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豫州,颍川!

只见一座巨大的庄园坐落在山脚下,里面还有人工湖,百花争艳,奇树耸立其中。

院落东北角,一个长须飘飘,温文尔雅的中年人倚靠在藤椅上,旁边的围炉正在煮茶,茶香飘满整个院落。

在他前面不远处,有两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正在执棋对战,两人长相相差极大。

其中一个面貌清秀,皮肤洁白如玉,说一句翩翩公子也不为过,他下棋的速度极快,仿佛不需要思索一般。

另外一位浓眉掀鼻、皮肤黝黑,眼睛较小,长的很是丑陋,但眼里闪烁着精光,是一个极为精明的人物。

“孔明,人皇举办科举,你不打算去试一试吗?”庞统笑着开口。

“如今天下太平,人皇麾下文臣武将数之不尽,吾等即使高中状元也得不到重用的。”诸葛亮下了一颗白棋,淡淡回应。

“非也,人皇向来求贤若渴,以吾等的才学谋得一官半职还是很简单的。”

诸葛亮闻言有些意动,他也想走入庙堂,施展自己的抱负。

原本按照他的推算,大汉未来应该是一片乱世景象才对,现在的结果他完全预料不到。

现在天机混乱,即使是他,也难以推演大乾的未来。

想到这他回应道:“士元对科举状元有意?”

“有一点兴趣,大乾才子何其多也,吾倒想和他们较量一番。”庞统自信一笑。

原本丑陋的面容,在他的自信微笑下,竟好看了几分。

“单凭老师门下子弟的身份,士元足以跳过院试,参加乡试了吧?”

“不错!孔明可要与吾一起?”

“吾担心拿下状元之位,抢了你的风头啊!”诸葛亮大笑一声。

“哈哈,鹿死谁手未可知,比过才知道。”庞统并没有害怕,反而期待对方去。

“吾便不去了,再隐世一段时间吧!看看这天下走势。”

“好,那吾便不劝你了。”

“孔明,真主已然出现,汝没必要再隐世了。”这时紧闭双眸的中年人终于开口了。

他就是人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乃是一个学究天人的儒者,掌握的奇术更是数之不尽。

这一世被苏铭提前一统,他也就没有散播‘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的名号,为两人造势。

天下已经统一,散播这个,定然会被制裁。

“老师也觉得亮应该出仕吗?”诸葛亮转过目光。

“嗯,不得不承认为师眼拙了,原本的乱世竟然被苏凌云拨乱反正,真是不可思议。”司马徽说话间眼里的惊讶之色尽显。

像他这等人物,可以说是算无遗策,能让他惊讶的事情几乎没有。

诸葛亮闻言沉思了起来,良久,回应道:“亮深思熟虑后,暂时不愿出仕,还是当几年山野村夫吧!”

他心中有傲骨,不愿就这么前往参加科举。

以他的才学,怎么着都要有人请他出山才是,他目前是这么想的。

“随你吧!日后不要后悔便是!”司马徽微微颔首。

在他看来,苏铭也是精通奇经八卦之人,不然何以早早聚齐了多位天命之人?

而拥有这等本事的人,不可能不知晓诸葛亮和庞统的存在,对方没来,说明两人对他来说可有可无。

若是乱世,以两人的才学,傲一些也无妨。

但如今是太平盛世,恃才傲物,终究会物极必反。

“这是亮自己的选择,绝不后悔。”

“孔明,你不去,吾便没有对手了啊!”庞统微笑开口。

“这样不好吗?吾先祝士元高中状元。”诸葛亮微笑回应。

“凭借一己之力一统华夏,开创盛世皇朝,更是开创科举制,三省八部制等史无前例的制度,孔明不认为人皇是真主吗?”

“吾可没有说过,恰恰就是人皇雄才大略,才让吾觉得没有什么可以帮得上的,还不如闲居野外,垂钓乡野之中。”

“这可不是吾认识的诸葛孔明啊!”

……

听的两人的对话,司马徽微微一叹。

诸葛亮什么都好,就是太傲了。

他也知道他的志向是扶一真主登上九五至尊之位,但眼下已然不是乱世,出入庙堂是最好的选择啊!

不过他也没多说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他不会干预。

两日后院试的结果出来了,有人欢喜有人愁,考中秀才的人兴奋地不知所以。

有一些家里富裕的,直接请全村人吃饭,庆祝他的儿子考中了秀才。

一个豪华的府邸内,里面摆了数十桌酒席,坐在桌前的男女老少都有。

“恭喜王老爷,贵公子真是天纵英才,高中状元只是时间问题。”有人拍着马屁。

“哈哈,多谢多谢,吾儿若是高中,到时候摆更大的酒席,请全镇的人一起吃。”王贵闻言哈哈大笑起来,非常高兴。

“那王老爷可就要破费了。”

“哈哈,好说,好说!”

整个府邸热闹不已,觥筹交错,一个个开怀大笑,纷纷夸赞着王家公子。

大乾各州郡这种情况有不少,过来吃席的人纷纷预祝主人家的公子高中举人或状元,成为人上人。

因为是第一届科举,他们都不知道秀才是较为容易取得的,乡试才是科举难度的开始。

等他们知道乡试的录取率之后,恐怕就不会这么乐观了。

那些落榜的书生一个个背影落寞,感觉天都塌了,都愁眉苦脸了起来。

当然,也有不服输的在为自己加油打气。

“这次不行,还有下次。”

因为是第一届科举,乡试不久后也会接着举行,中举相对来说也是最容易的一届。

往后都是三年举行一次,三年间涌现出的秀才将会更多,中举的难度也会更大。

颍川的庞统准备出仕,前往参加乡试,对他来说中举太简单了。

即使大乾的才子数不胜数,但他依旧没有放在眼里。

在他的心里,唯一的对手就是诸葛亮,但对方不参与,这一届科举的状元必定是他。

大乾第一届科举的第一任状元,怎么着都能名留青史吧?

每个身负才华的人都想施展自己的抱负,而他们最终的目标都是名留青史,被世人所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