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红楼:贾琮崛起 > 第435章 御书房夜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御书房的灯火,一直亮到了深夜。

此刻,御书房内异常安静。

沉水香的气息沉凝厚重,案头堆积的奏章似乎又高了一叠。

贾琮已换下繁复的衮冕,只着一身玄色暗龙纹常服,坐在宽大的紫檀御案后,指节分明的手正捏着一份来自江南的密报,眉头微锁。

“陛下,户部尚书林大人求见。”

常禄的声音在门外轻轻响起。

“宣。”

贾琮放下密报,眉宇间的凝重并未消散。

片刻,林如海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他依旧穿着白日那身深绯仙鹤补服,只是神情间难掩一丝疲惫,但那双眼睛依旧沉静锐利,如同历经风浪的礁石。

“臣林如海,参见陛下。”

他行至御案前,依礼参拜。

“岳父大人不必多礼,快坐。”

贾琮的声音比朝堂上温和了许多,甚至带着一丝晚辈的亲近。

他指了指御案旁早已备好的紫檀圈椅,又对常禄吩咐道。

“上参茶,要浓些。”

“谢陛下。”林如海依言坐下,没有客套。

常禄很快奉上两盏热气腾腾、散发着浓郁药香的参茶,随即无声地退下,将厚重的殿门轻轻合拢。

一时间,书房内只剩下君臣二人,翁婿之间。

贾琮端起茶盏,吹了吹热气,目光落在林如海脸上,开门见山,

“岳父,今日朝堂,虽则毕老以雷霆之势压下了明面上的反对,扬州试点也已定下,然……”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深邃而锐利。

“树欲静而风不止。那些盘根错节的利益,岂会甘心束手就擒?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尤其是扬州……”

贾琮拿起那份密报,递给林如海。

“岳父请看。这是朕刚收到的,扬州府那边,温体仁的几个老关系,还有几个与当地大盐商、丝绸巨贾勾连甚深的地方官,近来走动异常频繁。朕担心,试点未行,阻力已生。岳父此去扬州,名为总领新政,实则是踏入龙潭虎穴。”

林如海接过密报,快速浏览,眉头也渐渐锁紧。

上面的名字和一些蛛丝马迹的联系,印证了他的某些猜测。

他放下密报,脸上并无惧色,反而露出一丝沉静的决然。

“陛下所虑,臣心知肚明。”

林如海的声音沉稳有力,“扬州乃两淮盐运枢纽,富甲天下,亦是旧弊盘踞最深的渊薮之一。温党余孽、地方豪强、乃至被新政断了财路的胥吏,必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暗中串联,伺机反扑。”

他端起参茶,啜饮一口,滚烫的液体似乎给了他更多的力量,眼神愈发坚定。

“然,臣既领圣命,便早将生死置之度外!有毕老持王命旗牌同行,有陛下在朝中鼎力支持,更有商税新政乃利国利民之大道,臣有何惧?”

“些许魑魅魍魉,跳梁小丑,不过是螳臂当车!他们若敢伸手,毕老的铡刀,臣的算盘,定叫他们粉身碎骨,有来无回!”

贾琮看着他这位岳父,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激赏与信任。

林如海的能力、忠诚和这份担当,正是他推行新政最需要倚重的臂膀。

“好!岳父有此决心,朕心甚慰!”

贾琮放下茶盏,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带着郑重,

“毕老年事虽高,但刚正不阿,手段铁血,有他坐镇,可震慑宵小。岳父在扬州,需与他紧密配合,一文一武,刚柔并济。朕已密旨扬州卫指挥使,令其全力配合你们行事,必要时,可动用卫所军士弹压骚乱!”

“臣遵旨!必与毕老同心戮力,扫清障碍!”

林如海拱手应道。

君臣二人就扬州试点的细节、可能遇到的阻力及应对之策又低声商议了许久。

贾琮对林如海提出的几处预案都给予了肯定和支持,并补充了几条更狠厉的备用手段,显示出对此事的极度重视和不容失败的决心。

正事议毕,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轻柔却清晰的脚步声,伴随着紫鹃压低的声音。

“娘娘,您慢些……”

话音未落,厚重的殿门被轻轻推开一道缝隙。

黛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她穿着一身家常的杏子红缕金百蝶穿花云锦袄,小腹处的隆起已十分明显,一手被紫鹃小心搀扶着,另一手则轻轻扶着后腰。

她脸上带着一丝担忧和掩饰不住的疲惫,却在看到殿内情景时,脚步顿住了。

“陛下……爹爹?”

黛玉的声音带着惊讶,随即是了然,

“原来爹爹也在。”

她扶着紫鹃的手,缓缓走了进来。

贾琮立刻起身,大步迎上前去,自然地接替紫鹃的位置,一手稳稳扶住黛玉的手臂,一手轻轻覆在她扶着后腰的手上,语气带着责备,更多的是心疼。

“玉儿,这么晚了,怎么还过来?不是让你早些歇息吗?御医说了你要静养。”

他的动作轻柔而自然,那份呵护之情溢于言表。

林如海也早已起身,看着女儿被女婿如此小心地搀扶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随即是更深的不舍。

黛玉就着贾琮的搀扶,微微靠着他站稳,抬眸看向父亲和丈夫,温婉一笑,眼中带着关切。

“臣妾在凤藻宫,想着陛下今日朝堂上雷霆万钧,必定劳心劳力,又批阅奏章至深夜,怕陛下忘了时辰,更怕陛下……气着了身子。便让紫鹃炖了些安神宁心的百合莲子羹送来。”

她示意了一下紫鹃手中提着的食盒。

“只是没想到爹爹也在商议国事。”

她的目光在父亲略显疲惫的脸上停留,敏锐地察觉到御书房内不同寻常的凝重气氛,

“可是……有棘手之事?”

贾琮扶着黛玉在另一张铺了厚厚软垫的圈椅上坐下,轻叹一声,没有隐瞒。

“岳父与朕正在商议扬州试点之事。密报显示,温党余孽和地方势力已有串联迹象,恐对新政不利。朕正叮嘱岳父此去需万分小心。”

“扬州?”

黛玉闻言,扶着后腰的手下意识地收紧,脸上那份温婉瞬间被担忧取代。

她看向父亲,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颤。

“爹爹……您要亲自去扬州?”

作为皇后,她深知商税新政的重要和艰险。

但作为女儿,她更清楚父亲年岁渐长,此去风波之地,山高水远,又岂能安心?

林如海看着女儿眼中那份担忧,心中暖流激荡。

他走到黛玉面前,脸上露出温和而坚定的笑容,如同幼时安抚她一般。

“玉儿莫忧。”

林如海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

“爹爹此去,有毕老大人同行,他老人家持王命旗牌,刚正不阿,宵小不敢近前。陛下在京城更是运筹帷幄,做爹爹的坚强后盾。何惧之有?”

他顿了顿,目光慈爱地落在女儿隆起的腹部,声音愈发柔和。

“倒是你,玉儿,身怀六甲,正是最需静养的时候。爹爹远行,最放心不下的,便是你啊。”

他伸出手,似乎想像从前那样拍拍女儿的手背,但手伸到一半,又意识到君臣之别,在空中微微一顿。

黛玉却毫不犹豫地伸出手,轻轻握住了父亲布满岁月痕迹的手掌,那温暖熟悉的触感让她眼眶微热。

“爹爹……”

黛玉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却努力扬起笑容,

“女儿在宫里很好,陛下待我极好,事事周全。太医每日都来请脉,嬷嬷宫人们也尽心。您看,女儿这不是好好的?您不必为我挂心,只管专心新政便是。只是……”

她紧了紧父亲的手,“江南湿冷,爹爹定要保重身体,莫要太过操劳,按时用药,女儿……女儿在京城等您平安归来。”

贾琮站在一旁,静静看着这一幕,心中亦是百感交集。

他上前一步,一手轻轻揽住黛玉的肩,一手郑重地覆在林如海与黛玉交握的手上。

“岳父大人放心!”

贾琮的声音斩钉截铁,如同最坚定的磐石,

“玉儿与腹中孩儿,朕必竭尽全力护她们母子周全!宫中内外,绝不容许有丝毫闪失!您安心去扬州,放开手脚,扫清积弊!待新政功成,玉儿平安诞下麟儿,朕亲自为岳父设宴庆功,接风洗尘!”

林如海眼中闪烁着欣慰与豪情,重重点头。

“好!好!有陛下此言,老臣再无后顾之忧!扬州之事,陛下与娘娘且放宽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恩,不负娘娘期许,定将新政办成,为这大乾江山,再开新局!”

“爹爹……”

黛玉眼中含泪,脸上却绽开温暖而坚定的笑容,

“女儿等着您的好消息。”