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 > 第107章 朱厚熜:旨意!着天下藩王齐聚京师,观炮决,犬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7章 朱厚熜:旨意!着天下藩王齐聚京师,观炮决,犬决!

烛火摇曳中,他用朱砂在州县密集处重重标记,又在京师位置画了个醒目的圈。

远处传来更夫梆子声,惊起栖在槐树上的夜枭。

朱厚熜望着星空喃喃自语:\"张居正,且看你能否如朕所愿,成为这棋盘上的关键一子...\"

张居正任职户部给事中不过数月,便以雷霆手段掀起波澜。

他在核查各地税赋账目时,发现山西巡抚虚报田亩、私吞盐引。

连夜奋笔疾书数千言,弹劾奏章递入乾清宫。

朱厚熜览毕,朱批\"着即彻查\"四字,震动朝野。

山西官场一夜之间十余名官员落马。

朝堂之上,各方势力开始蠢蠢欲动。

以吏部侍郎卢承僧为首的守旧派,在御前会议上公然发难:

\"陛下,张居正不过七品小吏,越权弹劾封疆大吏,此乃坏了祖宗法度!\"

朱厚熜淡淡说道:\"祖宗法度?朕看是某些人拿来护短的遮羞布罢了。\"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噤若寒蝉。

却也更加笃定帝王对张居正的倚重。

与此同时,外放的进士们境遇迥异。

徐文长在浙江遂昌县任上,虽勤勉政务,却因触动当地商贾利益,屡屡受阻。

某日,他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夹着半块带血的玉佩,警告他\"莫要多管闲事\"。

……

紫禁城。

朱厚熜召见张居正于,案上摆着厚厚一摞各地官员密报,道:

\"这些封疆大吏,不是虚报政绩,就是推诿塞责,该如何整治?\"

张居正从容应答:\"回禀陛下,当行考成法。”

“立限考事,以事责人,务责实效。\"

朱厚熜目光如炬,盯着张居正:“好,就由你牵头拟定章程!\"

消息传开,朝堂再次哗然。

守旧派纷纷上折反对,指责张居正\"妄议祖制,祸乱朝纲\"。

但朱厚熜力排众议,下旨成立\"考成法推行衙门\",命张居正总领其事。

张居正深知此举风险巨大,却也明白这是实现抱负的良机。

他闭门三日,与幕僚们反复推敲细则。

最终拿出一套严密的考核体系:六部、都察院将所办之事,逐月检查;

六科稽查六部之弊,内阁稽查六科之失。

然而,推行考成法绝非易事。

张居正首当其冲的对手,便是执掌吏部多年的尚书卢承僧。

卢承僧表面配合,暗中却指使下属拖延推诿,故意在考核标准上制造混乱。

某次朝会上,卢承僧拿着一本账目,阴阳怪气道:

\"张居正这考成法,恐非治国之道。\"

张居正当场调出各地实际执行数据,一一驳斥:

\"若因繁琐而废,何以正吏治?何以安民心?\"

朱厚熜拍案:\"尔等若觉得繁琐,不如让贤!\"

卢承僧脸色骤变,不敢再言。

在张居正的铁腕推行下,考成法初见成效。

但树大招风,张居正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深夜,他的宅邸外时常有黑影徘徊;

上朝途中,也多次遭遇\"意外\"。

徐锋命锦衣卫暗中保护,某次查获一封匿名信,信中赫然写着:

\"张居正,劝你莫要太过得意,小心身首异处!\"

朱厚熜得知此事后,召张居正入宫。

\"怕吗?\"朱厚熜盯着他的眼睛问道。

张居正躬身一拜,道:\"臣蒙陛下知遇之恩,纵万死不辞。\"

朱厚熜微微颔首,命人取来尚方宝剑。

掷于张居正面前:\"此剑赐你,凡阻挠考成法者,先斩后奏!\"

……

翌日!

紫禁城文华殿内,张居正将新绘制的《天下赋税舆图》铺展在御案之上。

地图上用不同颜色标注着各省税赋完成进度。

红色区域代表超额完成。

而云南、贵州等地大片的苍白色刺得朱厚熜眉头紧皱。

“云南沐王府辖下矿税十成仅缴三成,”

张居正:“汪直余党在沿海私通东瀛,更令东南赋税雪上加霜。”

话音未落,司礼监太监尖着嗓子跨进殿门,禀道:

“陛下,东厂截获密报,东瀛五大大名正在九州岛集结浪人,疑似与汪直残部勾结!”

朱厚熜喝了一口祁门红茶,道:“曹正淳,你亲率锦衣卫东渡,务必查清虚实!”

“张居正,考成法须加快推行,朕要在半年内见到真金白银!”

“微臣遵旨!”

三日后,曹正淳率领三百锦衣卫乔装成商船队,自宁波港悄然启航。

……

与此同时,张居正正在户部衙门推行“清丈田亩”新政。

他将算盘重重砸在桌上,对着前来扯皮的江南税吏厉声道:

“苏州府申报田亩竟比洪武年间还少?当我大明户部是摆设?”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喧哗。

保守派刑部侍郎孙植带着御史台官员闯入,手中高举弹劾奏折:

“张居正擅自变更丈量规制,实乃乱政!”

张居正不慌不忙展开一卷泛黄文书:“永乐年间《田赋则例》载,丈量需以步弓为度,然各地弓尺长短不一。”

“本官已命人制统一铁弓,误差超过分毫者,以欺君论处!”

孙植涨红着脸欲争辩,忽有快马送来八百里加急。

曹正淳在九州岛发现汪直旧部与岛津家密会,现场搜出刻有“大明宝钞”字样的假币印版。

朱厚熜连夜召见张居正,御案上摆着曹正淳飞鸽传书带回的倭寇布防图。

“汪直余孽竟在造伪钞扰乱我大明金融!”

朱厚熜将密报摔在地上,“考成法若不能充盈国库,拿什么平倭?”

张居正拾起图纸,目光扫过图上标记的五处倭寇据点:

“陛下,臣请在东南推行‘一条鞭法’,赋税徭役并为征收白银,既可杜绝假币流通,又能充实军饷。”

“爱卿推行便是,朕做你靠山!”朱厚熜缓缓说道,

“臣感激涕零……”张居正躬身一拜。

……

嘉靖元年,殿试尘埃落定,文华殿丹墀下新科进士的谢恩声尚未消散。

刑部尚书便捧着朱砂勾红的《秋决名册》疾步入殿。

朱厚熜目光扫过奏疏末尾\"请旨开秋闱斩刑\"的字样,道:

\"传旨,着天下藩王十五日内齐聚京师,观刑秋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