熄要么极慢要么极快。而那些意识活动较低的区域,衰变速度相对均匀。

这一发现引发了激烈讨论。如果意识确实影响熵熄,那么意味着什么?

也许熵熄不仅是一种物理过程,还是一种宇宙对意识的测试或回应,一位哲学家科学家提出,高意识区域面临的挑战更大,但机会也更大。

会议持续了数小时,最终决定启动深空监听计划,尝试与可能存在的其他受熵熄影响的文明建立联系。

数月后,当凌烨和苏玥正在星际学院主持一个跨文明哲学研讨会时,紧急通讯再次响起。

我们收到了回应!塞拉西主任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不是来自一个文明,而是多个!来自宇宙各个方向!

两人立即接入深空之眼的主控制室。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信号分析数据,来自宇宙深处的各种信号被解码和分类。

这个来自室女座超星系团,一位分析师解释,似乎是某种求救信号,但非常微弱,几乎被熵歇噪声淹没。

这个来自玉夫座星系团,另一位接着说,更像是一种警告或通知,重复发送着相同的模式。

最令人震惊的是一个来自遥远宇宙深处的信号,它不像其他信号那样简单,而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包,包含数学、图像甚至某种意识体验的编码。

这个信号...不同寻常,苏玥专注地分析,它不像是在求救或警告,而是在...分享知识。关于如何应对熵熄的知识。

凌烨感知着信号的深层模式:这是一种教学信号。发送者似乎在帮助其他文明理解熵熄的本质和应对方法。

各文明专家团队日夜工作,解码这些来自宇宙深处的信息。结果令人既振奋又不安。

振奋的是,银河系并非孤独挣扎。无数文明正在以各自的方式面对熵熄,有些已经找到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不安的是,熵熄的规模和严重性远超想象。根据这些跨宇宙通讯,熵熄是当前宇宙周期的一个普遍现象,影响着整个可观测宇宙。

我们就像暴风雨中的水手,凌烨在联盟紧急会议上说,刚刚学会在风浪中稳定自己的小船,就发现整个海洋都在风暴中,还有其他无数船只在同一场风暴中挣扎。

苏玥展示分析结果:但这些通讯也带来了希望。不同文明找到了不同的应对策略。有些类似于我们的阵列,有些完全不同,比如这个文明似乎通过集体意识场直接稳定了时空结构。

会议决定加强深空监听,同时谨慎地回应一些信号,开始有限的跨宇宙文明对话。

最突破性的发现来自对那个教学信号的完全解码。经过数周的努力,一个跨文明团队终于破解了它的完整内容。

这不是来自一个文明,首席解码员激动地报告,而是来自一个...联盟。一个跨宇宙的文明网络,他们自称永恒守望者,已经经历了多次宇宙周期。

信号中包含的信息令人震撼:熵熄确实是宇宙的自然代谢过程,但当前周期的熵熄异常剧烈,原因是上个宇宙周期结束时未完全解决的矛盾。

就像身体带着旧伤进入新生命周期,凌烨比喻道,会影响健康。

信号还提到宇宙之心的概念,证实了古代守护者的暗示。但更重要的是,它指出宇宙之心不是地方,而是状态——当足够多的意识以正确方式连接时,宇宙之心就会显现。

所以答案一直在我们之中,苏玥恍然大悟,就在我们彼此连接的方式中。

然而,信号最后包含了一个警告:某些文明试图滥用熵熄,将其作为武器或工具,导致了不可预测的后果。

这可能解释了熵熄分布的不自然模式,塞拉西主任说,不是宇宙本身的智能,而是某些advanced 文明在 manipulating 这个过程。

这一发现让所有人不寒而栗。熵熄不仅是自然灾难,还可能被恶意利用?

就在联盟讨论如何应对这一新信息时,深空之眼检测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现象:一股强大的熵熄波正在从宇宙深处向银河系涌来,速度远超正常。

这不是自然形成的,分析师确信,模式显示出明显的智能设计。有人在 directed 这股波直接针对我们!

凌烨立即召集紧急会议:我们面临两个挑战:自然熵熄和被操纵的熵熄。阵列可能无法完全抵挡这种定向攻击。

苏玥提出一个大胆想法:如果意识能影响熵熄,也许我们能通过集体意识场减弱这股波的力量。

计划迅速制定。联盟发出紧急号召,要求所有文明尽可能多的成员参与一个全球性的意识聚焦活动。不是祈祷或希望,而是有意识地构建一个保护性的意识场。

同时,技术团队全力强化阵列,尽可能减弱冲击。

当熵熄波终于抵达银河系时,景象令人终身难忘。星空仿佛在颤抖,星辰的光芒变得不稳定,空间本身似乎在呻吟。

但在阵列和集体意识场的双重保护下,最坏的情况没有发生。熵熄波虽然造成了损害,但没有导致崩溃性后果。

事后分析显示,意识场的效果比预期更强,减少了至少37%的冲击力。

我们做到了,苏玥在评估会议上说,不仅用技术,还用意识主动影响了宇宙过程。

凌烨表情严肃:但这只是开始。发送那股波的存在知道我们了。我们从一个被动面对自然灾难的文明,变成了一个主动参与宇宙级互动的玩家。

会议决定向宇宙深处发送一个信息,不是求救或求饶,而是一个声明:我们知道你的存在。我们选择生命和光明。我们愿意对话,但也会扞卫自己。

信息通过改进的阵列技术发送出去,带着整个银河系的集体意志。

几周后,回应来了。不是一个,而是多个。来自宇宙各个方向的信号突然增多,有的支持,有的警告,有的只是好奇。

银河系突然发现自己不再是一个孤独的宇宙角落,而是一个新晋的参与者,加入了一个已经进行了亿万年的宇宙对话。

凌烨和苏玥站在深空之眼的观察平台上,看着星空深处。

宇宙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也复杂得多,凌烨轻声说,我们曾经担心自己是孤独的,现在发现其实不是,但这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责任。

苏玥握住他的手:但我们也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不仅是技术,还有意识和连接的力量。

他们知道,银河系的旅程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从自我保护到宇宙参与,从孤立到连接。

星空下,两人的身影显得渺小却又坚定。在浩瀚宇宙中,一个年轻的文明刚刚睁开双眼,开始真正看到宇宙的广阔和复杂,也开始找到自己在其中的位置。

而真正的探索,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