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人群中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叫骂声,唾沫星子几乎要淹没了销售科长。

他哆嗦着捡起散落一地的钱,一张张沾满了泥土和灰尘,就像他此刻的心情,狼狈不堪。

他想要辩解,想要反驳,可所有的话语都堵在了喉咙里,发不出任何声音。

沈良走得干脆利落,没有一丝停留。

一千块,对他来说确实是一笔巨款,几乎掏空了他所有的积蓄,但他并不后悔。

他清楚地知道,如果今天不反击,以后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

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杀鸡儆猴。

回到简陋的办公室,沈良的心绪依旧难以平静。

他用力揉搓着太阳穴,试图驱散脑海中纷乱的思绪。

连铸机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就遇到了这样的阻碍,以后的路还长着呢,还不知道有多少困难在等着他。

“沈工,你没事吧?”赵工担忧地问道。

“没事,”沈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一点小插曲而已。”

“沈工,你今天真是太厉害了!”年轻的技术员兴奋地说道,“你竟然真的敢打销售科长,还让他当众出丑,真是太解气了!”

“是啊,沈工,”另一个技术员也附和道,“销售科那帮人,平时嚣张跋扈惯了,早就该有人治治他们了!”

沈良摆摆手,示意他们安静下来:“好了,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他走到桌前,拿起连铸机的设计图纸,目光变得坚定而深邃:“连铸机,我们一定要把它做出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沈良和他的团队全身心地投入到连铸机的研发工作中。

他们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这个项目上。

没有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他们就用手绘图纸,一遍遍地修改,一遍遍地完善。

没有精密的加工设备,他们就用土办法,一点一点地打磨,一点一点地组装。

资金短缺,他们就四处筹措,甚至把自己贫瘠的工资都拿了出来。

材料不足,他们就跑遍了废品收购站,寻找可以利用的废旧零件。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也经历了无数的失败和挫折。

但他们从未放弃,从未退缩。

他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成功。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顺利。

销售科长被沈良当众羞辱后,怀恨在心,一直在暗中寻找机会报复。

他四处散播谣言,诋毁沈良和他的团队,说他们是在浪费国家资源,是在搞形式主义。

他还利用自己的职权,故意刁难沈良,不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材料和设备。

沈良的处境越来越艰难,他的团队也开始出现分歧。

“沈工,我们还要继续下去吗?”一个技术员沮丧地问道,“我们已经投入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连铸机还是没有一点进展。我们是不是应该放弃了?”

“是啊,沈工,”另一个技术员也说道,“销售科长一直在给我们使绊子,我们根本没办法正常工作。我们继续下去,也只是浪费时间而已。”

沈良看着他们,沉默了许久。

他知道,他们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连铸机的研发确实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而且销售科长的阻挠也让他们举步维艰。

但是,他不能放弃。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说道:“我们不能放弃!我们已经走到这一步了,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连铸机,我们一定要把它做出来!”

他的话音刚落,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了。

一个穿着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几个工厂领导。

“沈良同志,”中年男人走到沈良面前,伸出手,“我是国家冶金工业部部长,我叫李国强。”

沈良愣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冶金工业部部长竟然会亲自来他的办公室。

“李部长,您好!”沈良连忙握住李国强的手。

“沈良同志,”李国强看着沈良,语气严肃地说道,“我听说你正在研发一种新型的炼钢设备,叫做连铸机?”

沈良点点头:“是的,李部长。”

李国强继续问道:“我听说,这种设备可以大幅度提高炼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吗?”

沈良再次点点头:“是的,李部长。”

李国强深吸一口气,目光灼灼地看着沈良:“沈良同志,我希望你能把连铸机研发出来!国家需要你!”

沈良心头一震,一股热血涌上心头。

他没想到,自己的努力竟然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关注和认可。

他挺直腰杆,语气坚定地回答:“李部长,请您放心!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一定把连铸机研发出来!”

李国强满意地点点头,转头看向身后的厂领导,语气严厉地说道:“你们要全力支持沈良同志的工作,给他提供一切必要的帮助!谁要是敢阻挠他的工作,我绝不姑息!”

厂领导们一个个噤若寒蝉,连忙点头称是。

那个之前还耀武扬威的销售科长,此刻更是脸色惨白,浑身颤抖。

他知道,自己这次算是彻底栽了。

李国强离开后,厂里的气氛一下子就变了。

之前那些对沈良冷嘲热讽的人,现在都换上了一副谄媚的笑容,争先恐后地向他示好。

沈良对这些虚情假意的人不屑一顾,他只想尽快把连铸机研发出来。

有了厂里的支持,沈良的工作进展顺利了许多。他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然而,就在连铸机即将完工的时候,一个更大的难题摆在了沈良面前。

他们缺少一种关键的耐高温材料。

这种材料国内根本没有生产,只能从国外进口。

但是,由于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这种材料根本就买不到。

沈良陷入了困境。

他把能想的办法都想了,能找的人都找了,但还是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他的大学导师,一位德高望重的材料学专家。

他立刻给导师打了个电话,说明了情况。

导师听完后,沉默了许久,然后缓缓地说道:“这种材料,我们国家确实没有生产。不过,我听说苏联有一种类似的材料,或许可以替代。”

“苏联?”沈良一愣,“可是,我们和苏联的关系……”

八十年代初的中苏关系正处于冰点,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几乎中断。

“我知道,”导师说道,“但是,我们可以试试。我认识一个苏联的专家,或许可以帮上忙。”

沈良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连忙问道:“导师,您能帮我联系一下这位专家吗?”

“可以,”导师说道,“不过,我不敢保证一定能成功。”

“没关系,导师,”沈良说道,“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试试!”

导师很快就联系上了那位苏联专家。这位专家听说沈良正在研发连铸机,非常感兴趣,表示愿意提供帮助。

但是,他提出了一个条件——他需要亲自来中国,看看沈良的连铸机。

沈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然而,让沈良没想到的是,这位苏联专家竟然是一位身材火辣,金发碧眼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