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前心想,不管怎样,与易传宗交好并无坏处。人脉这种东西,本就是要慢慢建立的。
他一心想着为下面几个孩子多留几条人脉,而易传宗这样的人脉,简直如同天选。
就像别人常说的,易传宗是天选之子。若能与这样的人交好,肯定不会处于劣势。只要易传宗能保持当下沉稳的状态,不骄傲自满,必然能在未来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承程前对他的未来充满信心。
其实,徐丽华察觉到程前翻身的动作,便知道他还没睡。
而她自己,心中一直想着今晚玲玲跟她说的那些话。她隐隐感觉,此刻仿佛正处于暴风雨来临的前夕。
不过,以程前和她的阅历和经验,她相信他们定能平安度过。只是,家中下面的几个孩子,竟没有一个才情出众的。她不禁暗自思忖,难道他们家的心眼子都被程前一个人占去了?
程前前妻及二婚妻子留下了四个女儿。老大家的老二嫁给了这边的军官,好像现在是营长或者团长。
虽说与他们不算特别亲近,但也一直保持着往来。这门亲事是她自己挑选的,当时老程还不太乐意。好在如今看来,以后即便他们家有事,也牵连不到自己这边。
程前二任妻子留下的两个女孩就不太行了,都嫁给了富商,做起了生意。徐丽华对这种情况不太看好,她觉得在当下国家困难时期,做生意的人地位终究比不上从政从军的。
自古以来便是如此,就像明朝的沈万三,并非一开始就被处置,而是等生意做大后才被清算。这也就是为什么总说官商勾结,得有官员在背后撑腰,生意才能顺畅。
关键是程前第二任妻子的这两个孩子,虽说嫁入了商贾之家,可生意规模又不算大,却把旧社会的一些陋习学了个十足,实在让她看不顺眼。
管吧!实在是气不打一处来;不管吧!又怕事情牵连到自己身上。她和老程结婚后,育有三个孩子。老大虽说才情不算出众,但做事稳扎稳打,是个能守住家族基业的人。
至于老二,说实话,以后恐怕得分家出去。老程的人脉他根本用不上,而且在学问上太过死板。要是才情出众,在学问上执着倒也罢了;可才情不出众还如此固执,那就是不懂人情世故了。
等她和老程一走,谁还会看在他们的面子上照顾老二?况且,他们的大多数人脉都跟着校长去了海峡那边,这边所剩无几。老大还算有点人脉,得益于黄埔军校的经历,真可谓“成也黄埔,败也黄埔”。他们这一届的同学大多都在海峡对岸。
徐丽华觉得,黄埔军校也就那么几届特别出人才,尤其是前五届,其他届相对来说,没涌现出太多高级将领。
就像第一届有黄埔三杰,第四届呢,像不管是民党那边,还是这边高级将领基本上出自这几届。
那时候的人,真的是才华横溢。哎,黄埔三杰中有一位,要是当初没在红党牺牲,十大元帅中说不定就有他。还有黄埔三杰的另一位,那可是全才,虽说不在十大元帅之列,但一直在从事重要工作,不然的话,也极有可能成为十大元帅之一。
关键是,此人还救过校长好几次。也难怪人们都说“黄埔三杰蒋的嘴,贺的笔,陈的腿” 。
徐立华翻来覆去实在睡不着,便对程前说道:“老程,你说这‘黄埔三杰’,大家都议论纷纷的。”
程前直接接过话茬说道:“‘黄埔三杰’确实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里最为突出的三个人物。其中蒋,很早就加入了红党。可惜他牺牲得太早,不然肯定是一位杰出的人物。
他的口才着实出众,特别擅长演讲和辩论,在学生当中极具号召力。你想啊!他打仗时总是带头冲锋陷阵,所以才这么早就牺牲了。
至于陈,他性格活泼、行动敏捷,军事素质极为过硬,尤其以跑得快、应变能力强而闻名,在战场上表现特别突出。
尤其是在太阳山那一带,日军对他的部队痛恨至极。你瞧,那么多部队,日军专门盯上了他所在的三八六旅,甚至在军车上都挂着横幅上写着“专打三八六旅”,可见日军对陈部队的忌惮。
而且陈以前还救过校长两次。之前陈在疗养的时候,民党曾试图策反他,甚至限制他的自由,想让他加入民党,可陈不为所动,最后校长还是把他放回去了。由此可见,校长对陈也是颇为欣赏的。”
徐丽华接着问:“那贺呢?都说他文笔犀利,理论功底相当扎实,常常通过文字来发表自己的主张,在思想宣传方面的影响力可不小。”
程前说道:“贺此人以前也加入过红党,但是在25年时脱离红党加入了民党。这不,后来就跟着校长去了海峡对岸。
他的文笔确实很犀利,理论功底相当扎实。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虽然蒋、陈和贺是挚友,但他们各自为自己的信仰而奋斗。
不能怪贺加入民党,也不能怪蒋和陈加入红党,毕竟每个人的信仰不同。贺出身军阀家庭,家里一直是官宦门第,所以他们比较看重正统。
要知道,当时的前政府属于正规军,他肯定会选择加入正规军,而不会选择红党。所以不能说蒋、陈和贺有何错,都是各自为政。”
徐丽华听到程乾说到陈赓,提及小日子专门在军车或坦克上写着“专打三八六旅”的标语,惊讶地问道:“真的吗?我以前在报纸上倒是听说过,那些小日子对这支部队可真是恨之入骨啊!”
程前兴奋地说道:“没错!自从陈担任三八六旅旅长后,部队在太行山开展游击战争,参与了众多经典战役,多次破坏日军交通线,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是晋冀鲁豫根据地边区至关重要的抗日武装力量。
小日子对三八六旅的战斗力深感忌惮,这条针对性的标语,从侧面反映出三八六旅在抗战时期的英勇表现和强大威慑力,就如同一张名片,彰显着三八六旅的赫赫威名。
正因如此,小日子才会在军车、坦克上,通过刷写或拉横幅的方式,写下‘专打三八六旅’的标语,妄图以此泄愤和挑衅。但陈才不上当,始终坚持咱们的打法——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为核心,这是游击战“十六字诀”。
徐丽华听到这儿,兴奋地说道:“陈可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倘若他一直在战场上指挥作战,以他的才能,必定能成为十大领导之一。但他这人啊,无论是处于何种职位,都始终坚守本心。”
程前听着徐丽华的话,接过话茬说道:“是啊!他不慕名利,一心只为新华国,全心全意为人民,这样的人,着实值得咱们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