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商量好后,林泽阶和翁靖杰,李裕华要先回永漳县学报到,外公外婆,林泽阶父母等人一起回去。

回程走水路,陈家湾有船运货来府城,黄生旺和巫思明带着人,加上刘财主派武士护着回永漳县。

中榜的消息先一步传回去了,县里面派报喜的人,先去各人的村里报喜。

考上秀才完全不一样的待遇,士农工商四民,士是最重要最上等的阶层,必然要示之荣耀。

礼房的派报喜的人,不知是疏忽还是怎么,听到林姓,想当然向清溪村去。

一路上锣鼓喧天,乐手吹奏向清溪村前进,直奔林泽阶的老家,在村口的纳凉聊天村民,开始在议论谁家要做好事,怎么不先通知?

喜报的人问:“请问贵村林泽阶,林老爷的家是哪一座?”

清溪村的人,因为好几个人在县衙当差,比较不怕衙役了,事关林泽阶更是不怕,他父亲林鸿福发达很照顾同族,有人上前答话:“什么事情吹吹打打,和林泽阶有什么关系?”

“你们族里林泽阶,以全府第一名考中了秀才,你们可以享受他的荣光,祖先在泉下享受他的庇佑。”

林姓的族人大喜,直接把人带到林泽阶老宅里。

林庆繁和林张氏大喜,“林泽阶吗?我的孙子中了秀才?我的好孙子呀!”

安排送上报喜银子,烧水泡茶,点心送上。

装备杀鸡宰羊,喜报说:“我们还是要走下程序,念喜报。”

当报喜拿出喜报念道:“报,大周永徽三年定州府,永漳县陈家湾陈建图之孙,林鸿福之子,林泽阶喜中院试第一,取得生员秀才功名。”

这下就尴尬了,按说一村一姓,怎么可能林姓到陈姓的村庄去住,三代中的爷爷辈不对。

喜报的念完都呆住了,连忙叫吹奏的人乐手们:“停停停,走错地方,去陈家湾。”

林张氏一把上前抓住抓着喜报不放,“林泽阶就是我的孙子,身上流着我们的血脉,我三儿林鸿泰是他的叔叔,在户房当正式典吏,怎么还要送到陈家湾?”

送喜报听到林鸿泰,再看林庆繁的衣衫,知道不是普通人,耐心的说道:“林老爷子,你们家的事情,我们小人渗和不了,但是送喜报一定要按地址送到,上面的履历三代祖父是陈建图,而不是你们。”

林张氏抓住喜报就不放,“当时我就上了林建宏老骗子的当,骗我把我大儿和孙子过继他的弟弟名下,林泽阶就是我孙子。”

林氏族长和甲长得到消息,赶来看到解释,“林庆繁是林泽阶的亲祖父,不过把这一脉过继给陈家湾的陈建图,沿袭着香火,一姓撑两家。”

解释完后对林张氏说道:“当初你就糊涂,贪心别人银子和田,把人让给陈家湾,反悔没有用,放手。”

报喜的收起喜帖,用可怜的眼光看着林张氏和林庆繁,又从清溪村吹吹打打向陈家湾来。

清溪村的人又把林张氏埋怨一顿,本来林泽阶考上秀才,80亩的田可以免税优先给族人挂靠,还能够免两个人的徭役,这些好处看来要落到陈家湾去。

族人肯定不服,怂恿着林氏族长去和陈家湾争,至少得分一半回来。

就算40亩田交两季税,按5成交给官府,上万斤的粮食,省下来够吃好久。

林族长和甲长当然得为族人争取利益,叫上林泽阶的亲爷爷林庆繁,跟着报喜去陈家湾。

林泽阶的二叔林鸿碌和陈家湾的族长,一起接过喜报,当然又发喜钱,送喜报和乐手收了两处的喜钱,高兴得不得了。

这一家人分了两地,特别有钱,喜发钱发得很厚,请他们吃得也是很好,高高兴兴的离开。

他们恨不得林泽阶再中榜,这里报喜比别处多赚几倍。

陈家湾族长和林氏族长嘴上争归争,不敢决定林泽阶名下80亩田的挂靠怎么分配,只能等林泽阶他们回来。

陈族长还想在陈氏祠堂给林泽阶立旗杆,这又引起林氏族长的争执,他们一样要立。

两村必须找个方案来解决这问题,林泽阶有功名可还有爵位,军功爵位含有封地,可以养护卫,护卫的地可以不用交税,人不用服役,这里面的利益太大了,

处理的不好,两村会互相械斗,族人一旦动手结仇,那就很难再讲和,仇恨会连绵的。

清溪村这几年发展不错,工坊不多,老找林泽阶要利益。

林泽阶教他们种香菇,种木耳,建烤房做成干货由刘财主统一收。

林族长和甲长两人,一点不想有事发生,现在清溪村的日子过得很好,族人不答应,总聚在一起商量,有好处谁不想。

林泽阶是走水路回永漳,比走陆路舒服很多。

到了永漳县城码头,早有代县令在等着,上一任的赵县令已经被调到很偏远的小县去。

朱县丞代替原来的县令,他比原来的赵县令了解永漳,永漳真正隐藏大人物是林泽阶 。

林泽阶一下船,他就命令乐手们吹起迎宾曲。

代县令之前就联系上当推官的陈思业,想通过他靠近苏知府。

对于以前同当县丞陈思业怎么当上推官,官场中真真假假的消息早流出来了。

朱县令知道因为苏知府喜欢林泽阶,所以破格提升还在楼山当县丞的陈思业,去府里当推官。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官场更是现实比小商贩还计较,不可能提拨没有关系的人,有的话不是白日梦就一定是火坑,要坑死人。

朱代县令当然想去掉代字,赵县令调走时,把登记产权的税从4个点,降到1个5点,光收这个税,就拉走好几车的银子,谁不羡慕。

永漳是大县有钱的县,交易的田产山林、房屋店铺每年很多,民众不来县衙登记,私下签契约,由族长甲长做中人不交税。

朝廷订登记税有点高,很多县令要走都会张告示降低收税,收到的钱上缴一部分大部份带走,这是合法的,是做县令时的盈余。

代县令想去掉代,当一任正式的县令,光走时登记财产,可以让家庭族富三代以上,不动心怎么可能。

鼓乐吹起,城中的人纷纷打听什么事,当听说考第一林泽阶回来,整个永漳城里的人都奔走相告。

永漳人都受过林泽阶的好处,免了几年的税赋,吃过饱饭,自觉得排队向林泽阶欢呼。

林泽阶不知道自己这么受欢迎,谦卑一路鞠躬进入县学,登记学籍,有县令在,自然而然极快办好,没人为难。

代县令请客,把林泽阶拉到一角:“泽阶侯爵爷,下官想当正式的县令,您看可以推下官一把吗?您的家人下官以后必将多加照顾。”

林泽阶推辞:“朱县令,学生只个秀才,还没有领爵位,没有这么大的能力。”

“可是你堂叔,陈思业推官说有,我们两私交不错,您帮我在苏知府那里说句好话,帮下官一把顺手的事,下官永远记着您的恩情。”代县令哀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