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 > 第109章 刑部侍郎:殿下为何总摸尸体验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9章 刑部侍郎:殿下为何总摸尸体验尸?

一、晨雾锁尸

寅时的刑部殓房浸在青灰色雾气里,石静娴指尖划过冰凉的铜盆边缘,水面倒映出胤礽那张剑眉星目的脸——此刻这张脸上正浮着与太子身份极不相称的兴奋。

\"殿下,这是今春第三具河漂子了。\"刑部主事哆嗦着掀开草席,腐臭惊飞檐下麻雀。尸体肿胀如鼓,脖颈处却有一道极细的切痕,像裁缝剪断的丝线。

石静娴俯身时,织金蟒纹袖口险些沾到尸水。她忽地想起穿越前那具清代女尸,锁骨翡翠压襟在解剖灯下泛着幽光3。而眼前这具男尸腰间佩的羊脂玉牌,竟与毓庆宫库房失窃的那批贡品纹样一致。

\"取三钱砒霜、二两陈醋,蒸熏两个时辰。\"她话音未落,满屋子胥吏齐刷刷跪倒。主事额头抵着青砖颤声道:\"《洗冤录》载明验尸需焚苍术皂角,殿下这方子……\"

屏风后传来瓷器碎裂声,刑部侍郎李光地摔了茶盏:\"太子是要效仵作贱役乎?\"

二、朱砂点骨

乾清宫的日影西斜三寸时,石静娴正捏着人骨尺量髌骨间距。蒸腾的砒霜白雾里,那道原本几不可见的切痕逐渐显现——凶器是把长七寸三分、刃口带弧度的剔骨刀,与御膳房上月报损的刀具分毫不差。

\"殿下!\"李光地冲进来时险些被尸台绊倒,\"宗人府弹劾您秽触尸身,皇上召您……\"

石静娴突然抓住他手腕按向尸体肋下:\"李大人摸到这几处骨裂否?死者遭人按住此处窒息而亡,颈间刀痕不过死后伪作。\"她蘸着朱砂在宣纸画人体结构图,浑然不觉自己用了现代解剖术语,\"真凶惯用左手,且与死者熟识。\"

李光地盯着她袍角沾染的尸蜡,突然想起二十年前陈廷敬验杨春案时,也是这般不顾礼法地扑在腐尸上。那时先帝赞他\"明察秋毫\",如今太子这般行径,却要被骂\"离经叛道\"。

三、九龙壁辩

康熙的龙纹靴底碾过甬道积雪时,石静娴正跪在九龙壁前背诵《大清律例》。冰碴子渗进蟒袍膝襕,她却嗅到一丝当归混着艾草的味道——是胤礽扮的太子妃在转角处偷偷烧暖炉。

\"保成近来颇通刑名。\"康熙摩挲着翡翠扳指,目光扫过她袖口朱砂,\"可知宋慈因何着《洗冤录》?\"

\"为生者权,为死者言。\"她脱口而出的瞬间,瞥见李光地瞳孔骤缩。这个被史书记载为理学名臣的老人,此刻袖中滑落半卷《格物补编》——正是她上月\"遗失\"在东书房的手稿。

康熙忽然大笑,震落琉璃瓦上的积雪:\"当年朕擒鳌拜,也曾亲手验看其尸首七处刀伤!\"帝王的手重重拍在她肩上,\"三日后早朝,朕要听你奏陈河漂子案。\"

四、血鉴迷局

当夜毓庆宫烛火通明,石静娴对着三具尸体证物蹙眉。忽有宫女呈上漆盒,揭开竟是胤礽偷藏的止疼药方,背面蝇头小楷写着:\"御膳房王太监侄儿在通州码头做牙人。\"

她猛然站起碰翻烛台,蜡油滴在尸格目上模糊了字迹。三具河漂子脚底都有运河泥沙,而通州正是贡品入京的第一道关卡。那个总在朝堂弹劾太子\"阴柔失德\"的御史,书房里供着的正是羊脂玉雕的送子观音……

五更钟响时,石静娴攥着玉牌冷笑。什么鬼神索命、河伯娶亲,不过是一出盗卖贡品、杀人灭口的连环戏。她蘸着朱砂在折子上写:\"请奏查内务府广储司历年玉器册簿\",最后一笔力透纸背,像把染血的刀。

伏笔暗埋

羊脂玉牌:与后续江南织造贪腐案勾连,揭开康熙朝贡品走私网络

李光地的《格物补编》:铺垫其后期成为女主改革派重要助力

止疼药方传信:暗示胤礽已在后宫组建情报网,与女主前朝行动呼应

(本章通过一具河漂子尸体,将宫廷阴谋与市井犯罪勾连,在展现女主专业能力的同时,刻画李光地等传统文人的思想转变。验尸过程结合《洗冤录》真实记载,砒霜蒸熏法参考古代\"血荫\"检验技术,在历史框架内合理化女主的\"超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