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羡鱼“策划下一个受害者”的空档,她的综艺节目终于迎来了——寿终正寝。
最后一期录制气氛怪怪的。
没人宣布结尾,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导演笑得有点僵:“节目可能要提前收官……”
羡鱼也笑,没怪谁。只是点了点头:“我明白。”
导演又补了一句:“明年我们可能会再策划一个新的女团企划,如果你有空,希望还能再来。”
羡鱼举杯,真心地道谢:“能和大家一起录到现在,已经很幸运了。”
录完那天,她跟几个姐姐一起吃了顿散伙饭。
饭桌上大家闹着笑着,说到最后还是叹气。
“真可惜啊,”金淑说,“这节目挺有潜力的。”
“是啊,”闵孝琳接话,“不过,收视率低没办法。”
笑声一阵阵,杯子碰撞声掩盖了些许不舍。
羡鱼也去了李圣经那边的剧组,拍完了最后一场戏。
编剧老师拍了拍她的肩:“你这阵子太忙了,我们后面就不写你的戏份了。”
羡鱼笑着点头:“没关系,该出场的都出了。”
从此,羡鱼算是彻底一身轻。
没有综艺,没有客串,也没有应酬。
终于能全力拍自己的电影了。
这天,金惠秀戏开始拍摄了。
她的戏都集中在靶场,一群外国演员在她指导下练射击。
阳光下,子弹的壳在地上跳动。
空闲时,她煮了两杯咖啡,递给羡鱼一杯。
“你这脸色不太好,怎么了?”
羡鱼接过咖啡,神情复杂:“我需要一些装备。”
金惠秀挑眉:“装备?要真有麻烦,你也可以报警。”
羡鱼轻轻一笑,喝了一口咖啡:“这次,我得自己解决。”
她的语气平静,却藏着一股让人不敢追问的决心。
“我需要枪。拜托了。”
短短一场戏,却拍得凝重又有火药味。
拍完那一刻,连柳承莞都点头:“果然是影后啊。”
金惠秀:“柳导你这也是跟羡鱼学坏了啊!”
然后,转身对着羡鱼笑着调侃:“听说你最近挺坏啊,把JYp都坑来了。还夸他是影帝水准!”
羡鱼哈哈一笑:“是啊,最近我还找了马东锡呢!”
“……不会也是来客串的吧?”
“当然啦!”羡鱼眨眼,“加了个黑帮第一打手的角色,在老大出场前露一脸。”
金惠秀笑到直摇头:“那他居然肯来?”
羡鱼摊手,一脸得意:“我在他女朋友那儿买了不少私教课,VVIp待遇。结果那天一提,他女朋友一拍桌子:‘欧巴,你得去!’马东锡只能笑呵呵的答应。”
金惠秀笑得眼泪都出来:“你这也也太坏了吧!这样吧我也帮你找点客串演员!”
羡鱼一听,马上感谢,干妈啊人脉也挺广!
几天后,金惠秀果然说到做到——
她帮羡鱼请来了两位韩国演艺圈的“神级前辈”:金英玉与朱铉。
这一对在韩剧里演了几十年夫妻的老戏骨,这次摇身一变,成了——卖军火的爷爷奶奶。
场景是一片空旷的空地
一个开着“打气球小车”的老太太,车尾箱里藏满了军火。
朱铉爷爷在旁边摆姿势,像个认真的生意人。
羡鱼走到车前,压低声音:“我需要货。”
金英玉奶奶笑着嚼口口香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羡鱼只能把钱先给了奶奶!奶奶看完钱对了!一使眼色,
朱铉从车后拿出一筐上锈的手枪,动作干脆利落:“我们这儿的货,都是良心价。”
两位老人演得极稳,连摄影师都忍不住看得出神。
拍完后,羡鱼特地上前鞠了个躬。
“前辈们,真是荣幸。”
金英玉笑着摆手:“你这孩子,剧本挺有意思的。”
朱铉也温柔地笑:“年轻人嘛,动作戏危险,小心别受伤了。”
他们低调地来,又低调地走。
没有宣传,没有采访,只留下一场“爷奶卖军火”的名场面。
柳承莞私下里都说:——“这段戏,值了。”
就这样,剧组有条不紊的拍摄着!因为都是在首尔周边拍摄,羡鱼还是天天回家住!!
这天,羡鱼收工回家,就看到金在宇在奶茶店里面蹲自己呢,喝着奶茶,一副等了很久的样子。
羡鱼皱眉:“你这大晚上的,干什么?等我?”
金在宇笑得理直气壮:“当然了!”
羡鱼翻了个白眼:“你不会打电话啊?”
“你天天拍戏忙成那样,我能打通?短信都得看命。”
金在宇摊手,一副“我太懂你”的表情。
羡鱼叹了口气:“说吧,什么事?”
“厂子建好了!”金在宇语气里藏不住兴奋,“设备都调试完了,现在能自己生产!成本降了不少!”
羡鱼嘴角一挑:“成本是降了,可你得先把建厂的钱赚回来再说。”
“我知道啊,”金在宇笑着拍胸口,“加盟这块我加速推进了。我要让全国都有我们奶茶店和火锅店!对了——”
他忽然想到什么,“你上次提的那个……麻辣烫是什么玩意?”
羡鱼愣了下,笑出声:“你还记得啊。”
“废话,”金在宇挑眉,“你提的每个项目都能挣钱,我能不记?”
羡鱼:“那你现在还有钱?”
金在宇挠挠头:“有一点,不多,不过可以先做计划。”
羡鱼眯着眼,想了想:“那就这样吧,你让人去华国东北那边——哈尔滨、长春那条线,调研一下。或者干脆去那边学习买配方,看看正宗的麻辣烫到底咋弄的。”
金在宇一愣:“咱还要出国考察?”
羡鱼笑道:“得啊。我只会家庭版本的,你也可以让人试试好吃不,底料加牛奶、开锅把底料捞出来,把喜欢吃的肉菜扔一锅乱炖,最后蒜汁麻酱扔里面……你让公司的人试试好吃不,然后再去华国那边对比一下,找出最好吃,最适合本国的口味。”
金在宇想了想,认真点头:“你说得对,咱还是得吃明白了再干。实在不行就去华国学习。”
羡鱼:“那就定了。麻辣烫研究计划,明天立项。”
两人对视一眼,忍不住同时笑了。
短短十分钟的“深夜碰头会”,
一场新的生意就这样又拍了板——从烧烤到麻辣烫,羡鱼和金在宇的发财路,又多开了一条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