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瑾寒有些不好意的看着李云志惨不忍睹的衣服:“朕不是有意的,回头朕让针宫局给你做一套新的。”
李云志笑着说道:“好啊 ,微臣这套衣服可是第一天上身就被陛下糟蹋的不成样子了。
陛下赔给微臣一套新的也是应该的。”
叶瑾寒:......
李云志不该说一套衣服而已,回去洗洗不就行了。
不过他是皇帝,一言九鼎,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一套衣服而已,他还赔得起。
李云志也不再逗弄叶瑾寒了,而是问道:“陛下现在心情可好一些了?”
叶瑾寒点了点头:“好多了,朕从来没一下子杀过这么多人,而且还是大过年的。
你不知道那些被杖毙的宫人骨头都被打碎了,被拖走的时候如同一滩烂泥,板子上都是红色。
虽然他们罪有应得,但朕着实害怕。每每午夜梦回,都会梦到那个场景。
而且梦里朕还是个荒淫残暴的昏君,遭到了众叛亲离。”
说白了这才是叶瑾寒最为害怕的地方,他努力了这么多年,屁股下面的龙椅子好不容易牢固了些,却被人指责是暴君。
他怕对不起祖宗基业,更怕天下万民对他寒心,再加上朝中那些老臣们一个劲儿的上奏折指责他,他心里承受的压力自然就大。
有时候叶瑾寒都怀疑自己如此果决的处置那些宫人是不是有欠考虑了,若是自己能找李云志商量一下会不会就不是这种结果了。
李云志安慰他道:“陛下多些心了,作为帝王既要有菩萨心肠更要有雷霆手段才能镇得住那些人。
陛下不过是处置了几个吃里扒外的奴才而已,跟荒淫残暴压根就扯不上边。
陛下就不要自己吓唬自己了。
至于陛下晚上做噩梦不过是因为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过不去自己心里那道坎罢了。
微臣不才跟人学些道术,微臣给陛下画一张符,您放在枕头底下或者随身携带,保管陛下高枕无忧。”
叶瑾寒听到这话顿时眼睛一亮:“真的吗?没想到云志哥哥还有这本事?”
李云志看着叶瑾寒通红的双眼,那可怜兮兮的模样就跟小兔子似的心里倒是柔软了几分,当即就拿起朱笔画了一张符。
然后折成了一个三角形状递给了叶瑾寒。
叶瑾寒就小心翼翼的把东西接过来放进了自己随身携带的荷包里。
做完这些事李云志才想起自己进宫的目的。
于是便把自己这几日规划的事情跟叶瑾寒说了一遍。
叶瑾寒越听眼睛瞪得的越大,最后咽了咽口水说道:“这些锦衣卫和东厂要是建成那朕岂不是对朝廷百官和地方官员的一举一动都清楚的很吗?”
李云志认可的点了点头:“这是自然,目前陛下手里虽说有一定的权力,但是地方藩王和朝中大臣权力过大,皇权自然就会被削弱。
政令不一,这不利于我们大魏朝的发展。
所以陛下要高度集中皇权,让其他势力高度依附皇权所有官员的劲才会往一处使。
本来微臣觉得几方相互牵着也不错,但是后来想想这样只会导致大家相互推诿,扯皮,不干事实,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陛下是圣明的君主,相信权力集中在您的手里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陛下若是直接让他们交出手中的权利,他们自然是不肯的。
若是陛下强行收回只会引起各方的动荡和反对。
对目前大魏的局势不利,所以陛下要想收拢皇权必得另外开辟一条蹊径。
这锦衣卫可以负责侦查逮捕审讯等职责,东厂可以监查百官,二者也可以相互牵制,防止一方权力过大。
不过这两者都要牢牢的控制在陛下手里,让他们为陛下所用。
这些人不需要太多,但是这些人都是要有些功夫在身上的。
就算将来遇到什么紧急情况,他们也是一股强有力的战力。”
叶瑾寒听到这话不住的点头:“这个主意好,朕新成立东厂和锦衣卫,没动他们的利益,他们自然也不能反对,
等这些人慢慢的把他们的权利侵蚀掉,等他们再回过头来就来不及了。
有这么好的主意你为什么不早提出来呢?”
李云志听到这话笑着回道:“陛下,不是微臣不愿意早早提起此事,只是这锦衣卫和东厂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设置。
陛下当初连龙椅都没坐稳呢,就忙着搞这些,那些朝臣会同意吗?
再说了,设置锦衣卫和东厂也需要银子,更需要选拔心腹担任重要官职。
微臣说句大不敬的话,当初陛下要钱没钱要人没人,想要设置锦衣卫和东厂根本不现实。”
尽管李云志这话说的不好听,但叶瑾寒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是事实。
尽管国库里现在也不算富裕,但是已经比前几年的时候好太多了。
起码国库里不缺粮草,银子虽然还有缺口,但是去年的银矿和蜂窝煤都赚了不少银子。
除去给军队的粮饷应该还有结余。
至于以前欠下的债可以慢慢还,也不急在这一时。
然而李云志却想双管齐下,不仅要有权有钱也是迫在眉睫的事。
他对大魏未来的经济发展虽然有了一定的规划,但是具体的还要再仔细计划一下。
光靠着蜂窝煤和羊毛加坊还不行,毕竟朝廷实在是太穷了。
李云志又跟叶瑾寒商议了一番,这东厂的人选可以从宫中的小太监中筛选出一批机灵的,平时多加训练。
而东厂的第一任督主就由九喜担任,别人不知道,但是叶瑾寒和李云志都清楚这九喜其实是个高手。
只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九喜很少在人前出手罢了。
依照九喜对叶瑾寒的忠心,不怕他会背叛叶瑾寒。
而且别看这些宦官,他们的忠心程度绝对比那些朝中大臣要高,因为他们不能成婚生子,也不可能有后代。
所以他们不会为了家族考虑,只会忠心效忠皇帝,依附皇权。
当然历史上宦官乱权的事也不是没有,但是相对来说还是好把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