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网游动漫 > 权力巅峰之官场鬼才 > 第213章 调研教育工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一早,李明阳是在一阵头痛欲裂中醒来的。他撑着沉重的眼皮坐起身,太阳穴突突直跳,喉咙干得发紧。床头的闹钟显示刚过七点,窗外天色已经大亮。

他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洗手间,用冷水反复冲洗脸颊,这才感觉清醒了几分。镜中的自己眼袋明显,脸色也有些苍白。他苦笑着摇摇头,昨晚确实喝得有点过了。

当他收拾妥当走进客厅时,王兵已经端坐在沙发上等候多时了。见李明阳出来,他立即站起身,目光关切地打量着领导的脸色。这是独属于他自己的风格,私底下他可以和李明阳称兄道弟,但回到工作上时,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

“兵哥,昨晚战况如何?”李明阳揉了揉还在发胀的太阳穴,声音带着明显的疲惫。

王兵接过他手中的公文包,语气轻松地汇报:“您和高明书记都喝得有点多,安局长也差不多了。就我和小军还清醒着,把你们一个个送上车。”

“这酒啊,还真是伤人。”李明阳无奈地摇摇头,胃里还有些翻江倒海。

“可不是嘛,”王兵一边为他拉开房门,一边感慨,“五个人喝了将近六十瓶啤酒。”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市委三号院的小楼。清晨的院子里,几只麻雀在草坪上跳跃觅食,空气中还带着露水的湿润气息。王兵快走几步,为李明阳拉开黑色轿车的后座车门,细心地用手护住门框上方。

“直接去办公室?”王兵系好安全带后问道。

“嗯。”李明阳闭目靠在座椅上,手指仍在轻轻按摩着太阳穴。

车辆平稳地驶出大院,汇入早高峰的车流。李明阳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思绪渐渐回到工作中。

当他推开办公室门时,一个年轻的身影正在仔细擦拭着书柜。听到开门声,庞小刚立即转过身,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

“书记早。”他快步上前,双手接过李明阳的公文包,动作流畅自然。随后又转身走到饮水机前,熟练地泡好一杯浓茶,轻轻放在办公桌的右手边——那是李明阳习惯的位置。

李明阳这才恍然想起,从今天起,庞小刚就是他的新秘书了。他在宽大的皮质座椅上坐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汤顺着喉咙滑下,稍稍缓解了宿醉的不适。

“小刚,今天都有什么安排?”他放下茶杯,目光落在庞小刚身上。

庞小刚立即翻开随身携带的日程本,条理清晰地汇报:“书记,今天主要安排是调研教育工作。上午九点视察市一中,十一点半前往市师范学院。两所学校都已经收到市委办下发的通知了。”

李明阳点点头,又喝了一口茶:“你去通知相关负责同志,半小时后统一出发。”

“好的书记,我这就去安排。”庞小刚微微欠身,快步走出办公室,轻轻带上了门。

办公室里恢复了安静,只留下墙上挂钟的滴答声。李明阳望着窗外渐渐热闹起来的城市,新一天的工作已经拉开序幕。

八点半整,庞小刚轻叩办公室门后推门而入,见李明阳正在批阅文件,便安静地站在一旁等候。直到钢笔被搁下,他才上前一步轻声提醒:“书记,车队已经准备好了。”

李明阳颔首,将文件整理好放进抽屉,起身整理了下藏青色夹克的衣领。当他走下市委大楼台阶时,那辆熟悉的白色考斯特已经停在最显眼的位置。车身擦得锃亮,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泽。

等候在车旁的市委秘书长梅俊一立即迎上前来,他身后跟着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曹旺达、教育局局长张定刚等七八位干部。众人整齐地欠身问候:

“书记早。”

“李书记。”

李明阳目光扫过众人,在曹旺达脸上稍作停留:“都到齐了?直接出发吧。”说罢率先登上考斯特,选择了前排靠窗的座位。其他人按照职务高低依次上车,动作轻捷有序。随着车门气动声响起,考斯特平稳驶出市委大院,拐上市区主干道。

八点五十分,车队准时抵达市一中。古朴的校门前,以校长陈策为首的校领导班子早已列队等候。当考斯特停稳的瞬间,陈策立即整理了下西装领带,小跑着来到车门前。

李明阳刚踏下车门,陈策便伸出双手紧紧握住领导的手,声音因激动略显颤抖:

“欢迎李书记莅临我校指导工作!这真是我们全校师生的荣幸!”

李明阳任由对方握着手,目光却已越过陈策的肩膀,打量着这座省内外知名的校门。他语气温和却带着分量:

“市一中是咱们临海的教育标杆,希望你们的工作能让我满意。”

“一定一定!”陈策连连点头,额角渗出细密汗珠,“我们绝不让书记失望。”

随后,陈策侧身引路,开始逐一介绍身后的班子成员:“这位是党委书记周明同志,分管德育的副校长赵雪梅同志,教务处主任王立军同志……”每介绍一人,被点到名的干部都会上前半步,恭敬地向李明阳问好。

“走吧,”待介绍完毕,李明阳率先迈步,“看看我们的未来栋梁们。”一行人簇拥着他向校园深处走去,晨曦将他们的身影拉得修长,在青石路面上缓缓移动。

李明阳一行率先来到了教学楼,正值上午第二节课整栋教学楼浸润在琅琅书声中。他抬手示意众人放轻脚步,在一间高三班级的窗外驻足。

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五十余名学生正齐声诵读《少年中国说》,蓬勃的朝气穿透玻璃,在走廊间回荡。李明阳凝神听了片刻,眼角浮现出温和的笑意,对身旁的陈策低声道: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真值青春,奋斗正当时啊。听这读书声,就能感受到一股向上的力量。”

陈策连忙应和:“我们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这些经典篇目都是学生必背内容。”

李明阳颔首,转身走向楼梯:“去食堂看看。”

一行人穿过林荫道,来到宽敞明亮的学生食堂。虽是上课时间,后厨已开始为午餐做准备。李明阳戴上一次性帽套,走进厨房仔细查看消毒记录和食材留样。他打开冰柜,伸手试了试温度,又俯身检查排水沟的卫生状况。

“食材采购渠道是否可追溯?餐具消毒有没有严格执行?”他转头询问食堂负责人,语气平和却透着威严。得到肯定答复后,他叮嘱道:“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食品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既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更要确保执行到位。要让孩子们吃饱吃好,这样才有力气学习。”

行至教师办公楼时,李明阳随机推开一间语文教研组的门。几位正在备课的年轻教师慌忙起身。他微笑着摆手示意大家坐下,随手拿起一本批改到一半的作文本翻阅。

“教师是个值得尊敬的职业啊。”他轻抚着作文本上密密麻麻的红色批注,对一位戴着眼镜的女教师说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希望你们恪尽职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把我们的学生教好,让他们懂得感恩,懂得爱国。”

那位女教师激动得脸颊微红:“请书记放心,我们一定牢记育人初心。”

临行前,李明阳在校史馆门口停下脚步,对陈策最后嘱咐:“教育是百年大计,市一中要当好这个排头兵。”

车队缓缓驶离时,陈策带着班子成员一直鞠躬相送,直到考斯特转过街角。李明阳透过车窗回望渐渐远去的校门,对身旁的庞小刚轻声道:“下一站,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