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华娱从02驻唱开始 > 第266章 李荣昊的机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电影《我们俩》的拍摄已进入中后段,剧情渐入佳境。

随着老奶奶和女大学生关系的微妙变化,影片的情感密度也开始攀升。

王轩虽然每天也有别的事忙,但只要人在剧组,照旧是个认真合格的好导演。

此刻正全神贯注地坐在监视器后,目光锐利而精准。

今天拍摄的是一场关键的内景戏:女大学生在深夜的房间里写论文,老奶奶悄悄为她送去了一碗热腾腾的饺子。

这是两位主角关系从“租客与房东”向“相依与理解”转变的关键情感节点。

场记小李打板,

“《我们俩》第四十五场,第三条,Action!”

镜头开始。房间内只有一盏昏黄的白炽灯,营造出温暖又略带孤寂的影调。

老奶奶颤颤巍巍地将饺子放在桌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高媛媛猛地抬起头,眼神中带着被打扰的惊愕和一丝本能的抗拒。

“cut!”王轩立刻喊停,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度。

他起身,走到片场中央,对高媛媛和摄影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媛媛,你刚才的反应,太‘快’了。”王轩用手指轻轻敲击着剧本,

“这不仅仅是一次被打扰,这是两个‘世界’的突然碰撞。你应该先是听到声音,但你的身体要慢一拍,你的注意力被论文的逻辑线吸住了。”

他转向摄影师,这次的摄影师是老赵的徒弟,水平确实差了些,“小刘,刚才老奶奶进入房间时,你们的景别是中景。我需要的是,当她将饺子碗放下时,景别立即推近至高媛媛的特写。”

“这个特写,我们只需要捕捉她眼睛里从‘学术逻辑’到‘人情温暖’的那个瞬间转折。让观众感受到,在那个特写中,她突然被一种与都市疏离感完全不同的‘善意’击中了。”

“另外,这次的机位运动,全部采用手持摄影。不要用斯坦尼康。我要镜头呼吸,要那种不稳定的、生活化的颗粒感。让观众感觉,他们就站在房间的角落里,偷窥着这份深夜的温情。”

王轩也是十分无语的,赵非这家伙儿自己不来给自己当摄影,反倒是派了个徒弟来折磨自己。

王轩一个导演差不多快把摄影的事给包揽了,属实是倒反天罡了,但老赵也跟了自己拍了这么多戏,这面子王轩还是要给的。

高媛媛听完王轩的指点,以及看着王轩在剧组的挥斥方遒,属实把她迷得不要不要的,至于王轩和他说了些啥,她表示自己没怎么听清楚。

当然,表现出来的依旧是那个乖巧的高媛媛,至于下次再犯错,她表示错就错了,王轩也不能把自己怎么样。

最多也就晚上被折腾的狠些,她高媛媛乐此不疲呢。

“我明白了,我亲爱的王导。”高媛媛点点头,重新回到座位。

第四次拍摄,当老奶奶放下饺子,镜头迅速推进。

高媛媛的眼神,先是带着对论文逻辑的‘疲惫’,随后捕捉到余光中的饺子,瞳孔微微放大,那是‘惊讶’。

紧接着,当她意识到这是老奶奶的善意时,那份‘抗拒’瞬间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言的温暖’。

“cut!perfect!”王轩满意地喊道。他当然知道高媛媛的演技如何。

这都第四条,王轩虽然不是非常满意,但高媛媛也算领会了他的意图,而且在特写镜头中展现出了极强的情绪穿透力。

王轩当然得大夸特夸。

高媛媛自己也走到监视器前,看着回放,长舒一口气。虽然她不怕王轩的晚上惩罚,但ng多了自己脸也挂不住,毕竟剧组人多着呢。

结束一天的拍摄,王轩回到二进四合院,录音室的灯光再度亮起。在白天是细腻的文艺片导演,到了夜晚,他就是高效的音乐制作人了。

“荣昊,今天的《平凡之路》,我打算用吉他分解和弦作为主基调。”王轩一边脱下外套,一边对正在调试设备的李荣昊说。

“我听了您昨晚的demo,轩哥。这首歌的气场太大了,分解和弦会不会显得太单薄?”李荣昊提出了自己的专业疑虑。

王轩走到录音台前,拿起一把木吉他,随手拨动了一个和弦,声音干净而富有层次感。

“不会。越是宏大的主题,越需要用朴素的方式去承载。”王轩解释道,“《平凡之路》的内核是自省和回归,而不是呐喊。主歌部分,吉他必须是干净的,带有颗粒感的。

到了副歌,再叠加弦乐组和鼓点,制造出那种‘豁然开朗’的史诗感。”

“另外,这首歌的鼓点,我要求用电子鼓,而不是真鼓。要那种带有疏离感的节奏,暗示着人与世界之间的距离。”

李荣昊醍醐灌顶:“我明白了!用电子乐的冷静,来承载人生的热烈。轩哥,你这简直是在解构音乐。”

“不是解构,是效率最大化。”王轩笑着戴上耳机,“好了,给我调整好话筒,我先录几轨吉他。”

在李荣昊的配合下,王轩开始了《平凡之路》的录制。

从吉他的主音,到人声的录制,他几乎是一气呵成,很少有NG。他自带的精准度和创作型歌手对声音的掌控,让整个录音过程如同工厂流水线般高效而精准。

在王轩的影响下,这几年李荣昊的编曲能力也是提升了不少。也刺激了他要自己发专辑的决心,这几天王轩也是看出了他那蠢蠢欲动的心。

这天晚上,在调整完《南山南》的编曲后,李荣昊犹豫了一下,终于鼓起勇气对王轩提出了他一直想说的事情。

“轩哥,我有个事想跟您聊聊。”李荣昊搓了搓手,显得有些紧张,

“我这些年跟着您,自己也写了不少歌,觉得……差不多可以发一张个人专辑试试了。”

李荣昊的眼神里,充满了对自我表达的渴望。

他已经不再满足于只是做轩韵唱片的“幕后推手”,他也想站在聚光灯下,发出自己的声音。

王轩听完,没有一丝意外。他清楚李荣昊的才华,也知道他未来的成就。

王轩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带着鼓励:“荣昊啊,我早就等着你这句话了。这很正常,没有人甘心永远在幕后?”

“轩韵文化全力支持你。这样,你先把你攒的歌拿出来,我帮你做一次质量评估和市场定位。你的嗓音和风格都很有特点,不能走传统流行路线。”

王轩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几个关键词:“适合你的风格,要强调‘都市感’,要‘小众的精致’,和大众的喧嚣拉开距离。”

“预算方面,你不用担心。轩韵文化给你一个‘自由创作’的额度,不给你压力。但我要你记住,你不需要模仿任何人,尤其是模仿我。你只要做好你自己。”

李荣昊听到王轩的这番话,激动得差点站起来。他知道,有了王轩的支持,他的音乐之路已经成功了一大半。这不仅仅是资金,更是行业内顶级的背书。

“谢谢轩哥!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