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消息让兄弟俩喜出望外。
若是阎埠贵在场,他肯定会提醒,一年中并非所有月份都有三十天。
比如一、三、五、七、八、十、腊月,这些月份有三十一日,这意味着他们每个月还能多赚两块。
第二天下班后,一大爷和二大爷就去找林枫。
三人来到印刷厂,调试设备的师傅已在等待。
这位师傅每小时收费五块,直到设备调试完成并能正常运作才结束。
师傅耐心教导,两位大爷也认真学习。
调试设备半小时,加上一小时半的教学,总共两个多小时后,他们掌握了印刷的所有技巧,剩下的只是积累经验。
林枫支付了十块钱给师傅,送走了他。\"天色已晚,咱们回家吧。\"林枫骑上自行车准备离开。
\"不急,我们想再熟悉下印刷操作。\"一大爷易中海挥手示意林枫先行离开。
于是,易中海和刘海中继续练习设备操作和印刷技术。
两位老同事在各自的车间竞争了一辈子,难得有机会一起合作。
最近几天,一大爷和二大爷一到下班就往印刷厂跑。
仅仅一个星期,两位老人就完全掌握了所有印刷技术,并操作得非常娴熟。
“小枫,我和老刘没问题了,已经可以正常完成印刷任务。
如果有需要印刷的工具书,尽管交给我们。”
一天下班后,一大爷特意来到图书馆找林枫。
“太好了!正好我这里有两本很受欢迎的工具书,麻烦你们帮忙各印两百本。
到了周末,图书馆会迎来不少工人,那时候将这四百本书分发出去,看看效果如何。”
林枫拿出两本书交给一大爷。
一大爷接过一看,一本是关于电焊的工具书,另一本则是金属切削工艺相关的。
“好的,小枫,你就等着瞧吧,我们一定把书印得漂漂亮亮的。”
一大爷拿着书兴冲冲地离开,去找二大爷,然后两人直奔印刷厂。
林枫对此事并没有过多在意,他认为还有足够的时间,因为规定是周末前完成即可。
然而第二天,林枫骑车去上班,刚进院子,一大爷就迎了出来。
“小枫,四百本书我们都给你印好了,随时可以去取。”
看着一大爷布满血丝的眼睛,林枫立刻明白了——他们昨晚熬夜了。
“一大爷,这事儿可得好好说说。
为什么非要熬夜呢?我们的任务并不紧急啊,不是还有几天吗?”
“我和老刘第一次做你的任务,昨晚实在太兴奋了,一时收不住手,一口气全给完成了。
小枫你别担心,我们身体还硬朗着呢。”
一大爷拍拍胸脯,催促林枫赶紧去上班,自己也急急忙忙回去换了衣服,赶去工作。
林枫直接骑车去了印刷厂。
一进仓库,便看见四百本书整整齐齐地码放着,摆放得井然有序。
随意翻开几本,印刷质量无可挑剔,没有发现任何废品或次品。
可以看出这两位兄弟在学习印刷技术上下了不少功夫。
\"姜还是老的辣,得给两位师傅加奖励。\"
林枫笑了笑,走出印刷厂。
他来到红星图书馆,虽然正值周三,但图书馆已开门营业,前来借阅和阅读的人依然不少。
林枫将印刷厂的钥匙交给刘光天,让他骑上三轮车,到厂里拉四百本工具书过来。
红星图书馆后面有自己的书籍仓库,不一会儿,刘光天就把书全部运到了。
林枫帮忙将四百本书暂时存放在仓库里。
为(6\/45)加更!!
\"枫哥,真厉害啊,什么时候弄了个印刷厂?还专门为咱们图书馆印书?我猜这个厂长肯定就是你吧?\"刘光天笑着问。
林枫笑道:\"废话,你觉得我像厂长吗?光天啊,你知道这个厂是谁的产业吗?也是咱们红星轧钢厂的产业。
上面有大领导,我只是帮忙管理,以后别乱说话。\"
经林枫提醒,刘光天立刻闭嘴。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就像那个广播员刘海洋,因念错一个字就被批评,现在连广播员都不让做了,只能去车间打扫卫生。
刘光天深知其中利害,赶紧转移话题,和林枫一起把书搬进仓库整理好。
下班后,一位大爷又来图书馆找林枫要印刷任务。
\"一大爷,我说了别这样,你们不心疼自己,我还心疼呢。
这样吧,你们先休息两天,过两天我再给你们安排任务。\"林枫耐心劝道。
\"不用,小枫,我和老刘身体还硬朗,你别为我们操心。
现在图书馆刚开馆不久,需要大量库存,我和老易商量过了,今晚只干两个小时,时间一到我们就回家休息。\"
一大爷和二大爷对印刷任务上了瘾,追着林枫要活干。
“得了吧,大爷,您别为难我了,再逼我,我就告诉大妈和二大妈去,让她们管着您们,以后您俩下班就回家,别乱跑,省得您们还想着挣外快。”
林枫使出了 ** 锏。
一大爷硬气得很,竟然完全不担心老伴儿知道这事,而刘海中那边估计巴不得帮忙呢。
在一大爷的软磨硬泡下,林枫只好给了他一本工具书,“拿去吧,印刷任务是两百本,明天记得把书还回来。”
一大爷欢欢喜喜地拿着工具书离开图书馆,直接去了印刷厂,和刘海中一起忙活起来。
这俩人刚学会印刷技术,正兴奋得不得了,不让他们干都不行。
好在林枫只给了他们一本工具书,并且明确限定印刷数量为两百本。
要是给一千本任务,这两人估计真能熬个通宵完成。
转眼到了周末,林枫早就安排冉秋叶和宋白鸽在图书馆划出一块区域专门卖书。
这片区域作为试点,暂时由冉秋叶和宋白鸽负责。
这次要卖的工具书共六种,每种二百本,每本定价一元。
若是普通杂志或小说之类,绝不会这么便宜,几毛钱就够了。
但工具书全是实用技能知识,对专业工人来说非常重要。
而且,林毅调整后的这些工具书技术含量更高,只要稍有见识的人都能看出,绝对是物有所值。
早上七点,红星图书馆正式营业。
开门前已有不少人在外等候,将自行车停在路边。
有阎解成和刘光天维持秩序,工人们排队井然有序。
图书馆一开门,人群便迅速涌入,直奔工具书区。
这时有人注意到一楼大厅多了一个售卖区域,架子上摆满了崭新的工具书。
“您好,请问一下,你们图书馆的书现在也可以对外出售了吗?”
一位工人好奇地询问。
\"没错,这是红星图书馆首次对外出售工具书。
如果你有喜欢或感兴趣的书籍,都可以在这里挑选,每本书售价一块钱,选中后就能带回家尽情阅读。\"
冉秋叶笑容亲切,用专业的话语向工人介绍。
\"真的吗?我还以为图书馆的书只是借阅,不能购买呢。\" 工人一听,立刻兴奋起来,快步走向书架查看。
\"您好,请问这本书也是一块钱吗?\"
一位戴黑框眼镜的中年工人手拿工具书来到柜台前询问。
冉秋叶认出了这位工人。
图书馆开馆首日,正是这位工人师傅第一个退掉借书证,取走了两元押金。
然而次日,他又带着两元回来办理借书证。
前一天退证,第二天办证,实在让人觉得奇怪。
而今天,这位工人师傅又是第一个购买工具书,冉秋叶自然热情迎接,为他开好发票,收了一块钱。
之后,这位师傅便朝门外走去。
走到门口时,他还特意将所购工具书和发票一同递给保安刘光天检查。
\"行了,没问题,您可以走了,回家好好读这本书,别浪费这一块钱。\" 刘光天笑着说道。
\"放心,这一块钱绝对不会白花,绝对超值。\"
那位工人师傅捧着书,如获至宝般离开。
有了第一位顾客,后面的人纷纷跟进购买。
\"我也要买一本,也是一块钱吗?\"
\"这本书不错,我能买两本吗?\"
\"我特别喜欢这本电焊工具书,想买三本送给朋友,可以吗?\"
工具书销售区瞬间掀起抢购热潮。
不到半天时间,六类共一千二百本工具书全部售罄!
来晚的顾客捶胸顿足,懊悔不已。
这下可累坏了冉秋叶,数钱数得手指发麻。
并非所有人都用整钱买书。
多数工人支付的是零散的小额款项,甚至几分几毛也都有。
冉秋叶需要仔细清点每一分钱,不能有丝毫疏忽。
一周内售出了1200本工具书,总收入正好是1200元。
确认这笔金额无误后,冉秋叶将满满一箱现金交给林枫。
“辛苦了,这是我特意为你买的水果罐头,尝尝吧。”
林枫转身从包里拿出一罐水果罐头递给她。
看着那熟悉的罐头,冉秋叶的脸颊瞬间泛起红晕,记忆中关于上次吃罐头的画面涌上心头。
她轻声说:“谢谢你记得我喜欢这种味道。”
接过罐头,她温柔地望向林枫,眼中满是感激:“伯父伯母都好吗?最近我忙得没空去看他们。”
“他们都挺好的,多亏你的关心。
还有,真的要谢谢你给我这份高薪又意义非凡的工作。”
冉秋叶笑着说道。
“傻丫头,这没什么好谢的。
赶紧回去工作吧,注意休息。”
林枫说完便将钱收入系统空间。
在他看来,这些钱完全归他所有。
李主任对图书馆卖书的具体情况并不在意,他更看重的是这座红星图书馆带来的面子效应,这可是他的政绩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