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哥林泽诚再次站起来:“先生,我弟弟没有说谎,他能做到的更多。”
二堂哥林泽林跟着证明:“我们以前跟你们一样,同样不相信,但是强迫自己多了可以做到,我弟弟把读书当成游戏一样好玩,这点我们断不如他。”
“他还有过目不忘。”林泽诚加一句,明显是画蛇添足。
众学生“哦”了一声,好像林泽阶能取得成绩,过目不忘是最大的功劳。
林泽阶被拆台并没有生气:“各位学子,无论是我有过目不忘还是热爱读书,我都是花十二分的力气,我一样会想玩,一样会孤独失落不自信自我怀疑,包括我对考举人没有一点把握,但就不做了吗?并不是,南海虽远,行则将至,过日不忘只是一时,不读一样会忘记,祝各位放弃一切幻想,以战斗的精神读书,我的分享就到这里。”
众学子想起他写的《为学》,贫僧敢于行动能够到达南海,富僧以没有准备好为由,一直没有到南海参拜。
有心的人把林泽阶讲的东西记下来,打算仔细研究。
林泽阶把自己学习的经验讲出来,他明白世人都爱听一飞冲天,天上掉馅饼的事.
这次没有顺着人性讲话,明知逆着人性做事学习的人太少了,只因为这些是族中子弟多。
要到一定时间他们懂得静下心来,想起今天说话会感激自己,第一个连中三榜的秀才,得教人一些实在的,他们中有人一定会反复研究今天的话,必须是干货。
人生有经验的时候没有时间,有时间时没有经验,年少听不懂老成的话,到老了才后悔,希望今天的话有人能听懂。
林汉阶要离开,主持社学的社师听懂林泽阶的苦心,就算他是一个童生,教书是一个明心见性的过程。
可能在大部分眼里他们成绩不算好,但是一遍一遍的教人,他们逐渐融会贯通知识,教人其实是知识体系重生梳理过程。
林泽阶七年3000万以上的字,真把这位社师惊住了,这里一半学生合起来,都不如林泽阶写得多。
他拉住林泽阶的手,恭敬的行礼:“先生能够后发先至,一举考过秀才,成功没有一点侥幸,到晚生这年龄才能体会你的利害,极至的自律,钢铁一样不可动摇的意志,您是我们这里百年难遇的天才,能不能留下墨宝来鼓励后进?”
学子们眼勾勾看着,他们有的人内心很佩服林泽阶,他就算没讲这些,但大过年还在写字,365天没有一天休息,在各家早传开了。
林泽阶同样对于这些学子很有期许,大多数是他的亲族,以后他们考出来彼此间有援手。
提字的话肯定要客气的推辞:“不如留到以后吧!我这功名还是太低了,我考上进士再提吧!”
“你已经是我们这里功名最高的了,连中小三元案首,这成就可不低,”陈老夫子刚刚躲在下面听,林泽阶没有看到,这时站起来,“把社学的门联写出来,并留首诗鼓励后辈吧!也是给老夫涨脸。”
陈老夫子当年放弃社学,转为只教林泽阶一人,其实压力很大,这次回来多少含蓄炫耀过几次,不过方式太高级村民看不懂。
村民不用他炫耀,知道他的眼光实在是很厉害。
儿子当上推官,学生连中小三元的榜首,这是他人生的高光,以后只会更高光,他的事迹足以记入祖谱代代相传。
当年不太够钱时,能够分出钱、田、山把林泽阶一家引回陈家湾,这魄力很强,他有资格骄傲。
别人是经营钱财,他是经营人才,这是最不可控,但是他成功了。
林泽阶拿着笔站在陈家湾社学的门口,可以挂上去的木做的门联已经放着。
写什么呢?林泽阶脑袋在转。
很快一个很着名的门联在脑海浮显,很在激励作用,顺手写出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好!”陈老夫子和社学的先生们都鼓起掌。
学子们都以敬佩的眼光看着林泽阶,勤奋本是很泛滥而抽象的词,被描绘的特别生动与具体。
陈老夫子则与有荣焉的抚须,“以后社学的门联就这一幅,请人雕刻上去,白天挂着晚上得收回去,这对联把志向和毅力,写得清清楚楚。”
林泽阶没有谦虚,自然为夫子捧场:“都是夫子您教的好,平时您总是教学生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卧薪尝胆的毅力,学生不过把你说话总结,您看有什么要改的吗?”
陈老夫子仔细再读几遍,摇摇头,“一字不改,你取得成绩,不能说是我的功劳,说到底还是你自己有天赋而知努力,没有骄傲才取得的成绩,为师脸上因你而有光,你才是我最好的作品,再写首诗鼓励一下族中后进吧!”
陈老夫子自得的笑着,教出这样的学生谁会不骄傲?
林泽阶在思考着写什么来,重复图书馆的诗句肯定不行。
他在思考时,陈老夫子已经和社师商量,怎么治教的问题。
教出小三元榜首的夫子,当然有资格指点普通的童师。
林泽阶没有犹豫太久,提笔写到:《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写完这后,陈老夫子和社师们这些年过半百的人,都看痴了移不动脚。
人从出生到青少年,总觉得日子过得特别慢,但一过30岁就会觉得日子过得特别快,仿佛年味还没忘又到过年,早饭才吃完怎么到晚上了。
人生各阶段有各阶段感悟,少年时是最精力旺盛的奋斗时光,成年后都大部分是重复着利用着,那段时光的经历和知识,青春年少学得进去要勤学。
成名须乘早,登科趁年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却。
“悔没有早看到这个《明日歌》。”陈老夫子叹息着。
“”老友后悔没有早看到的,我倒想看看是什么?”一个人踱四方步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