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墙头草 > 第九十五章 灵活的道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过彭老头虽然对都察院还算熟悉,但真不知道北直隶提学御史是谁。

毕竟都察院里有上百个御史,大部分都有对应差事,彭老头也分不清每个人的具体职责。

所以彭老头只能卖着在岗三十年的老脸,去都察院里打听情况了。

于是门房树荫下只剩了白榆独自斜躺,这种指派别人去干活,只有自己歇着的感觉真不错,难怪人人都想当领导。

暂时闲下来的白榆又开始琢磨,目前除了科举考试这个主线任务之外,还有不少支线任务。

比如最重要的支线任务就是尽快组建班底,十个下属名额还缺七个。

其实两条腿的人到处都是,但最大的问题是,怎么才能保证招纳来的人好用又可靠?

白榆可不想在自己遇到危险时,下属却扔下自己先跑了。

正当白榆还在思考支线任务时,彭老头已经打听完消息回来了。

“已经找人问明白了,现任的北直隶提学御史姓名叫邹应龙。”

“我靠!”白榆惊讶出声。

彭老头疑惑的问道:“怎么了?”

白榆一边打开了AI助手的虚拟光幕,一边恢复淡定的说:“没事,你继续说,是什么情况?”

邹应龙也是个非常出名的历史人物了,在原本历史上,邹应龙最大的功业就是把奸臣严嵩弹劾倒台,一下子名震天下。

当然,专权将近二十年的严嵩倒台,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邹应龙弹劾只是表面原因,但也足够吹嘘一辈子了。

在后世有出着名戏剧叫《五女拜寿》,里面就有邹应龙,一个“赘婿逆袭”式的重要角色。

彭老头继续说着打听来的消息:“这位邹御史是嘉靖三十五年进士,但仕途开局很差,只被任命为行人司行人。

三年任满考核后,也就是在去年,他突然一步登天,被行取为御史。”

对新科进士而言,行人司行人绝对是最差的起步官职,等于是官场开局就被别人甩了几条街。

别人是翰林、主事、知县、推官,而你只是个行人,连同年聚会都不好意思参加!

而行人和御史更是天壤之别,行人是垃圾里的垃圾,御史是精英里的精英,这个跨度比连升三级都难。

对此连彭老头都忍不住说:“应该是有大人物暗中扶持邹御史,但我也打听不出来,毕竟我不是圈子里的人。”

白榆抬头看着虚拟光幕,淡淡的随口答道:“扶持邹御史的人是大学士徐阶。”

彭老头:“......”

既然你什么都知道,还要他这老头子去辛苦打听什么?

白榆又提问说:“邹御史在不在院中?”

彭老头回答说:“目前不在,不过马上就要回来,接受中期考察了。

然后下半年八九月份继续出巡,首站就是京城两县,开考取士,这就是白旗长你要参加的院试。”

一省之提学官并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而是在全省境内进行巡视,所到之处组织考试和视察学校。

一般在三年任期内,要将省内各府都巡视两三次,有时候还要巡视到县。

最后彭老头介绍说:“听说邹御史为人正直,性情刚烈,眼睛里不揉沙子。

所以白旗长你想要被录取,怕是难办了。”

白榆不解的说:“什么意思?怎么就难办了?”

彭老头直言不讳的说:“遇上这种铁面无私的提学官,你怎么找关系通关节?

如果不能走歪门邪道,你又怎么被录取?”

白榆极度不满的说:“你说的这叫什么话?为什么一定走歪门邪道?

遇上这种崇尚公正、凭才取士的主考官,正是我这种真正有才华考生的幸运!

我白榆生平最崇拜的,就是这样正直无私的人!”

彭老头无语,你怎么连自己都骗过了?耍手段混过了府试,就真觉得自己有才华了?

其实白榆说的也是真心话,遇上这样的考官,院试反而简单了,比县试、府试还简单。

一来邹御史公正无私,对自己的道德要求高,行为模式可以预测,那就可以君子欺之以方。

二来邹御史在历史上挺有名的,比起那些默默无闻的人,白榆尤其喜欢与名人打交道,单方面信息透明实在太爽了。

不过邹御史目前不在都察院,相当于关键Npc没有刷新,白榆只能暂停主线任务,等邹御史刷新了再说。

钱千户与守卫禁卒交际完,回来看到白榆冥思苦想,好奇的问道:“你又怎么了?”

白榆叹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那个啥,我受够了动辄被人轻易抓捕的日子!”

钱千户稍加思索,就明白了白榆的困境。

无非就是崛起时间太短,没有世家底蕴,手头缺乏可靠人手。

于是钱千户指点说:“其实针对你这种情况,并不是没法子解决。”

“说来听听?”白榆连忙问道,在这类问题上,还是挺相信老江湖钱千户。

钱千户说:“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就说那些经常与北虏作战的边军将官,身边最精锐的军力就是他们的家丁。

这些家丁其实就是家奴,从人身关系到经济利益,完全和主将绑定,遇敌必须保护主将死战。”

白榆顿时茅塞顿开,拍了拍额头说:“我怎么把这个现成的可效仿例子忘了!”

那些边将家丁家里人平常种的就是主将的田地,或者依赖主将关系走私,完全不用交税。

一旦自家主将战死,这些利益就全没了,全家老小都要喝西北风,所以家丁遇敌能不死战吗?

钱千户又道:“这种法子好用是好用,但最大的问题就是费钱,长年累月的支出。

平常除了领取朝廷钱粮,主人也要另外补贴一份,或者提供土地耕种,如此才能收获效忠。”

如果在以前,白榆完全不会考虑这种烧钱买忠心的办法。

不过现在家里藏着二百两巨款,也不是不能花钱养家奴作为打手。

至于说什么不能买卖人口的道德底线,都穿越到明代了,还一根筋的维持五百年后的道德标准,那不是自己找虐受吗?

但白榆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尤其是还准备买宅院,所以要仔细通盘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