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陈宇的1983重生之旅 > 第387章 全球产业链的棋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987年早春,沪市的晨雾还未散尽,天宇电子总部的会议室内已经座无虚席。陈宇站在巨大的电子沙盘前,红色光点在全球地图上闪烁,代表着企业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合作项目与销售网络。他手中的激光笔划过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大陆,声音低沉而有力:“贸易战的教训告诉我们,只有掌控完整的全球产业链,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技术总监将一份厚厚的报告推到桌上,纸面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陈总,我们自主研发的第三代芯片生产线已经完成调试,但关键设备的精密部件仍依赖进口。另外,纺织原料的供应链在非洲地区也遇到了运输瓶颈。”

陈宇眉头紧锁,这些问题犹如卡在咽喉的鱼刺。他沉思片刻,目光扫过参会的高管:“我们要做两件事。第一,在东南亚建立芯片封装测试基地,同时与国内设备厂商合作,攻克高端光刻机技术;第二,在非洲投资建设棉花种植园和物流枢纽,把产业链延伸到源头。”

然而,计划刚一启动,便遭遇了来自国际资本的强力阻击。欧美企业联手向东南亚国家施压,以“环保风险”和“就业冲击”为由,阻挠天宇电子的建厂计划。在非洲,当地的传统贸易商与国际巨头勾结,抬高棉花收购价格,并散布谣言称中国企业“掠夺资源”。

面对重重阻力,陈宇决定兵分两路。他亲自飞往东南亚,带着最新的环保生产方案和就业培训计划,与当地政府展开谈判。在马来西亚的招商会上,陈宇向与会官员展示了天宇电子的“绿色工厂”模型:“我们的生产线不仅零污染,还能为当地创造五千个就业岗位。更重要的是,”他指着屏幕上的技术转移协议,“我们愿意分享芯片封装技术,帮助马来西亚建立自己的电子产业。”

与此同时,在非洲大陆,天宇电子的团队深入各个产棉区。他们不仅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棉花,还为当地农民提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灌溉设备。当看到中国专家指导下的棉田产量翻倍,谣言不攻自破。肯尼亚总统亲自接见了陈宇,双方签署了共建农业产业园的合作协议。

但真正的挑战来自技术领域。高端光刻机被誉为“芯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全球90%以上的市场被欧美企业垄断。陈宇将未来科技研究院的精锐力量全部投入到光刻机项目中,同时联合国内十余家科研院所,组成“国之重器”攻关联盟。

实验室里,工程师们连续三个月吃住在车间,反复调试光学系统和精密机械部件。当第一台国产光刻机成功刻出7纳米芯片的那一刻,整个团队沸腾了。然而,还没等他们庆祝,欧美企业立刻启动了专利诉讼,声称中国的技术“侵犯了他们的核心专利”。

陈宇早有准备。他带着律师团队在国际法庭上据理力争,同时公布了详细的研发日志和技术突破点。更关键的是,他巧妙地利用了国际贸易规则中的“专利交叉授权”条款,以天宇电子在5G通信和物联网领域的专利作为筹码,与对方展开谈判。最终,双方达成和解,中国企业获得了光刻机技术的部分使用许可。

在构建全球产业链的过程中,陈宇还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新机遇——跨境电商。他力排众议,投入巨资搭建了“丝路通”国际电商平台,将中国的电子产品和纺织品直接销往全球消费者手中。这个平台不仅打破了传统贸易商的垄断,还催生了新的物流和支付体系。

1988年初,天宇电子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首家在美股上市的中国科技企业。敲钟仪式上,陈宇对着全球媒体说道:“我们今天站在这里,不是为了证明中国企业能赚多少钱,而是要证明,中国可以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全球产业链,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然而,成功的背后,危机从未远离。当天宇电子的产业链网络遍布全球时,竞争对手开始采用更隐蔽的手段——扶持新兴企业进行模仿和低价竞争,在关键原料市场制造供应短缺,甚至通过网络攻击破坏企业的全球数据系统。

陈宇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敲响警钟:“我们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更强大的阻力。但记住,”他握紧拳头,“这条道路没有退路。只有不断创新,不断突破,才能让中国的产业链在全球棋局中占据主动。”

夜幕降临,天宇电子的总部大楼依然灯火通明。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陈宇和他的团队,正以更坚定的步伐,继续书写着中国企业全球化的传奇篇章。而前方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更激烈的产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