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乱世边军一小卒 > 第586章 为今之计,唯有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86章 为今之计,唯有战!

一片混乱之中,太医被火速召来,经过一番紧张的施救,李金刚才悠悠转醒。

他躺在龙榻上,眼神先是茫然,随即被巨大的痛苦和暴怒填满。

一把推开正在为他擦拭嘴角血迹的内侍,他强撑着要坐起来。

“陛下,您龙体要紧,还需静养啊!”冯亮连忙劝阻。

“静养?”

李金刚声音嘶哑,眼中布满血丝,“兀术的骑兵就要冲到朕的鼻子底下了!你让朕如何静养?”

他猛地一挥手臂,指向北方,“十四万大军没了!马宗亮这个废物!误朕大事!误朕江山!”

他胸口剧烈起伏,又是一阵咳嗽,吓得太医和内侍魂飞魄散。

但李金刚硬是压下了喉间的腥甜,目光扫过榻前跪倒一片的文武大臣,一字一句地说道:

“传旨!集结京营所有能动用的兵马!朕要御驾亲征!与那兀术决一死战!”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陛下不可!万万不可啊!”

冯亮第一个磕头劝阻,声音带着哭腔,“陛下乃万金之躯,一身系天下安危!如今新败,士气低落,贼势正盛,陛下岂可亲履险境?”

“是啊陛下!京营兵力空虚,还需拱卫京师,若陛下再有闪失,国本动摇,则大势去矣!”另一位大臣也涕泪交加地附和。

“臣附议!陛下三思!”

“陛下,当务之急是稳定人心,固守京城,让四方勤王啊!”

劝阻之声此起彼伏。

李金刚看着这群平日里高谈阔论,此刻却只会磕头劝谏的臣子,心中一股邪火猛地窜起。

他挣扎着要下榻,怒喝道:“不御驾亲征?那你们告诉朕!如今谁还能率军去与兀术交战?谁?”

他的目光如同利剑,扫过每一个人。

大臣们纷纷低下头,无人敢与之对视,更无人能给出一个答案。

连马宗亮这样久经沙场的大将都一败涂地,朝中还有谁能担此重任?

最终,李金刚的目光定格在右相冯亮身上:

“冯亮!你一向足智多谋,你来说!如今之计,该当如何?”

冯亮被点名,身体微微一颤,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

他支支吾吾,嘴唇哆嗦了半天,才艰难道:“陛下……此事……此事关系重大,容臣……容臣与诸位同僚细细商议……”

“商议?等到你们商议出结果,兀术的马蹄就要踏破这紫微宫了!”

李金刚毫不留情地打断他,语气中充满了失望和嘲讽。

见皇帝和右相都陷入僵局,底下的大臣们更是乱了方寸。

有人出列,声音发颤地提议:

“陛下,北狄势大,不可力敌……不如……不如暂避锋芒,迁都金陵,凭借大江天险,再图后计……”

“荒谬!”立刻有人反驳,“未战先逃,岂不令天下人耻笑?况迁都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谈何容易!”

又有人怯生生地道:“或……或可遣使与北狄和谈?许以金银岁币,令其退兵……”

“和谈?兀术新获大胜,气焰正炽,岂会轻易罢兵?此乃与虎谋皮!”

主战派的将领立刻出声呵斥,虽然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战。

朝堂之上,迁都派与和谈派、以及不知所措的主战派争论不休,乱成一锅粥,却拿不出任何切实可行的方案。

绝望的气氛如同浓雾,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就在这时,一个清朗而坚定的声音响起,压过了嘈杂的争论:

“皇兄!臣弟以为,迁都、和谈,皆不可取!”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出声的正是前去风陵渡与赵暮云和谈的亲王李元。

他越众而出,眼神异常明亮。

李金刚看向自己这个一向不问政事的弟弟,皱了皱眉:“元弟,你有何见解?”

李元躬身一礼,声音清晰地说道:“皇兄,兀术目标明确,就是要重现去年围困京城之局,甚至意图吞并我大奉!”

“迁都乃是示弱,一旦南迁,则北方疆土尽丧,民心士气崩解,再难恢复!”

“和谈更是妄想,在兀术大胜之下,我朝需付出何等代价?只怕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亦难填其壑!”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群臣,最后回到李金刚身上:“为今之计,唯有战!而且必须胜!方能挽回危局!”

“哼,说得轻巧!”

冯亮忍不住开口道,“王爷,马元帅十四万大军尚且溃败,如今京城附近,还有谁能领兵出战?谁能抵挡兀术兵锋?”

李元似乎早已料到有此一问,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李金刚:

“皇兄,您别忘了,我们不是已经与赵暮云和谈,共同抗狄了嘛?”

“原本赵暮云在兀术后方断其后勤,并攻下了幽州。但他却将幽州放弃,这才导致兀术没有后顾之忧,全力与我军大战。”

“因此,皇兄首先要下诏,公告天下,怒斥赵暮云不守盟约,责令其马上出兵参与作战。”

对啊!

顿时,朝堂之中嗡声一片,纷纷怒斥赵暮云不讲武德。

然而李金刚脸色铁青,略有些尴尬地挥手让众人停止讨论。

原来就在马宗亮战败的消息传来之前,赵暮云已经写了一封信给他。

信中说道银州这边战事吃紧,而且他攻下幽州付出了巨大的伤亡,没有能力守城,并提醒李金刚下令马宗亮不要追击,依靠城池防守,与北狄打持久战等等。

并且,赵暮云还在信中说已经给马宗亮那边也去了一封。

如果要与鞑子决战,先等他休整一个月后再议。

对于赵暮云的情况,李金刚通过自己的密探也了解的情况。

赵暮云在幽州将韩延寿击杀,并灭了阿剌罕五千骑兵,还在银州抵住三万北狄大军攻击。

而马宗亮仗着兵马多,轻视兀术,在平原上冒进,加上天气不帮人,才导致失败。

此战失败,似乎与赵暮云一点关系没有。

更何况,马宗亮一开始的意图就是想让兀术和赵暮云在幽州拼,他好渔翁得利。

哪知赵暮云却放弃了幽州。

“好了!赵暮云那边,朕会下诏责问,若是他消极不战,就不要怪我们不守盟约!”

李金刚打断众人的议论之后问李元,“元弟,赵暮云这边自然会让他有交代,但现在兀术的大军迫在眉睫,你有什么良策?”

“皇兄,臣弟举荐一人!或许可解眼下危局!”

“谁?”

“左相杨岩!”

这个名字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