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陈桥夜驻
夕阳西下时,大军终于抵达陈桥驿。这是个规模不小的驿站,驿内有五间砖瓦房,驿外是开阔的空地,正好供大军扎营。驿卒李老栓早已在驿门口等候,手里握着个陶碗,里面盛着刚熬好的粟米粥 —— 这米是去年灵州义仓调运过来的,熬出的粥格外香甜,是新政 “漕渠运粮” 的成果。
“摄政王,俺们陈桥驿的人都知道您是来护商路的,特意熬了粥给将士们解渴!” 李老栓身后跟着十几个农户,有的捧着刚烙的麦饼,有的提着装满蔬菜的竹篮,“俺们还腾了三间瓦房,您和将军们要是不嫌弃,就去里面歇脚。”
赵正接过陶碗,喝了一口热粥,暖意顺着喉咙滑进胃里:“多谢李老栓大哥,粥很好喝。瓦房留给受伤的士兵,我和将领们在帐篷里歇就行,别麻烦百姓。” 他转头对伙房士兵道:“把带来的粟米分些给农户,再按市价算饼和蔬菜的钱,不能白受百姓的恩惠。”
农户们推辞不过,只好收下粟米,嘴里不停念叨:“摄政王真是体恤俺们,比从前的官好多了!”
将士们很快搭好了帐篷,营地里炊烟袅袅。赵普借着查营的名义,悄悄召集石守信、慕容芷、赤德等核心将领,在赵正的大帐旁的小帐篷里议事。“明日一早,就按计划行事。” 赵普压低声音,手里拿着块泛黄的绸布,“这是用西域金线织的黄袍,藏在慕容将军的影卫营里,明日将士们请愿时,就让影卫‘不小心’找出来。”
石守信点头:“禁军那边都安排好了,只要将士们一喊,俺的人就带头响应,保证军心齐整。”
赤德也道:“吐蕃辅兵那边,俺都跟他们说好了,摄政王护百姓、保商路,当皇帝是天命,他们都愿意跟着请愿。”
慕容芷补充:“影卫已在驿外的农户里散播了‘点检为天子’的说法,李老栓刚才还跟俺说,昨晚梦见紫微星落在驿里,定是摄政王要登极的兆头。”
赵普满意地点头:“很好,民心军心都齐了,明日之事定能成。记住,要让摄政王‘三辞’,最后在将士们的‘逼迫’下才答应,这样才名正言顺。”
议事结束后,将领们各自散去。赵正站在大帐门口,望着营地里的灯火 —— 士兵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有的在擦兵器,有的在聊白天柳林驿的胜仗,还有的在低声议论 “摄政王当皇帝” 的事。一个年轻士兵举着王老铁的双用犁模型,对同伴说:“你看这犁,能种青稞能种粟米,就像摄政王,能护汉民能护吐蕃民,这样的人当皇帝,咱们跟着也光荣!”
不远处,李老栓正带着农户给士兵们送热水,路过赵正的大帐时,特意停下脚步:“摄政王,俺们陈桥驿的人都盼着您能当皇帝,这样往后商路更稳,俺们的日子也更安稳。”
赵正笑着点头:“多谢老栓大哥的心意,我会护着百姓的日子,不会让大家失望。”
(第二百九十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