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某一区域“气脉”过于集中时,它又会将能量分流到薄弱区域,确保整个阵法的能量分布均匀。
在它的作用下,堰塘的“气脉”流动变得如同丝绸般顺滑,之前因老山羊失控产生的紊乱彻底消失,连意箭的“气脉”传输效率都提升了三成。
第一辈先祖陈开山的“开创气脉”是耀眼的金黄色,如同太阳般笼罩着整个水洞子山。
这股“气脉”带着强烈的引领属性,不直接参与稳定或修复,却能为所有“气脉”提供能量加持:“稳固气脉”强度提升三成,“守护气脉”范围扩大一倍,“生机气脉”的滋养速度加快百分之五十,甚至连月平丹田中虚弱的“意脉核心”,都在这股能量的滋养下,表面的裂痕开始缓慢愈合,能量恢复速度提升了两倍。
更神奇的是,“开创气脉”还在水洞子山顶部形成了一个金色的“气脉漩涡”,不断吸收天地间的“正气”,为“守脉阵”持续补充能量,确保阵法能长时间稳定运转。
九道“气脉”相互交织,形成一个直径五十丈的球形“守脉阵”,父亲的望眼悬浮在阵法中心,如同指挥者,精准调控着每一股“气脉”的强度与方向。
月平站在阵法下方,能清晰地感受到跨越时空的传承力量——这并非简单的能量叠加,而是八辈先祖守护意志的凝聚,是陈家数百年来“守堰护民”信念的具象化,每一股“气脉”都带着先祖对家园的深情,每一次能量流动都传递着“守护”的初心。
此时的老山羊,终于在“生机气脉”“仁厚气脉”与“开创气脉”的共同作用下,从灵力失控状态中恢复——“生机气脉”修复了它灵体边缘的破碎痕迹,淡绿色的能量如同温柔的手,将灵体的裂痕逐一抚平;
“仁厚气脉”安抚了它躁动的意志,淡橙色的能量让它原本紧绷的灵体渐渐放松,意志中的愧疚与焦虑也随之消散;
“开创气脉”则为它补充了流失的“生息脉”,让它的灵体重新焕发出纯净的淡绿色,羊毛恢复温顺,羊角上的“气脉”光泽变得柔和稳定。
老山羊缓缓松开衔住意箭的蛮子洞,意箭失去牵引力后,在“守脉阵”的“气脉”引导下,以缓慢而稳定的速度抽出堰塘岩页层,最终落在月平面前。
老山羊的意志带着感激与愧疚传来:“小友,实在抱歉,刚才失控给你添了这么多麻烦。若不是陈家先祖的‘气脉’相助,咱真不知道会酿成多大的祸事。撞杆山的‘生息脉’还需百年才能完全恢复,日后若堰塘有需,随时呼唤咱,咱定当尽力相助。”说完,老山羊的灵体化作一道淡绿色的光芒,缓缓飞向撞杆山,消失在山林深处。
堰塘的状态也在“守脉阵”的作用下彻底稳定——被撬动至八丈高的堰塘本体,在“调和气脉”与“疏导气脉”的共同作用下,以每秒一尺的速度缓缓回落,岩页层断面与地面完美贴合,没有产生丝毫缝隙,甚至在“稳固气脉”的作用下,形成了一道更坚固的“气脉”连接,让堰塘与大地的联系愈发紧密;
四条堤埂的“守脉符文”恢复成正常的淡金色,“镇脉石”释放的能量均匀分布在堤身中,堤埂变得比以往更加坚固;
二百四十棵果树的根系与“气脉”连接得更紧密,枝头的花苞愈发饱满,仿佛再过几日便能绽放,预示着未来的丰收。
周围的村民们爆发出阵阵欢呼,他们虽看不见遗望眼与“气脉”,却能清晰地感受到堰塘的异动已停止,空气中的温润气息愈发浓郁,脚下的土地也恢复了平静。
老人们拄着拐杖,朝着水洞子山的方向深深鞠躬,口中念叨着“多谢陈家先祖保佑,咱忧乐沟又能安稳过日子了”;中年人收拾好农具,准备返回田间继续劳作,脸上带着安心的笑容;孩子们欢呼着跑向堰塘边,捡起岸边的小石子轻轻投入水中,看着涟漪一圈圈扩散,眼中满是欢喜。
月平站在第一层平台上,感受着“守脉阵”传递的温暖能量,心中充满了震撼与感悟。
他低头看向丹田中的“意脉核心”,原本虚弱的淡金色光芒已恢复到三成,表面的裂痕也愈合了大半,“意”气的流动变得顺畅而稳定。
他终于明白,父亲所说的“陈家传承”并非一句空话——它不是某一件器物、某一种功法,而是历代先祖对家园的守护意志,是融入这片土地的“气脉”,是代代相传的责任与信念,是无论历经多少岁月,都能在关键时刻唤醒的守护力量。
父亲的望眼缓缓降下,悬浮在月平面前,黑中泛黄的眼瞳中带着欣慰的光芒。
它没有说话,却通过“气脉”传递出一股温暖的意念,如同父亲的手掌轻轻拍在他的肩膀上,传递着认可与鼓励——这股意念中,有对他成长的欣慰,有对他守护家园的肯定,还有对他传承陈家意志的期许。
随后,父亲的望眼开始缓缓收缩,八只遗望眼也随之而动,如同完成使命般,依次化作八道不同颜色的光芒,融入对应的水洞子塞子中。
“守脉阵”的光芒渐渐减弱,最终融入水洞子山与堰塘的“气脉”中,消失不见。
但月平知道,先祖的意志并未离去,它们只是重新回到封印中沉睡,等待着下一次需要守护的时刻,而这份传承的力量,已深深融入他的“意脉”中,成为他日后守护家园的底气。
当天色渐暗,夕阳的余晖洒在豆腐堰上,水面泛着粼粼的金光,如同撒了一层碎金。
月平收拾好意箭,转身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夜晚的忧乐沟格外宁静,月光洒在堰塘上,泛起柔和的光泽,远处传来村民们的欢声笑语,还有田间青蛙的鸣叫,构成了一幅祥和安宁的画面。
他摸了摸怀中的《陈氏气脉手记》,指尖传来熟悉的温度,心中充满了坚定。
他知道,这场守护并非结束,未来或许还会有新的挑战、新的邪祟出现。
但只要心中的守护意志不变,有父亲的指引,有先祖的传承,有老山羊、水灵等灵体的陪伴,有村民们的信任与支持,他便有信心守住这片土地,让陈家的守护传承永远延续,让忧乐沟的“气脉”永远纯净,让家园的安宁永远长存。
父亲的占辞声在豆腐堰上空回荡,带着与天地“气脉”深度共鸣的厚重韵律——这并非诡异的呢喃,而是陈家传承千年的“守脉祷文”,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先祖的守护意志,每一次音节的起伏都对应着忧乐沟“气脉”的自然波动:“陈氏一脉,守堰护民,先祖遗意,今日显灵,以脉为引,以睫为媒,共镇山河,永保安宁。”
祷文落下的瞬间,堰塘周围的“气脉”突然变得格外活跃——撞杆山方向传来淡绿色的“生息脉”共鸣,兔儿山的“气脉”泛起柔和的波动,簸箕山的“地脉”也随之轻微震颤,仿佛整个忧乐沟的山水都在回应这份传承之语。
月平调动“意见”四十万小眼,能清晰“看见”,无形的“气脉”如同丝绸般交织,在堰塘上空形成一个巨大的“守脉阵”雏形,为后续的仪式奠定了能量基础。
随着祷文收尾,八只遗望眼缓缓转动起来——黑中带黄的眼仁泛着温润的光泽,如同八轮被唤醒的微型日月,每一次转动都带着精准的“气脉”扫描功能。
它们将意鉴中堰塘的每一处动静都清晰摄入眼中:岩页层深处细微的“气脉”裂隙,宽度不足一毫米,是此前老山羊失控时留下的、果树根系的能量流动状态,部分根系因“气脉”紊乱,能量传输效率下降了两成、水体中鱼虾的“气脉”频率,大部分鱼虾的“气脉”波动已恢复正常,仅有少数仍带着轻微的躁动,甚至连堤埂土壤中微生物的“气脉”活动,都没有丝毫遗漏。
这并非窥探秘密的窥视,而是守护者对家园的全面审视——每一次眼仁的转动都带着对这片土地的珍视,每一次“气脉”扫描都蕴含着对生灵的关怀。
月平能感受到,遗望眼的“气脉”中没有丝毫的压迫感,反而带着温和的安抚力量,如同长辈的目光,让整个堰塘的“气脉”都随之变得更加平稳。
吟罢祷文,父亲望眼的睫毛开始以均匀的节奏分离——这些睫毛并非普通的毛发,而是陈家独有的“气脉法器”,是父亲耗费十年光阴,以自身“意”气为基,融合陈家八辈先祖的“遗意”,在每年春分、秋分两个“气脉”最旺盛的时节,历经七七四十九天的“气脉锻造”而成。
每根睫毛的内部都形成了中空的“气脉通道”,通道内壁刻着细密的“守脉符文”,能精准传导并提纯“气脉”能量。
睫毛共分为九份:父亲自留一份,含十五根上睫毛与十五根下睫毛,对应着“守脉阵”的核心节点,其余八份分别对应八辈先祖的遗望眼,每份数量相同。
分离过程中,睫毛泛着淡金色的“气脉”光芒,根部的“气脉”浓度达到每立方厘米五百单位,尖端则带着细微的“守脉符文”,每根睫毛上刻有三十六道符文,对应着陈家“守脉诀”的基础要义,顺着水洞子山的“气脉”纹路缓缓降下。
这些睫毛的下降速度经过父亲的精准控制,每秒三寸,如同被无形的手牵引,精准地落在每只遗望眼的眼帘上——误差不超过一毫米。
月平的“意见”能清晰“看见”,每根睫毛与遗望眼的“气脉”接触瞬间,便产生了完美的能量共鸣,睫毛根部的“气脉”与遗望眼的“气脉”快速融合,形成稳定的能量传输通道,没有丝毫的能量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