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玄幻魔法 > 修仙之天罡三十六变 > 第246章 攘外必先安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雄霸端坐在承运殿中,亲自处置了文官奸细徐明远。

此人确系奸细无误——当皇朝大业如日中天之际,总有些人经不住诱惑,甘愿沦为他人棋子。

雄霸并未急于取徐明远性命,只是那处置手段却算不得光明磊落。

所谓坐实其罪的证据\"传讯符\",原是雄霸事先命人悄然藏入徐明远怀中的。

一场精心设计的栽赃戏码,就此将那枚碍眼的棋子轻易拔除。

不过,此事亦暴露出皇朝内部隐患。究竟还有多少奸细潜藏其间,无人能断言。

目下皇朝初创不过数十载,这些蛀虫尚未成气候。

然若放任百年,难保不会滋生拉帮结派、贪腐成风之弊。

“攘外必先安内啊。”雄霸指尖叩击着鎏金桌案,眼底掠过一丝冷冽。

如今皇朝文官体系中的文官来源,分为两种。

其一为招募制,大抵类同“举孝贤”之法,以乡邻口碑与士人清名作为择才标尺;

其二则源自独孤书院,凡能跻身朝堂者,皆需历经层层考核筛选。

这两条路径孰优孰劣?即便身为帝王,雄霸亦难断言。

为此,他在皇朝明面上设下“密谍司”,以查察百官言行、缉拿细作;

暗地里更有轩辕殿织就情报天网,如阴影中的利刃时刻悬于权臣头顶。

这般双轨监察虽见成效,却终难根除隐患。

雄霸也曾动过以“奴印”掌控臣下的念头。

然此术需以雄霸自身神魂之力为引,若大面积施用,非但损耗修为,更会干扰他参悟天道的清明心境。

权衡再三,这等饮鸩止渴之法终究被他搁置。

殿外秋风掠过檐角铜铃,雄霸望着案头堆积的密报,忽然想起徐明远怀中那方栽赃的传讯符。

或许在这巍巍皇权之下,永远都有阳光照不到的阴诡角落,而他能做的,唯有在明暗之间不断织补那张看似坚不可摧的权力之网。

“这事还得,请教一下父亲。”

雄霸想到了其父独孤信,说起这独孤皇朝,背后没有独孤信谋划,绝对发展不了这么快。

雄霸心知肚明,目前大战在即,是的向父亲请教一下。

雄霸负手而立,目光掠过殿外鎏金飞檐,心中忽然涌起几分对至亲的牵挂。

抬脚朝灵树福地走去时,灵树福地向来是皇朝最安宁的所在。

通过传送阵来到灵树福地后,便望见父亲独孤信负手立在灵泉边,头发被山风轻轻扬起,母亲木伽罗与外祖爷木老丈则围坐在百年银杏树下,案头摆着刚炼好的丹炉,青烟袅袅间浮动着几缕药香。

三人面容皆是一派祥和,虽已修至元神境界,却仍保持着凡人般的亲厚相处之态——这般烟火气与道骨仙风并存的画面,总让雄霸心底泛起暖意。

“父亲,母亲,外祖爷。”他开口唤人,语气里带着三分孺慕,七分敬重,“今日处理完政务,忽然想过来陪陪你们。”

木伽罗抬眼,指尖轻轻拂过石桌上的丹瓶,唇角含着笑:“来得正巧,你外祖刚炼了‘清神丹’,正说要给你送些去。成天埋首政务,到底要顾着些神魂休养。”

雄霸走近时,留意到木老丈指尖摩挲着一本泛黄古籍,封皮上“医经”二字隐约可见。

他忽然想起父亲曾说过,元神境界后需寻大道之路,而母亲与外祖皆在钻研以“医”入道。

这念头让他心中一动,面上却仍是温和:“听闻二老在参研医道,可有什么需要孩儿帮忙的?若需药材或典籍,尽管吩咐便是。”

独孤信转身时,目光里带着几分欣慰。他抬手轻拍雄霸肩膀,语气里既有长辈的关切,亦有同道的期许:

“你母亲与外祖已将‘医经’参透通透了,近日正琢磨着如何将医道的玄奥融入丹道。这事儿急不得,却也需心无旁骛——你能记挂着,便是孝心。”

雄霸闻言,目光落在灵泉畔肆意生长的药草上,忽然想起朝堂之上那些波谲云诡。

比起权力争斗,眼前这般潜心向道的光景,竟显得格外珍贵。

他弯腰替木老丈添了盏灵茶,笑道:“逸云大陆入道者寥寥,但若论以医道证道,整个大陆怕再无比二老更合适的。父亲的‘医经’玄妙无双,二老又有这般慧心,他日必能在医道上踏出一条康庄大道。”

木老丈哈哈大笑,指节轻叩丹炉:“你这孩子,倒会拣好听的说。不过你父亲这套秘术,确实让我们茅塞顿开。前几日试着用‘生肌丹’配合‘医经’针法,竟能让濒死之人多延三日寿命——虽离起死回生尚远,却也算初窥门径了。”

雄霸听得认真,眼中泛起光亮:“三日光阴,于凡人而言已是天大的功德。待二老参透医道,怕是能让这世间少些生离死别。”

雄霸顿了顿,又补一句,“到那时,皇朝子民皆知有两位活神仙护佑,又何愁民心不稳?”

这话半是真心,半是巧思。

独孤信与木伽罗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读出几分笑意——这孩子,如今越发懂得如何将家事与国事圆融相济了。

暮色渐起时,灵树福地的灯盏次第亮起。

雄霸陪着长辈们用完灵膳,见木伽罗将新炼的丹药装入玉匣,忽然伸手接过:“明日早朝后,我亲自将这些丹药用在勤政殿的‘聚灵阵’里温着,也好让母亲放心。”

木老丈望着他背影,忽然低笑:“这孩子,看似在谈修道,实则句句都在说‘皇朝需要你们’。偏偏让人听着舒坦,挑不出半分功利气。”

独孤信望着天边星河,轻轻摇头:“能将家国情怀藏在温情里,才是真智慧。他啊,到底是青出于蓝了。”

“父亲,我正有事要向您请教呢。”

雄霸微微俯身,姿态恭谨却不显拘谨,目光里带着对长辈的信赖,亦有对智者的期许。

独孤信抬手示意他坐下,指尖轻轻摩挲着案头玉镇纸,唇角含着几分了然:“哦?何事让你这般郑重?说来听听。”

雄霸于是将皇朝近日的内忧外患徐徐道来,从文官体系的暗流涌动,到边境修仙势力的蠢蠢欲动,言语间既有对局势的精准剖析,亦隐含着对破局之法的探寻。

末了,他抬眼望向父亲,目光里多了几分恳切:“如今这盘棋看似错综复杂,却总觉得缺了枚能盘活全局的棋子。”

“这事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

独孤信听罢,指尖轻叩桌面,眼中泛起微光,“内忧外患看似两分,实则同源——朝堂无柱石,则政令难出中枢;边疆无强将,则外敌窥伺人心。若要根治,需先固其本。”

“请父亲指点。”雄霸身子微倾,神情专注如求学的弟子。

“皇朝内,你缺少一位能担当大任的助手。”

独孤信目光灼灼,“为何不选一位能人做丞相?总揽政务、整肃纲纪,你方能腾出精力治军固边。”

他顿了顿,又补一句,“当年我与你提及官制时,曾说过‘丞相者,上佐皇上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如今正是用这话的时候。”

雄霸闻言,指尖轻轻摩挲着茶盏,似在琢磨字句里的深意。

少顷,他抬眼笑道:“父亲所言极是。只是这‘能人’二字,看似简单,实则千头万绪。能担起‘丞相’之责者,需兼具眼界、魄力与胸襟——不知父亲心中可有合适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